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入门】澄清汉服中的十个重大问题40种认识误区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9584281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入门】澄清汉服中的十个重大问题40种认识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人入门】澄清汉服中的十个重大问题40种认识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人入门】澄清汉服中的十个重大问题40种认识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人入门】澄清汉服中的十个重大问题40种认识误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人入门】澄清汉服中的十个重大问题40种认识误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入门】澄清汉服中的十个重大问题40种认识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入门】澄清汉服中的十个重大问题40种认识误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澄清汉服中的十个重大问题4种结识误区一、汉服始终是中国主流服装,“唐装”不是唐朝的服装 汉语、中文是中国历朝历代的语言文字,汉服是中国历朝历代的主流服装。“汉服”虽因“汉朝”而得名,但它是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开始,最晚在商朝就已经拟定,始终到清此前,都是我们的服装主流。中间尽管历经变化,但其最重要的形制,“交领右衽,上衣下裳”的特点却始终没有变化。因此,它始终是国内的老式服装,而不仅仅是汉朝的服装。西方国家把中国的“国学”称之为“汉学”,不是仅仅指“汉朝之学”,我们的汉语、中文也不仅仅指汉朝的语言文字。 唐朝的服装仍然是以汉服为主流。时下流行的“唐装”,是借鉴了满清马褂而临时“设计”出来的,有

2、唐之名而无唐之实。不澄清这个概念,是对国人的继续误导。 二、“凸显特色”不如“凸显老式” 某些设计师要设计有“中国元素”的服饰作为奥运礼服。我们觉得不当。与其“凸显中国的特色”,不如“凸显中国老式”。中国的服饰礼仪老式,是人类史上独一无二的,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如果要“凸显特色”,这就是最大的“特色”。 “老式”不是“设计”出来的,不是拼凑出来的,而是自然形成的。“中国老式”,是由中国的过去传到目前,又要从目前传到将来的那种统贯中国始终的“统”。因此,仅有“中国元素”局限性以体现“老式”。我们无法用所谓的“中国元素”拼凑出“老式服饰”,就像无法嫁接出一种融合梅花、牡丹、莲花、菊花、兰花、月季等

3、花卉的植物作为国花同样。因此,呈现给世界原汁原味的“中国老式服饰”是最佳选择。从这个方面来说,中山装、旗袍、西服、“唐装”都不能足以体现这一点。 “设计礼服”,这是把时装与礼服混淆起来了。时装可以设计,并且必须要设计,由于它是随时变化、追求个性的;而礼服例如,我们倡导的广义汉服中的“深衣”却不能设计,它的内涵是文化的历史积淀形成的。因此,它也不需要设计,只需要考证清晰加以制作,否则,不也许达到“还给世界五千年”的抱负效果。 目前的服装设计专家一般侧重于时装知识,对“礼仪之邦”的礼制大多不清晰,对“华夏文化”的“典型”不清晰。有位专家所设计出来的礼服,居然是“左衽”,就可见一斑。连论语中孔子所说

4、的“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都不懂得。她怎么去“设计”能体现老式的“礼服”出来?成果恐怕是令人失望的,相信难以得到民意的支持,稍有失误,反而会给奥运会的服饰礼仪留下无法消除的遗憾。 三、不要空谈“民族性”与“国际化” 有关礼仪服饰,有人提出要把“民族性”和“国际化”相结合。貌似有道理,其实否则。男女都是人,一方面要男人像男人、女人像女人,不男不女不能叫做“人化”;同样道理,中国与外国都是国,中国要像中国,各国要像各国,不中不西的中国绝对不能叫做“国际化”。刻意去迎合外国人的欣赏品味,把自己打扮成不伦不类的样子有必要吗?我们不应当对自己民族的形象如此不自尊自信。 虽然要“结合”,也不需要故意结合

5、。在参与竞赛的时候,运动员身穿的是运动装,这是国际化的体现;奥运会发源于西方,如今在中国举办,而不是各自在自己的国家举办,也是国际化的体现。在运动场外,外国朋友见到的当今中国形象那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满街流行的西服牛仔,宛然“美国第二”,又何尝不是国际化?我们身穿华夏老式服装,所体现出来的是自尊自信、热情好客,而不是自高自大、骄横跋扈,因此,这与国际化没有什么冲突。多元的世界,由每一种健全的“一元”构成,国际化更需要健全、弘扬我们“这一元”,而不是把我们“这一元”丢掉!四、深衣是历代相传的礼仪服饰,和服、韩服源自中国 深衣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商朝,“五经”之一的礼记中有一篇专门的文章,题目就

