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煤矿探放水专项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9589450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10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星煤矿探放水专项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五星煤矿探放水专项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五星煤矿探放水专项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五星煤矿探放水专项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五星煤矿探放水专项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星煤矿探放水专项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星煤矿探放水专项设计(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盘县马依镇五星煤矿探放水专项设计盘县马依镇五星煤矿探放水专项设计总工程师:审核:项目负责人前言五星煤矿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特区马依镇,行政区划属盘县 马依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4 45/ 09105 45/ 43、北 纬25 33/ 2525 33/ 26。218省道(盘县至兴义公路)从矿 区西部经过;矿区距盘县县城31.00km、红果镇30.00km、马依镇2.00 km、大山镇18.00 km,距南昆铁路小雨谷站25 km。五星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t/a,服务年限为10.2年。现已 依法取得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5200002009071120030890,五星 煤矿矿区范围呈

2、三角形,矿区走向约1080m,倾斜宽约560m。矿区范 围由5个拐点圈定,面积0.3532平方公里,开采深度:+1600米至 +1475米标高。矿井地质资源/储量318万t,矿井工业资源/储量299.2 万t,矿井设计资源/储量255.9万t,矿井可采资源/储量213.3万 t。矿井隶属盘县煤炭管理局管辖。矿井采用斜井开拓,设计矿井采用一个水平(水平标高为+1538m) 两个采区开拓全井田,F116断层南面划分为一采区,F116断层北面 划分为二采区。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l ),含可采煤层为12、317、19号煤层,煤层赋存较稳定,构造属简单类型。矿区水文地质条 件为中等类型

3、。根据安全设施设计,水文地质比拟法平均预算涌水量 为29m3/h,最大预算涌水量为87m3/h。据调查,五星煤矿及周边矿井 未发生过透水事故,但考虑今后开采岩石裂隙的扩张、与上覆含水层、 下伏含水层沟通及降雨等引起水害事故,因此,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采 取“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提高矿井的防治 灾害能力,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及有关要求,必须编制防治水专 门设计。一、设计依据1、盘县马依镇五星煤矿的实测相关资料;2、煤矿防治水规定,2009年;3、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全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

4、安全监察 局2010年;4、采矿工程设计手册,煤炭工业出版社,2003年;5、井下探放水技术规范(MT/T6321996);6、盘县马依镇五星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贵州省煤田地质 局水源队,(2010年1月);7、贵州省盘县五星煤矿水文地质瞬变电磁法(TEM)补充勘查 报告,北京三泰通地勘察技术发展有限公司,(2012年12月);8、贵州省盘县马依镇五星煤矿(技改)资源/储量核实报告;9、盘县马依镇五星煤矿开采方案设计(技改);10、盘县马依镇五星煤矿(技改)安全专篇。二、设计原则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依靠科学、综合治理的方针和 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2、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

5、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采取“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3、依靠科技进步,结合本矿井的实际情况,采用比较成熟的技 术、设备、仪器、仪表提高矿井的综合防治水能力。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矿井建立专门的探放水队伍设置人员8人;2、防治水总投资:39.3万元,其中,防治水仪器、仪表和设备 投资33.3万元,专门探放水作业队伍人员培训3万元,其它费用3 万元。四、结论与建议1、矿井井田内共有可采煤层(12、17、19号煤层)共3层, 在生产过程中,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 的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确保矿井安全。2、煤矿井田内及周边区域水文

6、地质条件不清的,严禁进行采掘 活动。矿井有透水征兆时,受水害威胁的区域要立即停止作业,分析 原因,采取有效措施。3、矿井必须配备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 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矿井必须对职工进行防治水知识的教育 和培训,保证职工具备必要的防治水知识,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 抵御水灾的能力。4、根据调查了解,矿区内存在过去采煤时形成的大量采空区或 老窑,由于含煤岩系隔水性好,储水性也较好,老窑中可能储集大量 的老窑水,开采时应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 治后采”的方针。5、矿井应当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 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

7、查治理制度。矿井要编制本单 位的防治水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6、本矿采用斜井开拓,需要根据实际涌水量计算选择排水设备, 预留排水泵安设位置,开采时排水要求。7、矿井生产过程中必须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的详细调查及矿井涌 水量的详细实测,并根据实测数据增加排水设备。目录第一章矿井概况7一、井田位置、范围及交通1二、井田境界及储量1三、设计能力和服务年限2四、矿井开米技术条件2第二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9一、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及变化规律9二、水患类型及威胁程度13三、矿井水文安全条件的评价17第三章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18一、矿井开拓、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证措施18二、采掘工程所采取的防治水措施19三

8、、防水安全煤(岩)柱的留设21四、疏水降压措施27五、探放水措施及设备28六、防水闸门42七、安全出口设施42八、井下发生水灾时的避灾路线及避灾措施43九、地表水防治44九、其它措施48第四章防治水管理51一、防治水队伍设置51二、技术培训52第一章矿井概况一、井田位置、范围及交通本矿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特区马依镇,行政区划属盘县马依 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4 45/ 09105 45/ 43、北纬25 33/ 2525 33/ 26。218省道(盘县至兴义公路)从矿区西部 经过;矿区距盘县县城31.00km、红果镇30.00km、马依镇2.00 km、 大山镇18.00 km,距南昆铁

