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总结(2篇).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9585881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总结(2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总结(2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总结(2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总结(2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总结(2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总结(2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总结(2篇).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总结电力系统自动装置1.备自投组成。(启动部分)和(合闸部分)。2.备自投启动方式。保护起动方式、位置不对应起动方式、独立低电压起动。3.备用电源备用方式分为(明备用)和(暗备用)。明备用是备用方式是装设有专用的备用电源或设备。暗备用是备用方式是不装设专用的备用电源或设备,而是工作电源或设备之间的互为备用4.采用aat装置后的优点:1)提高供电的可靠性;2)简化继电保护;3)限制短路电流、提高母线残余电压。5.对aat装置的基本要求。(前三条都要问_看书第3页)1)保证在工作电源或设备确实断开后,才投入备用电源或设备。2)不论因任何原因工作电源或设备上的电压消失时,aat装置均

2、应动作。3)aat装置应保证只动作一次。4)当别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动作时,如别用电源或设备投于永久故障,应使其保护加速动作。6.微机型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可以通过逻辑判断来实现(只动作一次)的要求,但为了便于理解,在阐述备用电源自投装置逻辑程序时广泛采用电容器“充放电”来模拟这种功能。备用电源自投装置满足启动的逻辑条件,应理解为“充电”条件满足。7.厂用电源的切换方式。按运行状态、断路器的动作顺序、切换的速度进行区分。按运行的状态分为。正常切换和事故切换。按断路器的动作顺序区分分为:并联切换、断电切换、同时切换。按切换速度区分为:快速切换、慢速切换。8.输电线路的故障有(瞬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

3、)两种。输电线路的自动重合闸按功能和结构等分类常可分为。三相重合闸、单相重合闸、以及综合重合闸,一次动作的重合闸和二次动作的重合闸,单侧电源重合闸和双侧电源重合闸。9.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实现三相自动重合闸时都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自动重合闸可按控制开关位置与断路器位置不对应起动方式起动。对综合重合闸宜实现同时由保护起动重合闸。2)用控制开关或通过遥控装置将断路器断开,或将断路器投入故障线路上而岁即由保护装置将其断开时,均不应动作重合。3)在任何情况下(包括装置本身的元件损坏以及继电器触点粘住等情况),重合闸的动作次数应符合预先的规定。(如一次重合闸只应动作一次)4)重合闸动作动作应自动复归。

4、5)应能在重合闸后加速继电保护动作,必要时可在重合闸前加速保护动作。6)应具有接收外来闭锁信号的功能。10.重合闸的动作时限是指从断路器主触头断开故障到断路器收到合闸脉冲的时间。重合闸复归时间就是从一次重合结束到下一次允许重合之间所需的最短间隔时间。(3234页书仔细看看)11.无电压检定和同步检定的三相自动重合闸,就是当线路两侧断路器跳闸后,先重合侧检定线路无电压而重合,后重合侧检定同步后在进行重合,前者常被称为无压侧,后者常被称为同步侧。同步侧同步检定投入,无电压检定退出,无电压侧则将同步检定和无压检定同时投入。12.重合闸前加速保护是当线路上发生故障时,靠近电源侧的保护首先无选择性瞬时动

5、作跳闸,而后借助自动重合闸来纠正这种非选择性动作。重合闸后加速保护是当线路上发生故障时,保护首先按有选择性的方式动作,跳开故障线路的断路器,然后重合断路器,如果是永久性故障,则利用重合闸的动作信号启动加速该线路的保护,瞬时切除故障。13.输电线路综合重合闸有四运行方式,分别说明之。综合重合闸装置一般可以实现以下四种重合闸方式。(1)综合重合闸方式。线路上发生单相故障时,实行单相自动重合闸,当重合到永久性单相故障时,若不允许长期非全相运行,则应断开三相并不再进行自动重合。线路上发生相间故障时,实行三相自动重合闸,当重合到永久性相间故障时,断开三相并不再进行自动重合。(2)单相重合闸方式。线路上发

