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益阳(皇家湖)情结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9585888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的益阳(皇家湖)情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毛泽东的益阳(皇家湖)情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毛泽东的益阳(皇家湖)情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毛泽东的益阳(皇家湖)情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毛泽东的益阳(皇家湖)情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毛泽东的益阳(皇家湖)情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的益阳(皇家湖)情结(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湖乡文化研究第一书 洞庭明珠神奇的皇家湖 毛泽东的皇家湖情结毛泽东的皇家湖情结作者:唐世英 唐世英,男,1961年9月生。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七鸭子村人。先后毕业于湖南城市学院(外语系)、云南大学(工商与旅游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旅游管理硕士学位(MTA)。湖南省高等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益阳市专家联合会专家,旅游咨询师,益阳市旅游教研联组骨干成员。长年担任高校商务英语、国际贸易、旅游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湖乡文化研究。在省级、国家级学报、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有实用旅游礼仪教程画说李家坪洞庭明珠神奇的皇家湖。业余兼任旅游企业管理、项目/市场营销、文

2、化/会展活动策划等工作。 (修改:2015.04.10)一、 青年毛泽东多次来益阳1917年(民国六年)暑假开始后,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四年级 当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13.31918.6)读书,五年制本科,其学历层次相当于目前的中等师范(中专学历)。学生毛泽东偕校友、时任长沙楚怡小学教师的萧子升 萧子升,又名萧瑜,系萧三的胞弟。是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亲密校友,早于毛泽东毕业,时任长沙楚怡学校教员。一道正式启动了他们谋划已久的游学方案。7月中旬游学开始。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以乞讨者的身份,从长沙出发,渡过湘江,经宁乡、安化,然后来到益阳、最后去到沅江。他们一路翻山越岭

3、,草行露宿。目的之一是借此机会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在逆境中的求生本领,二是深入社会底层,对农村、农民作更加深入的调查走访,以获得对农村社会更多的感性认识。1917-1925(民国六年至十四年)的8个年头里,毛泽东或同学友,或孤身一人,冒着酷暑严寒,甚至生命危险,多次开展游学活动。他先后三次来到益阳。在益阳、沅江、南县等地,深入洞庭腹地,徒步走进偏僻农村,他的足迹遍及湖乡大地。开展社会调查,号召群众参加土地革命运动和农民武装斗争,协助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奠定了坚实群众基础和干部基础。“想法决定活法,格局决定结局”。毛泽东在学生时代就有着与众不同的理想抱负和心境格局。当时

4、,绝大多数人认为,凭毛泽东这样的“三无”青年没权、没钱、没影响力,要改变中国命运,救百姓于水火,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可是,就是因为有远大志向和不寻常胆识的毛泽东,在校时就异常努力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积极组织参与学生社会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在后来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他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动广大的农民拿起武器闹革命,最终消灭了国内反动势力,赶走了外国侵略者,解放了全中国,改变了社会底层老百姓的根本命运,“笑话”实实在在地变成了神话。通过阅读下面几个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我们就可以看出,作为青年学生的毛泽东及其校友,他们当中不少人,特别是毛

5、泽东,从小就具有与常人迥然不同的远大志向、高远格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即便他担任国家最高领导人,日理万机,但毛泽东对当年游学路上发生的或遇到的一些事情,仍记忆犹新。下文的内容,大部分摘录于如萧子升(毛泽东的校友)等人对当时亲历的回忆录,或相关著作或最新发布在网络的研究文章,还有作者本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等,其可信度极高。二、在益阳县城的际遇 摘自毛泽东和我的一段特殊经历第21-22章,作者萧瑜(萧子升) 1959年 昆仑出版社出版 编入本文时有所删改。一路翻山越岭,从安化过来,约莫于8月上旬某天下午三点钟,我们终于走进了益阳县城。这是我们第一次到益阳。街上店铺林立,行人多而拥挤,益阳是湘北著名的

6、物质集散地,买卖十分兴旺,所以别名“银城”。此外,似乎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不过,我忽然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东西。“润之,你看!”我惊奇地叫道:“你看到了墙上所贴的县长布告吗?” “是的,我看到了。”毛泽东答道:“我对这种东西没有兴趣。你为什么这么兴奋呢?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呢?” “这里又有一张。”我停下来说道:“你仔细看看。” 毛泽东看了之后,回头对我说:“所有的县城都有这种贴在墙上的布告的。”他说:“我实在看不出这张布告有什么特别之处?” “你看看县长的签署。”我提示道:“这个人是谁?” “字写得很清楚,”毛泽东答道“他的名字是张康峰。” “但是你知道张康峰是谁吗?”我问道。“不知道。”毛泽东说:

