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德种植专业合作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9页)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9590151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21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德种植专业合作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农德种植专业合作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农德种植专业合作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农德种植专业合作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9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农德种植专业合作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9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德种植专业合作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德种植专业合作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9页)(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概要1.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单位: XXX 农德种植专业合作社所有制形式:合作组织财务状况:合作社成立于 2009 年 3 月。 2009 年底合作社资产总 计 725.77 万元,固定资产净值 148.89 万元,利润 23.37 万元; 2010 年合作社资产总计 2087.2 万元,固定资产 226.83万元,净利润 393.65 万元。1.1.2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名称:年产 3 万吨精制大米加工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 XXX 光化办事处宋营村建设规模:在30亩土地上,新建1500川加工厂房,2400川立筒 库,2400川成品库房等及日产100吨

2、年产3万吨大米生产线。建设内容:新建项目生产所需的基础设施、工艺设备等。1.1.3 项目建设方案技术来源及先进性: 由 XX 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XX 省 XX 市粮食建筑设计院和 XX 省 XX 市粮油经济发展(集团)提供,国内先进的稻谷加工技术。进度安排: 1年,2011年 7月2012年 6月。市场营销方案:采用建立品牌形象、提升服务质量、发展顾客关 系,提高顾客“忠诚度”模式。产品的销售渠道主要是国内大中城市 超市。组织管理方案:合作社建立完善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实行经理领导下的逐级分工责任制,严格执行 HACCP-EC-01食品安全管理体 系要求和IS09001: 2000国际质

3、量认证标准生产。1.1.4 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1.1.4.1 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 1748.4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1457.04万元,流 动资金 291.41 万元。1.1.4.2 资金来源种植大户及高管入股投资 1355 万元,建设单位自有资金 393.45 万元。1.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 1-1。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称单 位数量备 注1总投资万元1748.452固定资产投资万元1457.043铺底流动资金万元291.414产品销售收入万元15512.10各年平均值5利润总额万元977.43各年平均值6盈亏平衡点%59.56达产年值7所得税前投资

4、回收期年4.45(静态)8所得税前净现值万元3039.68ic=10%9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30.5210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年4.93(静态)11所得税后净现值万元2186.94ic=10%12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4.97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2.1文件依据121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新型合作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写及编制的有关要求;1.2.1.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法;121.3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计办投资200215 号;121.4XXX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1.2.2资料依据1.2.2.1 2005- 2010 年 XX 省统计年鉴;122.2

5、 200L 2010 年 XXX 统计年鉴;1.2.2.2 XXX 市 201 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2.3 其它依据1.2.3.1 2006年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颁布的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 法与参数(第三版);1.2.3.2 XX 省建筑工程估算指标和现行市场建筑材料价格资料;1.2.3.3 国内外主要设备生产厂家的报价。1.2.3.4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1.3 综合评价1.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项目的建设对本地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实现农产品深加工进程将发挥积极作用。该项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境保护措施得 当,符合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原则,建成后

6、将对社会和经 济发展产生良好影响。项目达产后销售收入 1 551 2 . 1 0万元,利润总额 977.43万元,税后 财务内部收益率 24.97%,财务净现值 2186.94万元,投资回收期 4.93 年,项目的财务评价指标较好,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具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 可行性研究科学合理, 符合当地实际, 项目切实可行。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2.1.1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 建设和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为此,中央和省、市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XXX人民政府顺应农村经济发展趋势

7、,把发展优质生态农业作为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 之一,全市计划发展优质稻 30万亩,从现在起,已着力于该发展项 目的生产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建设以及拓展、延伸其深加工产业 链的建设。XXX粮食部门根据市政府产业建设的规划,制订了粮食 经济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同时要求粮食加工企业把自身发展 纳入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规划之中,起好农业结构调整、粮食产业 化的龙头企业的作用,真正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实体, 把全市优质 稻生产的产业链带好、带活,健康、持久、稳步地发展下去,创造更 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2项目提出的必要性2.2.1是增强龙头企业牵引力的需要2010年,项目承建单位农德种植专

8、业合作社转换机制,尝试与 农户签订优质稻种销协议,共签订合同2000份,初步摸索了一条走 农工贸一体化的道路。随着产业的发展,农民通过优质稻的生产实践, 尝到了甜头,大规模的种植已成定局,粮食商品率也将大幅度提高, 与农民签订的种、销合同也随之成倍的增加。因此,只有发展产品深 加工,才能适应新的形势。2.2.2是节省投资、加快速度、建设现代农业新格局的需要本项目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 生产生活设施和销售市场,在原有 的基础上进行新、扩建,节省了项目建设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对建立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和现代农 业新格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2.3是适应当前市场对