6、叫做深衣,这就与老式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了;深衣始终流传到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有深衣考,清人江永有深衣考误,因此,深衣在满清虽然在生活中临时不见了,却并非失传了。就在五四运动之后,章太炎、钱玄同先生还曾经穿过深衣。目前,诸多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华夏同胞,也在身穿深衣与汉服举办着活动,尚有平时生活中也穿着汉服的,其中体现着深衣与汉服的强大生命力。 有人紧张,深衣与汉服与否能被今人接受,这是多余的紧张。目前,由于深衣与汉服已经被迫中断了三百近年,平时就理解汉服的人就不多,但就在这种状况下,仍然得到很高的支持率,也非常可以阐明问题。从各个网站的调查来看,截止到4月1日中午12点,Q腾讯中支持率达84%,网

7、易新闻中支持率为79.0%,搜狐中支持率为6.9%,网易奥运中支持率为6.0。这些数字体现着民意,值得我们注重。 有人说,穿上深衣与汉服会被觉得是日本人、韩国人,更是多余的紧张。日本的和服、韩国的韩服,都是从“汉服”演变而成的,其中体现出来的是东亚文化老式在历史上的密切联系。只能说和服、韩服像汉服,而不能说汉服像和服、韩服。谁会说某人的父母像她们的子女?哪个父母会由于长得像子女就羞于见人呢?因此,这样的紧张,不仅多余,并且可笑。 五、用深衣和汉服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文化认同感 有某些不支持汉服的朋友觉得,只要一提“汉服”这个词,就成了“民族主义”,甚至“极端民族主义”,这是极大的误解。华夏文化

8、的礼仪就是尊重别人,深衣正是体现这种精神的礼服。汉服则是汉民族的形象视觉系统。 我们把深衣从广义的汉服之中凸显出来,目的就是要减少人们的误解。一方面,由于深衣是产生并确立在6民族产生之前的服装,把它作为由6民族构成的代表国家形象的服装,与“刻意宣扬民族的东西”无丝毫关系,恰恰相反,这只能有助于6民族的团结。另一方面,我们沿用“深衣”这个老式的称谓,就像“纱丽”、“奥黛”、“和服”同样,不直接用族群的名称来命名,这样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稳固。其三,56民族是一种整体,不应当没有一种象征这个整体的代表服饰,就像我们出国的时候、在联合国的时候,不能说56民族各自都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同样。最后,炎黄子

9、孙并非仅仅局限在国内,而是遍及于世界各地,有了深衣更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 倡导“汉服”,能说就是“大汉族主义”吗?更不能!一方面,我们不能说采用“汉语”、“中文”作为中国语言文字的代表,不能说是“大汉族主义”;把民族分化之前就有的广义的“汉服”中的“深衣”作为中国的代表服装更不是“大汉族主义”。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的56民族中,55个民族均有自己的民族服装,我们尊重她们的服装,不需要我们再去倡议。由于惟独汉族还没有,因此我们倡议把“汉服”作为汉族的代表服装,也与“刻意宣扬民族的东西”没有任何关系。其三,在56民族中,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3,这是历史自然形成的,如果汉族穿着西服,那么,6

10、民族站在一起的时候,像外国人同样,这很不和谐。其四,华夏文化典型中向来倡导的是,各个民族一方面自强不息、自尊自信,同步各民族之间又互相尊重,特别是倡导“自正正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王道”精神,而不是“霸道”主张。 六、复兴不是复古,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有人说复兴汉服,就是主张复古,这是一种误解。不管人类想如何,时间的脚步却是始终向前行的。我们也不也许、也不想回到历史上的某个时代去。华夏文化可以流传上下五千年而不断,成为世界上的唯一,其中一种重要因素就在于我们历来坚持“华夏文化老式”。我们只能沿着华夏文化的老式继续走下去,并发明更辉煌的将来。也许我们由于外来因素一时偏离了华夏文化

11、的正道,但是,将来的路还很长,如果能尽快地回归正道,那么,一切都还会好起来。目前,全国上下弘扬老式文化的呼声与行动越来越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是党和国家的政策。有人说,仅仅靠穿上汉服就能复兴华夏文化吗?固然不是。华夏复兴,是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并且是长期的过程,服饰礼仪的复兴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奥运会即将在中国举办的时候,这个事情便是当务之急,由于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契机,由此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穿上汉服,固然不一定就能使华夏文化复兴起来,但是,不穿汉服,也不能复兴得更快。形式与内容本来是不可分的,形式却也可以增进内容。华夏复兴,少不了文化的复兴;文化的复兴,不也许没有承载它的形

