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573680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质的组成与构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组成与构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物质的组成与构成(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如:很远地闻到花香、酒香,蔗糖、食性质:盐在水中溶解、湿衣服晒干等 分子间有间隔。如:气体容易被压缩、把100毫升酒精与100毫升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毫升。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性质不同。、h2、h2o、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主要有:h2、o2、n2CO2、CH4、c2h5oh/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性质原子在不断的运动。I原子间有间隔。如:架在高处的电线夏长冬短、钢轨间的距离夏天比冬天短原子核 J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

2、电荷构成L中子:不带电电子: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f计算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单位:国际单位为1,一般省略不写,原子可以构成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单质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 J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原子失去电子数 分类 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带电荷=原子得到电子数 一离子可以构成物质。由离子构成的物质:NaCl、NaOH、H2SO4、KNO3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金属元素:Na、Mg、Al、Fe、Cu、Zn 元素分类非金属元素:

3、C、S、P、O、Si、Cl稀有气体元素:He、Ne、Ar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前4种元素:氧O、硅Si、铝Al、铁Fe核外电子排布:1-20号元素(要记住元素的名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氢(H)氦(He)锂(Li)镀(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硅(Si)2842 8 5磷(P)硫(S)2 872 8 8 8 1 +0)2 8 8 2力5勺,)) 氩(Ar) 钾的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变化(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电解水、钢铁生锈、动植物物质的J的呼吸作用等变化 I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如:冰雪融化、水变为水蒸气、工业上I制取氧气、电灯通电发光、发热等r物理性质:颜色

4、、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挥发性、物质的J吸附性、溶解性性质I化学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酸性、i碱性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学反应类型CaO + H2O = Ca(OH)23Fe + 2O2 点燃 Fe3O4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的物质的反应。2H2O 通电 2H2t + O2 tH2CO3 =H2O + CO2 t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 合物的反应。Zn + H2SO4= ZnSO4 + H2 tFe+CuSO4=Cu+FeSO4t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

5、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NaOH+HCl=NaCl+H2O CuSO4+2NaOH=Cu(OH)2 I +Na2SO4物质的分类煤煤、石油、物质rr单质混合物:空气、海水、矿泉水、各种溶液、矿石、加碘食盐、医用酒精、 天然气、合金、食醋等金属单质:Fe、Cu、Zn、Mg、Ag、Ca非金属单质:S、P、C、Si、o2、h2、n2稀有气体:He、Ne、Ar无机化合物r化合物氧化物:H2O、CO2、Fe3O4、P2O5、CuO、 SO2、CaO酸:H2SO4、HCl、h2co3、HNO3碱:NaOH、Ca(OH)2、Cu(OH)2、Fe(OH)3盐:NaCl、Na2CO3、NaHCO3

6、、CaCO3、CuSO4l有机化合物:CH4、C2H5OH、CH3COOH、蛋白质、油脂、 糖类、维生素、塑料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2、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混合而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5、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6、酸:H元素在前的化合物或名称为某酸的化合物。7、碱:带有OH的化合物或名称为氢氧化某的化合物。8、盐:无H元素或H元素在中间的化合物。9、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注意:水、蒸馏水、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CO2、CO、Na2CO3、NaHCO3、 CaCO

7、3等虽然含碳元素,但属于无机物。3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 和。(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从质量守恒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化学反应的过程宏观元素种类不变I I元素质量不变六个不变原子种类不变I微观J原子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两个一定改变f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匚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燃烧和灭火定义: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有可燃物楸唐条件(同时具备)与空气或氧气接触燃烧_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r隔绝氧气或空气灭火的原理降温全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i移开可燃

8、物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从盐酸或稀硫酸中置换出氢。金属与硝酸或浓硫酸反 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K、Ca、Na除外)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 中置换出来。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组成溶剂:能够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 J I溶液的质量二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满 特征:均以性、稳定性液r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

9、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分类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 某种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饱和溶液舞端I定n蒲羸不饱和溶液做变温度仍适用大部分固体) 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 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 、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影响因素:温度,定义:某气体在压强为101 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溶解度 影响因素:温度、压强升高温度或降低压强,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L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气体的溶解度增大。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溶解度是衡量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溶解性不溶物质微溶物质可溶物质易溶物质溶解度(20C)溶解度曲线1OO一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