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南省嵖岈山风景区导游词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45KB
约4页
文档ID:489587181
河南省嵖岈山风景区导游词_第1页
1/4

河南省嵖岈山风景区导游词   嵖岈山风景区在河南省遂平县境内,1982年开始开发,是河南省第一批公布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52天方夜谭公里,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整个景区的精华部分,面前这座山占地面积不足4平方公里,海拔512米,不论从高度和范围来讲,景区全部很小,不过它的特点是小巧玲珑,秀在其中,被誉为“中原盆景”  整个景区又分作蜜腊山、南山、北山、六峰山4部分景点的精华关键集中在南山部分,也是我们今天要游览的部分等一会儿我们将在山的左侧进入景区,到前方不远处左转弯,在山谷里面钻洞过峡,攀崖,盘旋而上,抵达山顶从左侧回到山门,整个游程约7公里,需要3-4个小时  好了,我们大家注意朝前看,我们首先看到山顶最高的那块石头,那是“猴子望月”的景观;从猴石沿山坡向左斜下来,中间突出的那块石头,是“睡唐僧”;从“猴石”沿45度角向右斜下来,在山脚又是“醉八戒”景观,在这几处景观中,尤其是“醉八戒”我们不妨仔细观察,她那肥头大耳,张嘴垂舌,还挺着大肚子,醉倒山坡上那憨态可掬的情景,真是惟妙惟肖  游客好友,大家请注意看湖对面的这座独立山峰,拔地而起,高约百丈,雄伟挺拔,大家刺破青天之抛它的名字叫“蜜腊峰”,为何取这么一个名字呢?相传过去这里满山遍野全部是野花,花儿招来了很多野蜂在此采花酿蜜。

酿的蜜多,又没有些人收取,全部凝固在山上的石缝里,每到夏季,经太阳光的强烈照射,蜂蜜被晒化后全部流了出来,整个山的外表就仿佛涂了一层厚厚的蜜腊,因此大家把这座山取名为“蜜腊山”周围的老百姓到山上去打柴、采药、放羊时,渴了就接山上的蜂蜜喝传说当初山下有一老财主,她想吃山上的蜂蜜,自己又懒和往山上爬,于是就吩咐家中的一名长工上山上去接蜜,长工端个大瓦盆到山上跑了三天,接了满满一盆蜜,谁知下山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瓦盆破了,一盆蜜全部流了下来现在我们看到的北坡从上到下那道白色条状痕迹听说就是当年那盆蜂蜜冲后留下来的  山下的湖中“秀蜜湖”里面的湖水因为过去受蜜腊山常年冲刷下来的峰蜜的影响,湖水到现在还是甜的,不信我们大家能够去品尝一下  上完这段石板铺就的山坡路,我们就到了“好汉坡”  我们先抬头向上看蜜腊山的峭壁大家知道,中国最有名的险山当数华山了,不过华山的山峰再高再陡,山头上全部有很多的断层,全部能够利用断层攀到顶端去不过嵖岈山的山就不一样了,像眼前这面石壁,山体成90度直角,不仅陡峻,而且整个山头由一块石头组成,中间没有断层这么的山恐怕国际攀登冠军来了也难以攀登再看下面这个小山坡,为何会有“好汉坡”三个字呢?1990年奏,一位台胞游嵖岈山,也是像我们一样,上完这段坡路感到累了,就坐在周围这块石头上休息,无意中回头看到蜜腊山这面石壁的壮观情况,她大发感慨说:“哎呀,不要说前面这个大坡了,就是近处这个小坡谁能爬上去,谁就是好汉!我赐给她8000台币!”山下一位下在割草的山民听到后,鞋子一脱,光着两只脚,一会儿工夫就从坡底爬到了顶端。

这位台胞一看,把身上带的8000台币送给了这个山民,以后她又让人找来笔墨,写下了“好汉坡”三个字,请当地石匠把这三个字给刻了上去,大家注意看在这三个字的左下方还刻有她的名字---刘修德,名字上面是她的登山时间---1990年春不知道我们团友中是否也有些人能爬上去,当一次好汉?嵖岈山和其余山相比有她的独特之处,就是山的上部层峦叠嶂,四处全部有是奇峰怪石;而山的下部则千孔百窍,棚洞无数,万人洞就是嵖岈山九大名洞的代表因为万人洞是天然形成的地下岩洞因此里面洞套洞、洞连洞,曲折迂回狭窄的地方仅能容一人穿行,甚至爬行,但宽大的地方却也有几间房子那么大,这些空间合起来能容纳上万人,因此取名“万人洞”  前面我们将要去的景点是“桃花洞”,在这里我们看到前面有一个民居一样的小院子,在这个院子的一角有一个天然石棚,大约有100平方米,里面供有桃花仙女的塑像,这是为何呢?  相传在西汉末年,嵖岈山周围有一个叫桃花的姑娘在洞内修行,当初,王莽追击刘秀来到嵖岈山,善良的桃花姑娘把刘秀藏在这个地形复杂的地方,使刘秀躲过了王莽的追赶后业刘秀登基做了皇帝,为报答桃花姑娘这段恩情,就封她为“桃花仙女”,并让大家根据她的模样塑起了神像,让后人世代供奉。

  进入景区二道门,我们不妨停下来抬头向左上方看一下,在这个陡峭的石壁上横悬着一棵大树此情此景,不由人想起李白在《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的诗句这是一棵“野榔榆”它和我们河南农村很多地方食用栓钱儿的那种榆树同一个科目,但品种不一样,这种树的叶子很厚,耐旱性旨据省林业局教授判定,它在那里已经生长了600多年它每十二个月春季发芽,秋季落叶,到冬季它又会枯死掉一部分树枝,来维持生命力强的枝了陆军冬它为何能够在这种环境下生存呢?教授们指出,这种树的根部有一个特殊功效,它的根能够分泌出一个液体,这种液体能够溶解岩石中的微量元素,它就全靠吸收这极少的微量元素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只有生命力,没有生长力,因此尽管自己已经有了600多年的树龄,但它的树体才只有那么大,这里也正应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名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