9、路小雨谷站25 km;交通较为方便。根据 国土资源厅2011年12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矿区范围由5个拐点坐 标圈定,拐点坐标见表1。矿区面积0.3532km2,开采深度为+1600 +1475m 标咼。表1矿界拐点坐标表(西安80坐标系)拐点X坐标Y坐标12827833.28535475075.32922827771.28435475175.32932827781.28235476005.33442828416.28635475985.33552827971.28535475180.33开采深度:+1600+1475m盘县马依镇五星煤矿隶属盘县煤炭管理局管辖。二、井田境界及储量根据盘县马依镇五

10、星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09071120030890),井田境界范围由六盘水市国土资源局划定,经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审查批准,该煤矿矿区范围由5个拐点坐 标圈定,井田面积0.3532Km2,开采标高+1600+1475m。矿井地质资源量:318 (万吨),矿井工业资源储量:299.2 (万 吨),矿井设计资源储量:255.9 (万吨),矿井设计可采储量:213.3(万吨)。三、设计能力和服务年限盘县马依镇五星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t/a,服务年限为10.2a。四、矿井开采技术条件1、地层五星煤矿位于盘县马依东一井田勘查区J29J30勘查线之间南 部,位于补泥背斜南翼,矿区地层总体

11、走向NE,倾向SE,地层倾角 在10左右,矿区出露的地层从下至上有:二叠系龙潭组,三叠系 下统飞仙关组,第四系。现由下到上叙述如下:1.1. 二叠系龙潭组(P 1)3龙潭组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厚度208-302m,平均261m。岩性 以细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煤层及泥灰岩组成。含煤层 19-30层,可采煤层10层。富产腕足类、腹足类、瓣鳃类及头足类 等动物化石和大羽羊齿、蕉羊齿、栉羊齿等植物化石。根据岩性及含 煤性,将龙潭组划分为三段,龙潭组底界(铝土岩)至24煤层顶板 为下段;24煤层顶板至12煤层顶板为中段;12煤层顶板至龙潭组顶 界(标志层B1顶界)为上段。现分述如下:下段(P

12、 l 1):含煤地层底界一24煤层顶界。厚度22-61m,平 均37m。主要特点是,海相层较少,植物化石较丰富,动物化石门类 及数量不多,煤层连续性差且易出现分岔合并现象,煤层夹矸自然伽 玛呈高幅值异常。厚度变化大,但规律明显,其变化方向是由南向北 逐渐变薄。从剖面看出砂岩体控制厚度变化,本段砂岩主要分布在 28-29煤层之间和28煤层顶板中,分布形态呈带状,其方向大体呈 东西向。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 岩夹有黄铁矿结核和瘤状菱铁矿。底部为一层厚度1.50m的铝土岩。 以产大羽齿、蕉羊齿、拟扇叶、瓣轮叶、栉羊齿等植物化石为主,上 部偶产动物化石。中段(P3 1 2

13、): 24煤层一12煤层顶界。厚度105-128m,平均 119m。本段含砂率在40%左右,个别点达60%以上,砂岩体主要分布 在本段上部,即19煤层以上,以17-19煤层之间和17-12煤层之间 发育较好。岩性主要由碎屑岩组成,夹少量泥灰岩薄层。岩性为细砂 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等,局部见中粒砂岩。本段产 大羽羊齿、栉羊齿、带羊齿、鳞木和植物茎(干)、种子等化石,在 19煤层顶板和22煤层顶板发育有泥灰岩、产腕足类、瓣鳃类、腹足 类、海百合茎等动物化石。上段(P 1 3): 12煤层顶界一龙潭组顶界(标志层B1顶界)。3厚度88-122m,平均105m。本段厚度在井田东北部最厚,

14、向西北方向 逐渐变薄,南部及东南部变化不大。本段含砂率在25%左右,砂岩体 以薄层为特点,除发育在泥灰岩底板的砂岩外,一般连续性差。岩性 主要由粉砂质泥岩、泥岩、泥质粉砂岩和细砂岩、粉砂岩、泥灰岩组 成,夹菱铁矿薄层。在垂向上岩性变化频繁,由粗变细到泥炭的韵律 组合而成,泥灰岩底板一般为砂岩。产瓣鳃类、腕足类、海百合茎等 动物化石及少量蜓、珊瑚、介形虫动物化石。1.2. 三叠系下统(T1)1.2.1. 飞仙关组(T1f):厚度616-711m,平均663m。分上、下 两段。下段俗称绿色层,上段俗称紫色层。与上覆永宁镇组整合接触。下段(T1f1):厚135-181m,平均156m。上部为灰绿色紫

15、色的细 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含蠕虫状方解石。下部为 灰绿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粉砂岩,局部含细砂岩,距底界 75m左右有一层1-1.5m厚的泥灰岩。底部20m左右为灰绿色粉砂质 泥岩或泥质粉砂岩,夹钙质条带及透镜体,含少许炭化植物碎屑。全 段产少许的蚌形蛤、舌形贝等化石。上段(T1f2):厚455-530m,平均503m,按岩性划分为三个亚段。1.2.2. 第一亚段(T1f2-1):厚88-126m,平均105m,以紫红色 粉砂质泥岩、紫色泥质粉砂岩和灰紫色或灰绿色粉砂岩为主,局部夹 细砂岩。夹生物碎屑岩条带及钙质透镜体,含蠕虫状方解石,产蚌形 蛤及克氏蛤等化石。1.2.3. 第二亚段(T1f2-2):厚208-256m,平均237m。上部以灰 紫色、灰绿色粉砂央和泥质粉砂岩为主,夹细砂岩薄层及钙质条带, 中部以紫色、灰绿色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夹厚度1-8m的泥灰 岩2-5层;下部以紫色泥质粉砂岩为主,全段产克氏蛤、蚌形蛤等化1.2.4. 第三亚段(Tlf2-3):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