12、式。有人说“承继老式在乎其心而不在其表”,这是把内容与形式割裂了。牛羊之心有牛羊之表,人心也有人之表。论语中说过,如果虎皮和羊皮没有毛色的不同,也就无法区别虎皮和羊皮了。 七、礼服和常服不能混淆,汉服不是演戏作秀 诸多人反对汉服的理由之一是,看到深衣、汉服的宽袍大袖,觉得不以便、不实用,这是将礼服与平常服装混淆起来了。我们要问一句:当今盛行的西方婚纱是不是平常服装?与否以便实用?为什么尚有那么多人乐意穿它? 我们在倡议书中说得很明白,是但愿着在奥运会的揭幕式和闭幕式上,代表国家整体形象时穿深衣;在不代表国家形象时,倡导5民族同胞各穿自己的民族服装。我们没有说过让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也穿上深衣、汉

13、服。同步,我们说过,人们平时的服装是个人性的选择,代表国家或民族的时候却不再是个人性的选择;人们的平常服装固然由人们自愿选择,在重大、严肃、正规的场合应当穿上礼服。我们也倡导(而非强制)汉族的成员平时也穿汉服,但是,汉服之中也有礼服与常服之分,并且款式多样,并非所有的汉服都是长袍大袖的。我们的前人穿汉服修长城、开运河、建园林、种地、做工,不是穿着礼服去做这些事。更何况,我们今天要穿汉服,只要符合“交领、右衽、系带”等基本规定就属于汉服,并非所有汉服都是宽袍大袖。有人说,汉服像戏装,因此,穿上汉服像演戏,这是肤浅的见解。戏装是由于历史上的确存在过,才会由于戏剧需要而穿上,而不是凭空虚构出来的。我

14、们看到从有关先秦到明末的戏剧、电视剧中的服装都是汉服,尽管有些做得很不规范,甚至“凭空想象”,那是设计师的问题。我们并非按照戏装来做汉服,而是根据历代的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来制作汉服,与戏装有主线的区别。我们穿上汉服,是对华夏民族以及华夏文化的认同,而不是在演戏。 尚有人批评穿汉服是“作秀”,这是对我们很大的误解。一方面,我们是站在华夏文化的高度来看待汉服的,站在人类文化的高度来发出倡议的;另一方面,国内外广大的汉服爱好者,是凭着一腔热情,耗费着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来宣传汉服、实践汉服,这与“作秀”有本质的区别。只有为了哗众取宠、邀功争利的做法,才干叫做“作秀”。此外,汉服的复兴,不是一时的事情

15、,它是华夏复兴的一部分,因此,称之为“汉服热”也不恰当,由于它涉到中国的过去、目前和将来。 八、汉服是服装老式上的民族认同,是华夏文化认同的一部分 我们始终骄傲地自称为“华夏”,而这两个字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老式服饰的全面系统,体现着“华”字的内涵;老式服饰的文化礼仪精神,体现着“夏”字的内涵。无根的是浮萍,无枝叶的是枯木;无灵魂的是行尸走肉,无形体的是鬼神妖怪。华夏文化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根与灵魂,汉服是华夏民族的枝叶与形体的重要部分。我们作为华夏民族的后裔,不承认老式服饰,如何能自称为“华”?不承认老式礼仪,如何自称为“夏”?不承认“华夏文化”,我们尚有根和灵魂吗?不承认“华夏服饰礼仪”,嫁接出来的枝叶和形体还是我们自己吗? 任何一种民族的代表性服饰,一方面波及到的是民族文化认同问题,而不仅仅是审美问题。在西化很严重的当今中国,我们的审美原则也在诸多方面采用了西方的原则,由此而导致了我们民族心理整体上的失去自尊自信。华夏文化的复兴必须解决这个认同错位的问题,这是“弘扬老式文化”之所必需。选择老式服饰作为礼服,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重要方面。九、汉服与功利主线不能混为一谈 有人说:“如果说这种学究式的倡议带有运用奥运赛场以实现复兴汉服的功利目的,那我宁愿反对深衣踏进奥运赛场半步。”这种说法自相矛盾。一方面,“学究”是不讲“功利”的,为了功利就绝不是“学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