6、生单相故障时,实行单相自动重合闸,当重合到永久性单相故障时,一般也是断开三相并不再进行重合。线路上发生相间故障时,则断开三相不再进行自动重合。(3)三相重合闸方式。线路上发生任何形式的故障时,均实行三相自动重合闸。当重合到永久性故障时,断开三相并不再进行自动重合。(4)停用方式。线路上发生任何形式的故障时,均断开三相不进行重合。14.电力系统并列操作一般是指两个交流电源在满足一定条件行啊的互联操纵,也叫同步操作、同期操作或并网。15.准同步并列操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准同步并列操作的基本要求为:(1)并列瞬间,发电机的冲击电流不应超过规定的允许值。(2)并列后,发电机应能迅速进入同步运行。16.

7、准同步并列是先发电机励磁,后并列;自同步并列是先并列后励磁。17.准同步并列的条件:1)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的电压相序必须相同;2)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的幅值相同;3)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的频率相同;4)发电机电压与系统电压相位相同。18.电力系统中把可以进行并列操作的断路器称为同步点。按并列的特征不同分为:差频并网和同频并网两类。差频并网的特征是:在并网之前,同步点断路器两侧是没有电气联系的两个独立系统,它们在并列前往往是不同步的,存在频率差、电压差。同频并网的特征是:并列前同步点断路器两侧电源已存在电气联系,电压可能不同,但是频率相同,且存在一个固定的相角差。19.准同期装置由那几部分组成。1

8、)合闸信号控制单元。其作用是检查并列条件是否满足,当待并机组的频率和电压都满足并列条件时,合闸控制单元就选择合适的时间发出合闸信号,使并列断路器qf的主触头接通时,相角差d接近于零或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2)频差控制单元:其作用是当频率条件不满足要求时,进行频率的调整。3)电压差控制单元:其作用是当电压条件不满足要求时,进行电压的调整。4)电源部分:为装置提供电源。20.准同步并列装置可分为。恒定越前时间式准同步并列装置和恒定越前相角式准同步并列装置。21.发电机自动励磁调节系统的任务是什么。1)系统正常运行条件下维持发电机端或系统某点电压在给定水平。2)实现并联运行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的合理分配

9、。3)提高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稳定性。4)励磁系统能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22.对发电机励磁系统的基本要求:1)励磁电压响应比,2)励磁电压强励倍数,3)应有足够的强励持续时间4)应有足够的电压调节精度与电压调节范围。5)励磁系统应在工作范围内无失灵区6)励磁系统应有快速动作的灭磁性能。强励倍数是在强励期间励磁功率单元可能提供的最高输出电压与发电机额定励磁电压之比;励磁电压响应比是反映发电机转子磁场建立速度的参数,通常将励磁电压在最初_秒内上升的平均速度定义为励磁电压响应比。23.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类型。直流励磁机系统,交流励磁机系统,发电机自并励系统。24.励磁调节器的组成。调差环节,测量

10、,综合放大,移相触发,可控整流。25.发电机外特性指的是发电机无功电流ir与端电压ug的关系曲线。发电机的调节特性是指发电机励磁电流ie与无功负荷电流ir的关系。26.调节系数是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运行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调差系数也可用百分数表示。调差系数表示了无功电流由零增加到额定值时,发电机电压的相对变化,调差系数越小,则电压变化越小。所以调差系数大小表征了励磁控制系统维持发电机电压的能力大小。27.励磁调节控制器的辅助控制与调节器正常情况下的自动控制的区别是,辅助控制不参与正常情况下的自动控制,仅在发生非正常运行工况、需要励磁调节器具有某些特有的限制功能时,通过信号综合放大器中的竞比电路,

11、闭锁正常的电压控制,使相应的限制器起控制作用。28.最小励磁限制(也成为欠励磁限制)。同步发电机欠励磁运行时,由滞后功率因数变为超前功率因数,发电机从系统吸收无功功率,这种运行方式称为进相运行。吸收的无功功率随励磁电流的减小而增加。发电机进相运行受静态稳定极限限制。瞬时电流限制。由于电力系统稳定的要求,大容量机组的励磁系数必须具有高起始响应的性能。当励磁机电压达到发电机允许的励磁顶值电压倍数时,应立即对励磁机的励磁电流加以限制,以防止危及发电机的安全运行。最大励磁限制是为了防止发电机转子绕组长时间过励磁而采取的安全措施。28.调差特性。0称为正调差系数,其外特性下倾,即发电机的端电压随无功电流