7、“我为什么要知道?他是谁呀?”“他是第一师范的化学教员。”我说。“噢,原来如此。他只教高年级学生,所以,我不认识他。”毛泽东道:“我们的化学教员是王先生。你能断定这个张康峰和第一师范化学教员是同一个人吗?同名的人很多哩。” “是的,我能断定是他。他是益阳县城的人,我记得他那浓重的益阳口音,并且知道他是在暑假之前两个月离开学校的。刘先生接替他教员的位置,现在我才知道他是回来做县长了。”“你和他的交情很好吗?”毛泽东问道。“是的,他非常喜欢我,每次考试,他都给我一百分。我们作过多次有趣的谈话,每次谈起政治问题来,他都很感兴趣。”“假定那样的话”,毛泽东提议道:“你就应该去看看他。” 我对他的建议大

8、笑了起来。“不要忘了”,我说,“在这个社会,政府官员和叫化子是天壤之别的两种身份。他们分别代表社会上最高的和最低的两个阶层。没有比政府官员再瞧不起叫化子的了。我们是以叫化子的身分从长沙来的,我们有很多有趣的经验。但是我们却从不曾拜访过县太爷。我认为你说得很对,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来获取新的经验,你以为如何?” “反正你是认识他的,他不会把我们当作叫化子看待。”毛泽东满怀信心地说。“最大的问题是”,我指出说:“怎样通过守卫和衙门里的下人的关口”。“张康峰本人决不会把我们当叫化子。不过,他左右的人就不同了。问题是怎样通过他左右的人。走,咱们去试试,看看结果如何”。 毛泽东非常高兴,“好!”他惊叫起来

9、:“这是我们这次冒险中最特别的插曲:叫化子拜访官吏!我们就这个样子去好不好?穿着草鞋和拿着其他的一切?”“当然。我们是以叫化子身份去拜访张康峰县长!”我说。县长是县区的最高行政首长,是地方最重要的行政官吏,警卫森严和绝大多数西方国家的办公处大不相同。 我和毛泽东两人问了好几次路,才走到那所庄严的县衙的卫门之前。县衙的前面是一个广场,广场的中心,恰恰与县府围墙的中间大门相对,从那里一直看过去,可以望见两道相同的大门。穿过这两道大门,就是法庭了。县长的私人住宅则在法庭的后面。靠近第一道大门的右边,是守卫人员站岗之处。守卫的也算重要人物,因为他的角色,是对求见者加以检察。只有和县长约定有要事要谈的,

10、才准许内进。我们走过广场,到了县政府的大门,守卫立刻拦住了我们。我们要求到里边去,他犹豫了一阵,终于准许我们到门房去商量。那些守卫在我们印象中,是懒惰而不负责任的。他们似乎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 但是那门房却是个高大而粗犷的家伙,大踏步走了出来,高声嚷道:“滚开,赶快离开这里!叫化子到卫门里来干什么?”他向我们瞪了一会,看到我们的短衫、草鞋、雨伞和包袱,于是又大嚷了起来。这次他喊叫的声音似乎还要高些:“滚开!我问你们,你们到这里来干什么?” “我们来拜访县长。”我一边说,一边掏出名片,将毛泽东的名字写在上面。“请你替我们传达一声好吗?”我把名片缓缓递给了他。 他呆呆的站在那里:“叫化子还带着名片

11、!什么名字?萧旭东和毛泽东!你给我这张名片干什么?”他问道。“请你交给县长告诉他我们想见见他。”我笑着说。“你们为什么要见他?你们要告什么人吗?你们知道需要先呈状子吗?” “但是,我们并不是来控告别人。”我说:“我们因为在此路过,不过顺便来看看他而已。”那个可怜的家伙站在那里,用眼睛瞪着我们,似乎不相信他自己的耳朵。可以相像得到,他把我们两个看作精神病了。他带着迷惘的声音问道:“叫化子哪能跟县长有什么往来?” “贵县长是很好的官吏,并且是非常和气的人。我十分有把握,他一定愿意和两个叫化子谈谈的。请你进去看看,你只把名片交上再问他就行了。” 那门房又大嚷道:“你们疯了!要是我进去告诉他,说有两个

