代谢组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进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617177 上传时间:2024-02-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4.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代谢组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代谢组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代谢组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代谢组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代谢组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代谢组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谢组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进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代谢组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与进展一、学习指导1. 学习代谢组学的概念及内涵,掌握代谢组学的研究对象与分析方法。2. 熟悉代谢组学数据分析技术手段3. 了解代谢组学优势特点4. 了解代谢组学在医药领域的应用5. 了解代谢组学发展趋势二、正文基因组功能解析是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由于基因功能的复杂性和 生物系统的完整性,必然要从“整体”层面上来理解构成生物体系的各个模块功能 。随着新 的测量技术、高通量的分析方法、先进的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新理论的发展,加上生物学 研究的深入和生物信息的大量积累,使得在系统水平上研究由分子生物学发现的组件所构 成的生命体系成为可能1。系统生物学家们认为

2、,将生命科学上升为“综合”科学的时机已经 成熟,生命科学再次回到整合性研究的新高度,逐步由分子生物学时代进入到系统生物学 时代2。系统生物学不同以往的实验生物学仅关注个别基因和蛋白质 ,它要研究所有基因 蛋白质,代谢物等组分间的所有相互关系,通过整合各组成成分的信息,以数学方法建立 模型描述系统结构3,4。(一)代谢组学的概念及内涵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目前组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代谢组学术语在国际上有两个英文名,即 metabolomics和metab on omics。Metabolomics是由德国的植物学家Fieh n等通过对植

3、物 代谢物研究提出来的,认为代谢组学(metabolomics )是定性和定量分析单个细胞或单一 类型细胞的代谢调控和代谢流中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 从而监测机体或活细胞中化学变 化的一门科学。英国Nicholson研究小组从毒理学角度分析大鼠尿液成份时提出了代谢组 学(Metabonomics )的概念,认为代谢组学是通过考察生物体系受扰动或刺激后(如某 个特定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后), 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或代谢产物随时间的变化来研究生物 体系的代谢途径的一种技术。国内的代谢组学研究小组基本用metab on omics词来表示 “代谢组学”。 严格地说, 代谢组学所研究的对象应该包括生物系统中

4、所有的代谢产物 。 但 由于实际分析手段的局限性,只对各种代谢路径底物和产物的小分子物质(MW1Kd )进 行测定和分析。(二)代谢组学优势特点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代谢组可以更好地反映体系表型生物 机体是一个动态的、多因素综合调控的复杂体系, 在从基因到性状的生物信息传递链中,机体需通过不断调节自身复杂的代谢网络来维持系统内部以及与外界环境的正常动态平衡 7。DNA、RNA以及蛋白质的存在为生物过程的发生提供了物质基础,而代谢物质和代谢 表型所反映的是已经发生了的生物学事件 , 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 是生物 体系生理和生化功能状态的直接体现。代谢组学放大了

5、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微小变化, 从而使检测更容易。 细胞的功能在很大 程度上体现于代谢水平的调节 , 比如某些相关基因的表达谱相似 , 但代谢物谱或代谢通量 (flux )却差异明显8 ; fluxome是基因组功能的终端体现,在扰动情况下,由于基因或蛋 白的补偿作用, 使最终代谢通量维持相对稳定以抵消干扰效应, 但代谢物水平却变化显著, 因此, 细胞代谢物的浓度改变要比代谢通量变化敏感得多 9,10。 可见, 基因和蛋白表达的 细微变化都可能在相应的代谢物水平上得到放大。代谢组学的研究不需建立全基因组测序及大量表达序列标签 (EST) 的数据库, 且代 谢物的种类要远小于基因和蛋白的数目。 与核

6、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相比, 小分子代谢物的 数量以及空间结构的复杂性要小得多, 由于给定的代谢物在每个组织中都是一样的, 所以 研究中采用的技术更为通用也更易被人们所接受 11。 这对于借助多种甚至是全代谢物系 统分析、 快速准确寻找相应的生物标记物和应用代谢组新技术进行代谢表型和功能基因组 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三) 代谢组学的技术平台及分析方法由于代谢物的多样性, 许多分析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最初代谢组学的数据主要来源于 核磁共振光谱学,近来代谢组学运用HPLC-ESI-MS , HPLC和LC/MS/MS结合,HPLC和 LC/TOF-MS结合,HPLC和UPLC/ TOF-MS(超高效