12、增加而下降,_0称无差特性,端电压不受无功电流的影响,电压恒定。0称负调差系数,特性上翘,发电机端电压随无功电流的增大反而上升。29.分析两台机组并联运行的情况1)一台无差特性与一台有差特性机组并联运行,2)两台无差特性的机组并联运行,3)三台正调差特性机组并联运行。30.当发电机在公共母线上并联运行时,若系统无功负荷波动,机组的无功电流增加与电压偏差成正比,与该机组的调差系数成反比,要使并联机组的无功电流增量按机组容量分配,则要求各机组具有相同的调差系数,即两机的外特性相同。如果不相同,则调差系数小的机组承担的无功电流量的增大,为了使无功电流分配稳定,调差系数不宜过小。31.发电机电压出现大

13、幅度下降时增大转子励磁电流到最大允许值,称为对发电机进行强励。32.一般发电机配置的自动励磁调节器都具有强励功能。33.灭磁的含义。发电机灭磁,就是把转子励磁绕组中的磁场储能通过某种方式尽快地减弱到可能小的程度。34.对自动灭磁装置的基本要求。1)灭磁时间尽可能短;2)当灭磁开关断开励磁绕组时,励磁绕组两端产生的过电压应不超过允许值um。3)灭磁装置动作后,要求发电机定子剩余电动势不足以维持电弧。4)灭磁装置的电路和结构应简单可靠装置应有足够大的容量,能把发电机磁场储能全部或大部分泄放给灭磁装置,而装置不应过热,更不应烧坏。35.灭磁的方法。1)线性放电电阻灭磁;2)非线性电阻灭磁;3)采用灭

14、弧栅灭弧;4)利用全控桥逆变灭磁。36.在实施系统的频率调整时,通常采用调速器和调频器(或称同步器)两种调节器。37.当频率变化时,系统负荷消耗的有功功率也将随着改变,这种有功负荷随频率而变化的特性称为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当系统中有功功率失去平衡而引起频率变化时,系统负荷也参与对频率的调节。38.限制频率下降的措施:1)动用系统中的旋转备用容量。2)应迅速启动备用机组。3)按频率自动减去负荷。39.电力系统由于有功功率平衡遭到破坏引起系统频率发生变化,频率从正常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稳定值所经历的(时间过程),称为电力系统的(动态频率特性。)40.接于自动按频率减负荷装置的总功率是按系统最严重事故的

15、情况来考虑的。41.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振荡时,故障录波器能自动记录电力系统中有关电气参数变化过程,以便于分析和研究。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总结(二)同步发电机并车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原理,掌握准同期并列条件;2、熟悉同步发电机准同期并列过程;3、观察、分析有关波形。二、原理与说明将同步发电机并入电力系统的合闸操作通常采用准同期并列方式。准同期并列要求在合闸前通过调整待并机组的电压和转速,当满足电压幅值和频率条件后,根据“恒定越前时间原理”,由运行操作人员手动或由准同期控制器自动选择合适时机发出合闸命令,这种并列操作的合闸冲击电流一般很小,并且机组投入电力系统后能被迅速拉入同步。根据并列操作的自动化程度不同,又分为手动准同期、半自动准同期和全自动准同期三种方式。正弦整步电压是不同频率的两正弦电压之差,其幅值作周期性的正弦规律变化。它能反映两个待并系统间的同步情况,如频率差、相角差以及电压幅值差。线性整步电压反映的是不同频率的两方波电压间相角差的变化规律,其波形为三角波。它能反映两个待并系统间的频率差和相角差,并且不受电压幅值差的影响,因此得到广泛应用。手动准同期并列,应在正弦整步电压的最低点(同相点)时合闸,考虑到断路器的固有合闸时间,实际发出合闸命令的时刻应提前一个相应的时间或角度。自动准同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