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学落实双减工作—作业减负管理制度常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9581989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中学落实双减工作—作业减负管理制度常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一中学落实双减工作—作业减负管理制度常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一中学落实双减工作—作业减负管理制度常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一中学落实双减工作—作业减负管理制度常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一中学落实双减工作—作业减负管理制度常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中学落实双减工作—作业减负管理制度常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中学落实双减工作—作业减负管理制度常用(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中学落实双减工作一作业减负管理制度常用为贯彻落实办公厅、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依据太阳市教育局关于落实“双减”意见的工作提示,进一步提升我校作业设计与批改质量,切实减轻学生及家长过重的负担,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如下:一、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落实有关“双减工作的文件精神,以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准绳,按照市、县教体局的相关文件要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学校以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突破口,以精致化管理为抓手以课堂教学改为主阵地,以强化德育、提升自主学习能

2、力为重点,深入探索增效的策略方法和途径,逐步建立和完善“双减”的长效机制,推进学区科学内涵发展,稳步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二、工作目标校内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乱象基本消除,热度逐步降温。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对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三、作业管理监督小组组长:AAA(校长)副组长:BBB(副校长)、CCC(教导主任)成员:级主任、教研组长组长及副组长负责学生双减工作方案制度的制定、实施及督查工作

3、,各个成员是学生双减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及宣传者。四、具体实施工作(一)作业的布置规范1、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2、在布置作业前教师要进行试做,估算学生所需时间。3、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严禁教师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或罚写、罚抄等形式惩罚学生。布置抄写类作业,不得超过5遍,时长不得超过30分钟。4、不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布置超难度、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布置超越学生能力范围的手抄报、手工制作。5、学校必须控制作业总量。教导处、年级组长、班

4、主任分别协调统筹学校、年级、班级各学科教师科学合理布置作业,把握作业内容、形式和总量。6、落实作业研究。要将作业设计与布置纳入教研、备课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7、每天放学前,由任课教师黑板上书面形式发布作业。学生当天家庭作业,接受家长与社会的监督,注意作业布置语句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8、作业的形式应该多样化,要根据学科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探索作业的形式,可将作业分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课外实践作业等,学生可采用书面、社会实践等形式来完成。9、控制作业量,平衡作业负担。布置作业要有全局观念,考虑学生的休息时间和各学科的全面发展。小学中高年级课外

5、作业日总量控制在1小时以内,小学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作业。10、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引导家长合理安排孩子课余生活,与学校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动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二)减负具体要求1、加强舆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途径对国家、省、市中小学生双减政策进行宣传解读,多层次、多角度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和社会转变观念,努力破除”抢跑文化”超前教育”剧场效应”等功利现象,营造良好育人氛围。2、严格减少考试次数。严格控制统一考试次数,除国家、省、市和县(市、区)

6、组织的学业质量监测外,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义务教育阶段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不在小学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确定考试内容,命题要符合素质教育导向,不出偏题怪题。3、严格落实XX省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方案、XX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精神和XX市中小学减负工作落实情况导检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此项工作。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贯彻落实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加强教师和党员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严肃查处师德失范

7、行为,规范教师正确行使教育管理权和适度惩戒权的行为,禁止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禁止在职教师违规办班、违规补课和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课。5、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设立公布举报电话和信箱,畅通社会反映情况渠道,引导广大学生家长共同监督双减工作。6、广泛开展家庭教育。深刻领会XXX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论述,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家教交流会、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7、学校要建立由校领导和学校中层组成的课堂教学改指导小组”,开展随堂听课,了解课堂教学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指导,同时为尝试改课堂教学模式积

8、累第一手资料,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8、夯实基础,提升质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校内学足学好。学校要努力建成内容多元、结构立体、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推动聚焦核心素养、着眼整体提升、深化思维进阶的教程设计,实施任务驱动、活动引领、资源支撑的学程管理。(三)优化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负担1、结合生活实际,增强作业的实践性改变以往作业的形式,并把其中的一部分设计为专项作业一一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把数学学习同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拓展学生学习的吋I可和空间。让实践性作业成为一座桥梁,连接学生课内、课外生活,进而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延伸,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2、教师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

9、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通过优秀作业的评选,既促进教师之间的工作交流,也为全体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己良好作业习惯和作业成绩的机会。通过榜样带动全体学生规范作业,提高作业质量,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3、严格考试结果使用。考试理应突出激励、反馈、调整和改进功能。学校和教师要重视对考试结果的分析,从中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科学对策。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4、优化题目结构,让学生在作业的过程中迁移旧知识,内化新知识,锻炼数学思