7、液相色谱/时间飞行质谱)结合等方法 来进行研究12.13 ,MALDI-MS 则能够测量出比代谢产物更小的肽和蛋白碎片 。 质谱作为 常见的技术之一, 目前发展了有飞行时间质谱仪 TOF-MS、 四级杆质谱仪 QMS、 三重四级 杆质谱仪QQQ,其中四级杆质谱仪QMS最为常见,定量能力突出。一般根据样品的属性 和研究目的来选择并综合利用多种技术平台 ( 图 1)。 通常情况, 研究植物与微生物常使 用,HPLC和LC/MS/MS检测代谢物,而在动物样品的研究中则更多地采用了核磁共振 (NMR) 技术。 质谱与核磁共振技术分析, 这两种分析方法各存在优缺点, 其中 NMR 样 品处理方法简单,对

8、化学结构无破坏,可定量。近年来对同一研究目标联合多种分析方法 进行整合,所得结果信息量更加丰富14。图 1 代谢组学常见硬件技术平台代谢组学分析产生的是信息含量丰富的多维数据,由NMR或MS得到组织和体液的谱 峰复杂,仅仅依靠谱图对代谢物进行指认分析是不可能的,因此有必要充分运用化学计量 学理论和多元统计分析新方法对采集的多维海量原始信息进行压缩降维和归类分析,从中 有效挖掘出潜在关联的信息和对代谢分析有用信息。对数据的分析多采用化学计量学的方 法15, 并建立专家系统对谱图进行解析,这种统计分析的方法类似于在基因组学、蛋自 组学中所采用的数据处理模式。解决复杂体系中归类问题和标记物鉴别的主要

9、手段是模式 识别,模式识别(ParternRecognization)是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测量从而建立起数据内部 关联的模式来澄清一个事物、预测它的起源。模式识别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它不需要数学模型,需要的先验知识很少,擅长处理 复杂事物和多源数据,它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无歧视的分析,因此在代谢物组学研究的数据 分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内源性物质,还是外源性物质的代谢产物峰,都能 进行全部分析。通常包括监督和非监督两种分类方法,非监督方法不需要有关样品分类的 任何背景信息,而监督分类便于由已知有效推测未知。目前在代谢组学中运用较多的包括 主成分分析(PCA )、层次聚类分析(HCA )、非

10、线性影射(NLM)等非监督分类方法, 以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 )、k-最近邻法(KNN )、神经网络(NN)等监督 分类方法。在模式识别的各种方法中,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 )是 最有用且最易使用的模式识别技术。经典PCA线性降维的基本思想是对原变量空间进行旋 转变换(方差最大化)以形成新的变量矩阵和误差矩阵,即先计算原变量(n维)相关系 数的协方差矩阵,再按矩阵特征根由大到小顺序确定出原变量线性组合后的新变量主成分 目标是尽量用较少(一般2或3维)的独立主成分综合体现原多维变量中蕴含的绝大部分 (习惯上85% )整体信

11、息15。在代谢组学分析中,常通过PCA得分图(score plot)以获 得对样品分类的信息;通过PCA载荷图(loading plot以发现可作为生物标记物的变量。数据输出的最终目的是将代谢组数据转化为标准化和统一的格式16。分析仪器直接导 出的元数据(metadata ),由于原始谱图的信号量大、噪音复杂、格式各样、尺度迥异、 基线漂移和测试重现性等问题 17 , 不能直接用于模式识别分析, 此前须经过原始数据的预 处理, 如采用多种方法 18,19进行原始图谱的分段积分 、 滤噪、 峰匹配、 标准化和归一化 等处理, 最后提取出二维数据表形式, 即行代表样品或试验数目;列表示相应的单个测

