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 十一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574267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 十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 十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 十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 十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 十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 十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二轮复习选择题专练 十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一、特征分析判断型下面图1、图2分别为“某月13日9时和15日9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1.该日正值北半球()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15日9时与13日9时相比()A.华南地区天气持续晴朗B.我国东部海域风力减弱C.日本南部受强台风影响D.朝鲜半岛天气状况稳定答案1.D2.A解析第1题,从等压线分布图知,亚洲大陆此时受高压控制,为北半球冬季。第2题,对比两幅图示中等压线疏密、弯曲变化特征即可判断前后天气变化。此时华南地区受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干燥晴朗;我国东部等压线密集,气压差变大,风力增强;日本南部受低压槽影响,但构不成台风;朝鲜半岛

2、低压中心取代原高压中心,天气状况发生变化。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图示阴影地区为7月无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区7月盛行风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关于甲、乙无风带,说法正确的是()A.气候特征相同 B.天气状况基本相同C.形成原因相同 D.气流垂直运动方向不同4.关于丙、丁两地盛行风向说法正确的是()A.丁地盛行风可能给我国西南地区带来降水B.丙地盛行风越过赤道,形成东南信风C.受丁地盛行风影响,印度海盐生产进入旺季D.丙、丁都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答案3.D4.A解析第3题,结合图示知,甲、乙无风带分别受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甲地盛行上升气流,

3、多对流雨;乙地受下沉气流控制,天气炎热干燥。第4题,丁地盛行风为南亚夏季风,可能为我国西南地区带来降水。丙为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后形成西北风。受丁地盛行风影响,印度降水增多,不利于海盐生产。丁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丙则无关。图1为“某区域水系图”,图2为“甲湖泊及与其相连乙河段的水位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5.湖泊水补给河水的月份是()1月7月8月11月A. B. C. D.6.关于图中丙河河水流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6月从东北流向西南7月从西南流向东北8月从东北流向西南11月从西南流向东北A. B. C. D.答案5.D6.B解析第5题,结合湖泊和河流水位变化特征,1月

4、和11月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则湖泊水补给河水。第6题,根据上题分析,结合指向标即可判断河流流向。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79题。7.关于该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平原为主,西高东低 B.丘陵为主,南高北低C.低山为主,山河相间 D.高原为主,沟谷纵横8.图中最有可能表示人工灌渠的是()A.a B.b C.c D.d9.下列四点中,侵蚀最强烈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7.B8.C9.B解析第7题,结合等高线分布、数据等特征知,该区域丘陵和平原面积较大,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第8题,结合等高线特征知,a、b、d都分布于山谷之中,为天然河流发育处,c段河渠与等高线大致平

5、行,最有可能表示人工灌渠。第9题,四点中乙位于河流凹岸,受侵蚀最强烈。珠峰在7 000米以下,表面被冰雪覆盖;从7 000米往上到珠峰顶反而是碎石坡面。受热力作用空气沿碎石面上升,到峰顶附近开始凝结成云,当云层高出峰顶时被大风吹拂,于是一面“云旗”就高高飘扬在峰顶了,这种云被称为旗云(如下图)。旗云既可以作为风向标,还可以根据风向变化预报天气。据此完成1012题。10.产生旗云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当地()A.69时 B.912时C.1215时 D.1518时11.一般情况下,高原上空刮的是强西风,旗云指向东方,若旗云指向北方,则预示着()A.大雪将至 B.暴风雨临近C.晴空万里 D.气温升高12

6、.若峰顶风力最大,则此时旗云的形状最可能是()答案10.C11.A12.A解析第10题,旗云的产生与高原热力作用有关,成云的最基本条件是大气上升冷却,此时下垫面温度较高,根据气温日变化规律即可推知旗云产生时间。第11题,若旗云指向北方,说明此时高原上空吹南风,来自印度洋水汽可能上升冷却可能形成暴风雪。第12题,结合上题信息,峰顶最强风为西风,据此判断旗云形状。下图为“我国不同海拔(单位:m)的面积比重和人口比重统计”。读图回答1314题。13.图中各海拔分段比较,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A.3 000 m的区域 B.5001 000 m的区域C.100500 m的区域 D.25 m的区域14.

7、图中信息表明,我国的人口()A.分布较均匀B.大多分布在在平原、丘陵区C.随海拔升高递减D.高原地区地广人稀答案13.D14.B解析第13题,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上人口数量的多少,可以用人口比重与面积比重之比来表示。通过计算可得出答案。第14题,从图中信息看出我国的人口70%集中在500米以下的地区,而500米以下是平原和丘陵。据图判断,人口比重与面积比重之间的不对等,说明人口分布不均匀;从25m到100500 m,随海拔升高人口增加;从图中可以得出“高原地区地广人稀”的结论,但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如我国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逆风有利于飞机起飞和降落。下图示意“某机场及其附近地区飞机起飞时噪声等值线

8、分布”。读图完成1516题。15.机场附近盛行风向最可能为()A.西北风、东南风 B.东北风、西南风C.东风、西风 D.南风、北风16.图中E、F两地分别适宜布局()A.科技园区、乳畜业 B.草地、高级住宅C.高级住宅、乳畜业 D.科技园区、草地答案15.B16.D解析第15题,结合指向标知,图示中噪声等值线呈东北西南向延伸,据此推断飞机跑道呈东北西南向,机场附近盛行风向最可能为东北风、西南风。第16题,E地距飞机场较近,对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具有一定吸引力。F地噪声较大,靠近飞机跑道,适于布局草地。图1和图2所示为“我国三大城市群人口迁移与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1718题。17.读图可知()A.

9、1982年以后三大城市群省际迁入人口呈现波动增长态势B.1987年以后三大城市群省际迁出人口呈现加速增长态势C.1990年以后京津冀城市群迁入人口占全国比重明显升高D.2000年以后珠三角城市群迁入人口占全国比重逐渐回落18.京津冀城市群的社会经济要素与图1中“省际净迁入人口”发展趋势大体一致的是()农业产值占全国比重城市化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第三产业产值A. B. C. D.答案17.D18.C解析第17题,该题可通过读图直接获取答案。第18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化水平和第三产业产值都呈持续增长趋势。读“某大陆东部海岸线示意图”,回答1920题。19.关于图示区域主要气候类型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雨日多,日照少B.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0.有关该国农业叙述正确的是()A.平原和盆地面积大,种植业条件优越B.地广人稀,粮食的商品率高C.混合农业是该国分布最广的农业地域类型D.气候暖湿,利于农业生产答案19.D20.B解析第19题,结合图示信息知,该地区为澳大利亚东南部,处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第20题,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澳大利亚分布最广的农业地域类型应为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只分布在该国的西南部和东南部。澳大利亚地广人稀,是世界重要的粮食(小麦)出口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