12、叫化子要见他,他一定认为我发了神经病。他一定立刻把我开除!你们不要胡缠了!假定你们不知好歹,我就要守卫把你们赶出去!滚!快滚!” “我们不走!”,我抗议道:“我们一定要见县长。”毛泽东加以助阵:“我们是叫化子,是的,不过,我们一定要见县长!” 至此,门房十分不耐烦了。他高声叫道:“好罢,假定你们不可理喻,我就要用武力来赶你们了!卫兵!卫兵!卫兵!卫兵!快来!” 看来那个门房真正要有所行动了。站在那里的两个卫兵走了过来。“我看谁敢用武力对付县长的客人?!”我叫道:“你们不怕被革职吗?” “我们要见县长。”毛泽东道:“我们并没有做什么犯法的事情。看看谁敢强迫我们走!” 我坐在大门里的石板上,说道:

13、“若见不到县长,我们两个叫化子就不离开这里。”毛泽东在我的旁边也坐了下来。 这时有三个人从门房的办公室走了出来,另外一个卫兵也加入了他们的阵营。有的面貌凶恶,有的则态度和善。他们围成半个圆圈,用眼睛瞪着我们。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必须走开,但却没有人敢动手。 其中一个老年人,忽然对那个门房说:“你何不进去报告县长呢?你就告诉他有两个傻瓜要见他,他们给我们惹麻烦,死活不肯离开。”“我怎可以这样做呢?”门房问道:“上礼拜县长的一个穷友就来求救济。当时我想都不想就去报告县长,等那个人走了之后,县长却把我大骂一顿。因为我一通报,他就不好拒绝接见,只好给了那人一点钱。他说我的主要任务,是要注意访客,只选

14、择那些认为他必须见的人。假定我认为他们是不受欢迎的人物,有权自行打发,免得麻烦他。那次事情刚刚过去,我怎样还能为这两个叫化子通报呢?他们虽然是疯子,但我并不疯!” 那老人表示同意,但他说道:“让我来试试看。我进去报告县长,就说他们在这里胡缠,我们虽尽量设法让他们走开,但他们却死赖不走。我去请示他,看看我们应该怎么办。除非是他问到,否则,我就不把他们的名片拿出来。完全由他县长自己来决定,我们都不须负任何责任。” 那个人走进房去,穿上一件长衫,又梳了梳头发。于是他把我的名片放在他的口袋中,慢慢的向里边走进去。那个态度恶劣的年轻门房在后面还大嚷道:“你在县长那里讨个命令,把这两个傻瓜捆起来,送到监狱

15、里关上几天。好好地教训教训他们,使他们以后不敢再扰乱良民了!” 我知道他这是有意警告我们,我们诈作没听见,安静地坐在那里,却禁不住偷偷发笑。 那老人走了不久,忽然在第二道大门处出现。他快步走了出来,面带笑容,直向那个年轻门房跑去,对他说道:“县长说赶快把这两位先生请到他的书房里去!” 我们仍然安静地坐在石板上,假装未听见他们的谈话,但看到那一伙人,接到这个出乎意外的命令,脸上吃惊的表情煞是有趣。那相貌粗的门房低声而焦急地问那老人家说,他是否听清楚了县长的话,县长是否真的说要把他们带到书房去? “是的,”老人答道:“我听得很清楚,绝没错。他告诉我两次,叫立刻把他们两个人领到他的书房!” 他们谈了几句话,那门房便走到我们的面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一个躬说:“县长要立刻见两位,请随我来好吗?” 我们拿起包袱和雨伞,那些看门的要替我们拿,但我们说道:“不,谢谢你,你知道,叫化子总是亲自拿着自己的东西的。”我们跟着他,过第二道第三道大门,又穿过一座花园,便到县长的书房了。这时张康峰先生正在他的书房等着我们。那门房走开之后,张先生带着惊讶的声音问道:“萧先生,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是从哪里来的?看来你们好像遭遇到什么烦事哩!” “我是从长沙来的。”我答道:“这是毛泽东,他是第一师范第十四班的同学。”张先生和毛泽东握手,问道:“你们两个人,都是长沙直接到益阳来的吗?”“我们从长沙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