12、定 指标( 通常为信号强度等)。(四) 代谢组学应用领域4.1. 代谢组学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应用 代谢组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于疾病状态的诊断及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两个领域 由于机体的病理变化, 使得机体的代谢产物也产生了某种相应的变化, 对这些由疾病引起 的代谢产物的变化进行分析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病变过程及机体内物质的代谢途径 , 有助于发现疾病新的生物标志物和辅助临床的诊断。4.1.1 心脏病心脏疾病的研究是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最多的病种之一 , 也是相对较为有成就的病种之 一。Brindle等20应用iH-NMR技术,以血清与血浆为研究对象,对36例严重心血管疾病 患者(TVD )和30例

13、心血管动脉硬化患者进行谢组学研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 )等模 式识别技术对心血管疾病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判别, 得到了高于 90%的灵敏度及专一性。 该 方法具有最小限度的侵入性, 仅需几滴血液, 利用核磁共振分析, 然后再以计算机模式识 别技术加以分类, 就可以区分出心脏病前兆的核磁共振图谱特征模式, 优于传统的心血管 造影术, 用于心血管检测具有快速、 廉价、 安全的优点, 且不良反应少。 而且检测标本(可 以是血液、 尿液等)无须特殊的前期处理, 可以有效地应用于人群的筛查。Kostar等囚用1H-NMR对已经确诊为冠心病的病人全血浆的脂质进行了分析。他们认 为目前严重的冠心病患者都伴随

14、有原生质脂蛋白的改变。1H NMR是一种能够提供快速全 面的分析脂质混合物的新方法, 而且这种方法不需要化学变化或试验条件的预处理 , 对含 氢的化合物均有响应, 能对代谢产物大多数化合物进行检测 , 定量容易, 分析方法更加简 便快捷。4.1.2 癌症癌症是世界最难以攻克的疑难杂症之一, 早期发现、 早期预防、 早期治疗是治疗癌症 的最有效方法。 沈朋等22研究了乳腺癌患者血清蛋白质和尿代谢物组的变化, 发现了乳腺 癌患者体液内化学物质与正常人相比特异性模式差异,Beck on ert等23 用1H NMR方法观 测了乳腺癌组织中代谢产物的改变。研究发现,活体外NMR技术结合适当的模式识别和

15、可 视化技术可以通过对组织匀浆代谢产物的检测区分不同的组织。 研究发现, 通过对组织不 同代谢谱图的分析, 可以区分不同恶性程度的乳腺肿瘤组织和健康的乳腺组织。4.1.3 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分为肝火亢盛、痰湿雍盛及阴虚阳亢三型,LU Yi-hong等24应 用GC/MS测定健康人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清内源性代谢物,并用主成分分析(PCA)、偏 最小乘方分析(PLS-DA )和马氏距离(MD )分析他们的代谢谱。PCA和PLS-DA分析的 结果表明:健康人与高血压病人血清代谢谱有明显差异,能够被区分开,而且利用 MD 不 仅可以清晰地区分上述三种类型的高血压,同时还显示高血压的发展过程。

16、除此以外,代谢组学还参与了糖尿病、 脂肪代谢类疾病、 肾脏疾病等其他疾病等都得 到广泛的研究25,26,结果都显示了一定的优越性。4.2 代谢组学在药学领域的研究应用代谢组学与药物药效及毒物毒理的筛选和评价 、 作用机制研究和个性化治疗用药等均 密切相关,在药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27。4.2.1 在药物毒物作用机制中的应用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应该是使机体代谢网络中的不正常部分正常化 ,同时又不干扰 其他的代谢途径。 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的是药物在体内起什么作用和如何起作用。 代谢组 学通过研究服药后体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直接反映出机体内生物化学过程和状态的变 化,探索代谢指纹图谱变化的原因,进而阐明药物作用靶点和过程,揭示药物作用机制。毒物作用机制的研究就是研究毒物在毒性损伤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如何发挥作用 。 传统 的毒理学实验既耗时又难以确定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