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周考试题(1~3章)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9611645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周考试题(1~3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周考试题(1~3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周考试题(1~3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周考试题(1~3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周考试题(1~3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周考试题(1~3章)(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周考试题(13章)(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 ) 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 2、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A8cm B8mm C8dm D8m3、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 = s/ 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4、一列队伍长50m,跑步速度是25m/s,队伍全部通过一长100m的涵洞,需耍的时间是( )A60s

2、 B50s C40s D20s 5、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4: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A10:3 B3:10 C8:15 D15:86、甲、乙两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 )A甲车快 B乙车快 C甲车、乙车一样快 D无法确定7、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B市区里种草植树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D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8、当你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那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A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B旁边的人离人太远了C你自己

3、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头部的骨骼传导过来的D饼干太干了9、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 )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D孕妇作“B超”10、下列实验和实例中能说明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的一组是()A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声音的不同D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11、下列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A西瓜是否成熟可以用手轻敲B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C用超声波加湿器湿润空气D用超声波来

4、清洁牙齿12、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13、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立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A汽化凝固B汽化液化C液化凝华D升华凝华14、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

5、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15、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 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C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 D用铁水浇铸工件注意: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写在下表中。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9分)1、单位换算:54 km/h=_m/s 5 m/s= _km/h2、100米比赛时我们是采用相同_比较_的方法。3、目前我国许

6、多城市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填长度单位)的颗粒物,也称之为可入肺颗粒物。4、有时我们接起电话,彼此间只说了声“您好”,对方还未来得及告诉我他是谁,如果他是我们熟悉的人,我们就能知道他是谁,这是根据_来判断的。5、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北京市区内禁止汽车鸣笛和燃放烟花爆竹,这是在 减弱噪声;在公路和住宅区内设置屏障墙和种草、植树,这是在 减弱噪声;听到巨大的响声,应立即捂住耳朵,张大嘴巴,这是在 减弱噪声6、大鼓发出的声音可以很响,但音调很低,这是因为鼓面振动时_可以很大,而振动的_可以很小。7、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

7、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马蹄声,这是因为_。8、人说话和唱歌时的发声靠的是声带的 ,声音是靠 来传播的。一台好的音响设备,不仅要起到“扩音”的作用,而且应该有较高的“保真度”。从声学上讲,“扩音”是使声音的 变大,较高的“保真度”中要求较好地保持原声的 。9、把烧红的钢件放到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立即会出现“白气”,这一物理现象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和_。10、用久了的电灯泡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受热产生_现象,然后钨蒸气又在灯泡壁上_的缘故。11、用质量相等的O的水和O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12、用笔画线

8、把下列现象同该现象所属的物态变化连起来。烧开水时冒的“白气” 汽化夏天湿衣服晾干 熔化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 凝固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液化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凝华吃冰棒解热 升华三、实验探究题(共22分)1、如图6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_cm。如图7所示,秒表读数为_。 2、如图7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和测平均速度。(2)该实验原理是。(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

9、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选填、=)3、小闵用一把钢尺来探究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结构的关系,她把尺子固定在桌面上,先把钢尺伸出桌子边沿多一些,使它振动发声;然后再把尺子伸出桌子边沿少一些,再使其发声,比较两次音调的高低。(1)在她的两次实验中,应该保持 不变,实验的结果是:尺子伸出桌子边沿越多,它发声的音调越 。(2)她若探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则应该保持 不变,改变尺子振动的 ,实验后得出的结论是:发声体结构不变时,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4、如图4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1)图乙是 (

10、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5、小海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是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7所示。由图像可知:(1)水是沸点是_0C,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_一个标准大气压。(2)做上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0C左右。(3)沸腾前水温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_。(4)图8中A、B是水中不同深度的两处,请你根据水沸腾时的情况大致画出A、B处气泡的大小。(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至少说出两条。 。 。四、计算题(4分)1、小李开车时看到如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此时汽车内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1)你能从交通标志牌上了解哪些信息?(2)若小李此时汽车的速度大小如图乙速度计所示,汽车此时是否超速?若以这样的车速行驶,再经过多长时间能到达香山出口?(3)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此汽车到香山出口至少需多长时间?(4)你对小李有什么忠告?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