10、维的灵活性作业的过程是检查学生学习新知效果的过程,更是不同阶层内化理解知识、探索新知的过程。所以,在设计学生作业时,内容上我们要注重全体,使各个阶层的学生都得到提升和发展,体验到解法的多样性和学习成功的乐趣。5、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我们要求作业的形式和内容注重学以致用,注重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密切结合,注重情感体验,加强社会实践,倡导合作探究,在实践性、探究性作业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1)“孝心作业是我校实践探究性作业的重要类型。结合“三八节、“母(父)亲节孝德节楓重阳节等节假日布置学生参与家务,感悟亲情,表达感恩

11、之心;结合雷锋月、寒暑假布置学生参与社会慈善,感悟社会和谐与温暖等。(2)“社会实践”作业是我校实践探究性作业的拓展延伸。学校充分利用XX集团有利资源,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除学校统一组织的大型活动之外,还要求教师科学设计社区服务型作业的形式、内容,将社区服务以作业的形式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在服务中感受自身的社会价值,形成自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并期望通过教育的导向作用,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推动整个社会”的教育目的。6、作业要备课。每周集体教研时或每天下午第二节课之前,进行作业备课。同年级备课组内的作业内容和作业数量,布置时要力求统一。(四)作业的批改要求1、作业批改

12、提倡面批与集体讲评相结合,共性问题集体讲评,个别问题单独交流,要引导学生根据批改结果分析学习存在的问题。2、教师要亲自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可釆用集中批改、面批、学习小组批改等形式,指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改。坚决杜绝将学生作业演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3、要注意作业保存的完整性和整洁性,可定期不定期的由学生带回家交家长查阅。4、数学簿、数学课堂作业本要求教师亲自批改;数学口算训练允许学生互批互改。5、严格控制作业量,各年级作业完成时间为:(1) 一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家庭作业(2) 二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30分钟(3) 三、四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40分钟6、作业批改后要讲评,错误要订正

13、,订正后的作业仍然要及时批改,且必须由教师批改。7、学生作业订正要求禁止使用改正纸、涂改液和修正带等修改订正。一、二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错误的生字、词语在原处擦掉重写,高年级学生应把订正的内容写在指定的订正栏中,教师在下打出相对应的完成复批。8、规范批改。一是要科学、正确判断作业正误,不可马虎、随意。二是要有批有改,精细到位。特别是有错误的地方要标清,让学生明白错在了什么地方。三是要有恰当评价,且字迹工整,明确具体,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不足,要多鼓励,并指出改进方法。四是要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讲评更有针对性。9、对于学生作业中错误的地方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及时订正,学生在改错前标注“订正二字,

14、然后按照作业的基本要求书写,教师及时对学生订正的作业进行批改。10、当天作业力求及时改好,按作业正确书写工整程度评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或打若干个,要写明日期,订正的作业要再批。(五)作业的布置规范1、作业难易要适度。要根据学生实际能力选取作业题,合理搭配,由易到难,难易适度。对作业规范、完成时间等要提出明确要求,对作业中的难点和疑点要进行必要的提示。2、学校每学年组织开展“优秀作业”的展评活动。3、布置作业要提出格式要求,强调书写规范,独立按时完成,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4、作业内容设计要分层,要有梯度、有弹性(1)一、二年级不留书写作业,每天完成听说类、阅读类、实践类作业。三、四

15、、五年级的作业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有个性。(2)数学、语文作业:基础作业(必做题)、自主作业(选做题)、挑战作业(特色作业)(3)阅读作业:每位学生每天完成一定量阅读的作业。(4)科任作业:根据学科、学年不同,教师可布置查阅资料、社会调查等探索类、实践类、合作类、体验类作业。5、教师不得将书写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6、分层次布置作业。要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阶梯性,科学、系统、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觉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基础作业+拓展作业”模式,适合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和个性化发展需要,分层布置作业。倡导教师自主编制作业,合理改编作业,杜绝不加选择地以翻印配套练习或以套题、成章、成册、成本布置作业的现象。7、严格把控作业量。学校积极探索和创新作业布置有效方式,统筹管理,做好各学科每日作业量的平衡工作。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五年级每天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60分钟。8、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布置作业。作业布置作到有针对性、系统性、多样性、层次性。9、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结构,确保难度不超国家课标。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