9、大米多品种、多档次的需要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给粮食加工带来了两个新的课题,一是原粮品种复杂,出率差异大;二是大米质量 要求高、中、低档三者共存,对精制米、免淘米、营养强化米等需要 量上升。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大米的外观质量、食味品质、包装与便利 性等,传统的加工工艺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因此,采用新工艺和先进 设备势在必行。2.2.4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一项举措据分析,稻谷加工出售,比直接销售可以增加10%的价值,同时, 加工的副产品又可增加附加值 20%以上。按年产大米3万吨计算,每 年可增加附加值1000万元。此外,从产品销售的角度来讲,大米调出比稻谷调出要减少运费 30%

10、以上,对于降低商品成本、开拓市场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据此,本项目的提出是十分必要的。2.3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本项目是根据调整农业经济结构, 加快产业化进程,增强龙头企 业的牵引力,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建设的需要而提出的。它对于建 立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格局,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业综合效 益,增加农民收入和社会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项目共投资1623.65万元。利用农德种植专业合作社现有的厂 房、仓库,拟建日加工大米100吨,年加工大米3万吨的生产规模。 经初步论证,技术路线、工艺设计以及设备选型均有可靠的科学依据。 厂区地域宽阔,有供扩建用地,无需征地即可开工建设,交通方便,

11、周边环境较好。承办单位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对项目建设,技术上可 行,经济上合理,符合建立现代农业新格局和国家对国有粮食企业进 行改造增效的产业政策。通过财务评估,年利润可达到722.84万元,所得税后投资回收期为4.79年(含建设期)。项目盈利能力强,有较 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本项目是可行的。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3.1项目区概况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XXX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边缘,地理坐标东经110 30至120 00, 北纬32 10至32 38,东北部与河南省邓州市接壤;北部与河 南省淅川县相邻;东部、南部毗邻襄阳县;西北部连接丹江口市;西 部和西南部以汉水为界与谷城县相

12、望。XX市因地处汉江故道口而得名,扼鄂、豫、川、陕四省要冲,素有“襄陨要道、秦楚通衢”之称。 东南至省会武汉市418公里,距襄阳市71公里,西至十堰市133公 里。市境东西最宽47公里,南北最长51公里。总面积1032平方公 里,总人口 53万。3.1.2气候资源状况项目区所在地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南北过渡型的气候特征,又是东部平川与西部山地交汇地带。年平均气温155C, 年降雨量835毫米,年日照时数1762小时,年蒸发量1158毫米。其 主要气候特征是: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 期长270天,严冬酷暑期短。春季气温回升快,雨量明显增多,但春 季冷暖天气变化

13、剧烈,局部有冰雹袭击,主要灾害是大风和低温阴雨; 夏季虽长,但酷暑期短,降水集中,变率较大,干旱频繁,部分年份 旱涝交替发生;秋季降温迅速,秋寒较早,阴雨较多;冬季少雨雪, 多干冷,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在零下 6 8 C,但严寒期不长。对发展 水稻种植十分有利。3.1.3社会经济状况XXX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商品粮基地,有水田25万亩,常年水 稻在17.5万吨左右。市政府为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出了变 农业大市为农业强市的新举措,并在XXX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 计划发展草案中提出,成规模、有步骤地进行粮食品种结构的调整, 坚持按市场导向、适销对路的原则选定粮食品种,按一地一品、集中 连片、规范开

14、发的原则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大规模推广优质稻,到 2015年全市种植优质稻30万亩,产质稻21万吨,并逐步推广无公 害种植技术,扩大无公害种植面积,2015年全市实现无公害粮食生 产基地市。同时从去年开始已大面积种植优质稻,效益远高于常规稻, 农民尝到了甜头,大规模种植优质稻已成定势。然而,全市的稻谷到 底有多大的商品量,这是本项目立项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根据有关 专家对我市人口发展所需粮食预测资料表明: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人口将会出现负增长,其自用粮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而有所减少,人平自留口粮200-250公斤即可。按现在24万农业人口计算,自留口粮只需

15、 6万吨。饲料粮按 每头猪50公斤计算,全市发展到100万头猪,加上家禽所需,需饲 料粮大约5万吨左右,加上其他用粮2万吨。按产业结构调整,即使 再拿出5万亩耕地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全市粮食产量按现在的单产水 平仍可达到30万吨,农民自用和留足饲料及其他用粮外,尚有24多 万吨粮食要作为商品,投入市场。而该项目建成后,每年消耗原粮 4.5万吨,仅为商品量的18.75%,所以项目投产后,原料供应充足。3.1.4项目建设地点选择项目厂址选择在XXX光化办事处宋村,处于商品粮基地产区的 中心位置,周边环境较好。厂区占地 10亩,绿树成荫,环境优雅, 与市区浑然一体。距XXX主城区1公里,距汉十高速公路仙人渡入 口仅6公里,便利的交通便于产品的运输。合作社的精制大米只需1小时就能上襄阳、十堰市场,3小时就能上西安、郑州、武汉市场, 交通十分便利,水电通信设施齐全,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项目的选址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基地位于XXX近郊,环境污染小,便于原料的运输。项目单位改建后每年需增加耗用 水稻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