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9587496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复习(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1、因特网的组成:(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 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 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2、两类通信方式:(1)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 客户是服务器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2)对等方式(P2P方式) 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器请求方还是服务器提供方。只要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P2P软件),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 连接通信。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3、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网

2、络核心部分是因特网中最复杂的部分。 网络中的核心部分要向网络边缘中的大量主机提供连通性,使边缘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主机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即传送或接收各种形式的数据)。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 要的功能。4、简述分组交换的要点(1-02)(1)报文分组,加首部。( 2)经路由器储存转发( 3 )在目的地合并5、论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1-24)综合 OSI 和 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原理体系结构。各层的主要功能: 物理层:物理层的任务就是透明地传送比特流。物理层还

3、要确定连接电缆插头的定义及 连接法。 (注意:传递信息的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等,是在物理层的下 面,当做第 0 层。)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在两个相邻结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送以帧(frame) 为单位的数据。每一帧包括数据和必要的控制信息。网络层:网络层的任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发送站的运输层所传下来的分组能够 正确无误地按照地址找到目的站,并交付给目的站的运输层。运输层:运输层的任务是向上一层的进行通信的两个进程之间提供一个可靠的端到端服 务,使它们看不见运输层以下的数据通信的细节。应用层: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6、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

4、1-21) 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 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 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

5、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 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 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7、everything over ip: TCP/IP协议可以为各式各样的应用提供服务ip over everything:允许IP协议在各式各样的网络构成的互联网上运行课后习题1- 13 客户服务器方式与对等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答:前者严格区分服务和被服务者,后者无此区别。后者实际上是前者的双向应用。1- 02 1-24 1-21第二章 物理层1、物理层的主要任务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一些特性: 机械特

6、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过程特性2、信道:用来表示向某一个方向传送信息的媒体。3 种方式:(1)单向通道:只能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如有线电广播 或电视广播或无线电广播。(2)双向交替通道:半双工通道,通信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 发送也不能同时接收。一方发送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后再反过来。(3)双向同时通信:全双工通信,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3、复用(P50-52 )三种复用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码分复用和波分复用。4、码分复用 p54课后习题2- 13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P50)答:

7、为了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频分、时分、码分、波分。2- 15码分多址CDMA为什么可以使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而不会 互相干扰?这种复用方法有何优缺点?答: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相互正交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占用较大的带宽。2-16 共有 4 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4 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1111111 1) B:(11111111) C:(11111111) D:(1 111111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 S:(11311311)。 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

8、的站发送的是0 还是 1?解:sA=( + l-l + 3 + l-l + 3 + l + l)/8=1,A 发送 1SB=(+1-1-3-1-1-3 + 1-1)/8=-1,B 发送 0S C=( + 1 + 1 + 3 + 1 1 3 1 1)/ 8=0,C 无发送SD=(+1 + 1+3-1 + 1 + 3 + 1-1)/8=1,D 发送 1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1、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 )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 2 )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广播信道上 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共享信道协议

9、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发送。2、三个基本问题( P68-72)(1) 封装成帧: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2) 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3) 差错控制: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无差错接受与可靠传输的区别仅用循环冗余检验CRC差错检测技术只能做到无差错接受(accept)。“无差错接受”是指:“凡是接受的帧(即不包括丢弃的帧),我们都能以非常接近 于 1 的概率认为这些帧在传输过程中没有产生差错”。 也就是说:“凡是接收端数据链路层接受的帧都没有传输差错”(有差错的帧就丢弃 而不接受)。 要做到“可靠传输”(即发送什么就收到什么)就必须再加上确认和重

10、传机制。4、点对点协议现在全世界使用得最多的数据链路层协议是点对点协议 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5、CSMA/CD 协议 P81-86载波监听,碰撞检测 P82二进制指数类型退避算法、争用期 P84 争用期的意义:经过争用期这段时间还没检测到碰撞,才能肯定这次发送不会发送碰撞。6、MAC 地址 P89 硬件地址又称为物理地址,或 MAC 地址。7、网桥与集线器的不同: P94-95集线器:在物理层网桥:在数据链路层课后习题:3- 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

11、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 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 26 以太网上只有两个站,它们同时发送数据,产生了碰撞。于是按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 算法进行重传。重传次数记为i, i=1, 2, 3,-.o试计算第1次重传失败的概率、第2次重 传的概率、第3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以及一个站成功发送数据之前的平均重传次数I。答:将第i次重传成功的概率记为pi。显然 第一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为0.5,第二次重传失 败的概率为0.25,第三次重传失败的概率为0.125.平均重传次数1=1.6373-31 网桥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网桥与转发器以及以太网交换机有何异同? 答:网桥工作

12、在数据链路层,它根据 MAC 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 网桥 具有过滤帧的功能。当网桥收到一个帧时,并不是向所有的接口转发此帧,而是先检查此帧 的目的 MAC 地址,然后再确定将该帧转发到哪一个接口 转发器工作在物理层,它仅简单 地转发信号,没有过滤能力 以太网交换机则为链路层设备,可视为多端口网桥。第四章 网络层1、因特网的设计思路P113:网路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 数据报服务。网络在发送分组时不需要先建立连接。每一个分组(即 IP 数据报)独立发送,与其前后的 分组无关(不进行编号)。网络层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即所传送的分组可能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

13、(不按序到达 终点),当然也不保证分组传送的时限。2、虚电路和数据报的区别 P114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对比对比的方面虚电路服务数据报服务思路可靠通信应当由网络来保证可靠通信应当由用户主机来保 证连接的建立必须有不需要终点地址仅在连接建立阶段使用,每 个分组使用短的虚电路号每个分组都有终点的完整地址分组的转发属于同一条虚电路的分组均 按照同一路由进行转发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进行转 发当结点出故障时所有通过出故障的结点的虚 电路均不能工作出故障的结点可能会丢失分组, 一些路由可能会发生变化分组的顺序总是按发送顺序到达终点到达终点时不一定按发送顺序端到端的差错处 理和流量控制可以由网络负责,也

14、可以由 用户主机员责由用户主机员责3、4种不同的中间设备:P115中间设备又称为中间系统或中继(relay)系统。物理层中继系统:转发器(repeater)。数据链路层中继系统:网桥或桥接器(bridge)。网络层中继系统:路由器(router)。网络层以上的中继系统:网关(gateway)。4、IP 地址:分类的 IP 地址 P117IP 地址和硬件地址的差别 P121-122IP 地址的转发 P131-133划分子网 P133-138 例题 4.24.3分组转发 P139 例题 4.4CIDR IP 构成 P140-143 CIDR 匹配算法 P143-P144 自治系统的概念 内外部网关

15、协议 P150-151 课后习题:4- 05 IP地址分为几类?各如何表示? IP地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分为 ABCDE 5 类;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 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host-id,它标 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各类地址的网络号字段 net-id 分别为 1, 2, 3, 0, 0 字节;主机 号字段 host-id 分别为 3 字节、 2 字节、 1 字节、 4 字节、 4 字节。 特点:(1) IP 地址是一 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分两个等级的好处是: 第一, IP 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 IP 地址时只 分配网络号,而剩下的主机号则由得到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这样就方便了 IP地址的 管理。 第二,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目的主机号), 这样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小了路由表所占的存储空间。(2)实际上 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