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水的净化与保护专题练习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9562789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水的净化与保护专题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水的净化与保护专题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水的净化与保护专题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水的净化与保护专题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水的净化与保护专题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水的净化与保护专题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汇编:水的净化与保护专题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水的净化与保护专题练习【基础练习】1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精盐是由粗盐提纯而来的,在提纯过程中通常不需要的操作是 ( ) A蒸发 B吸附 C过滤 D溶解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是一种重要的溶剂 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C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3今年长江中下游遭遇严重干旱。下列做法不能缓解旱情的是 ( ) A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B工业用水重复利用 C用增雨剂实施人工降雨 D引渡海水灌溉农田4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2、5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苏州的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了诸多重要议案,其中属于生态文明建设中与保护水资源最密切的方案是 ( ) A尽快制定国家湖泊生态安全法 B制定低碳社区建设促进法 C尽快修订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D加强对“鲜榨果汁”的监管6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提倡长期用纯水(蒸馏水)烧菜、煮饭等 C水体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7爱乐山,就要爱护乐山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活中改变不良的用水

3、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农业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应遵循“先净化,后排放”的原则 D采用燃烧氢气的方式生产水,以补充城市饮用水资源的不足8有下列仪器,关于实验中使用仪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夹取红热的木炭时用c B粗盐提纯时,过滤食盐要用到的仪器是a、b和e C粗盐提纯时,蒸发滤液要用到的仪器是a、c、d和f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溶解氯化钠要用b和c9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鱼类可以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有_。 (2)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_。

4、(3)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冷水中快,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_。 (4)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_mL或_mL。10环境保护部2011年6月3日发布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爱护环境,防止水污染,刻不容缓。为此,某中学探究性学习小组对洲河的水质状况进行了有关检测。 (1)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_。 (2)若要测定水的酸碱度,可以选_(填序号)。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pH试纸 (3)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_。 (4)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污水整治的力度,请你提出防止水污染的合理化建议(任写一条)

5、。_。11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有关水的知识。请你回答: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_。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若某地区源水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镁,在源水处理过程中常加入生石灰,请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12201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下图表示某市饮用水的净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 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_。(2)在图中的沉淀池中,除了用静

6、置的方法外, 还可以用_方法使水更干净。(3)水质检验后,如果自来水在传输过程中存在 细菌污染,人们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应该如 何处理?_。(4)野炊时,如果要初步过滤浑浊的河水用于煮饭,怎样用身边的物品(包括饮料瓶、手绢、细沙、小卵石等)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在下面的空白处用图示或文字表示。(5)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_。【拓展提优】1妈妈在新装修的家里放了一个炭雕,说它是一种工艺品,又是一种实用的室内空气净化器。炭雕的这种新功能源于 ( ) A活性炭的吸附性 B碳的稳定性 C碳的导电性 D碳的还原性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碘酒 C矿泉水 D冰水3下列关于水

7、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B长期饮用蒸馏水有益健康 C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D自然界的水都是混合物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淡化海水可解决淡水紧缺问题 B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C日常生活中的水大多是混合物 D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5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随意丢弃废电池易造成水土污染 B经常饮用蒸馏水对身体有益 CCa2+、Mg2+增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污染水6水是重要的资源,我们需要了解水、认识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B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

8、性 C肥皂水能区分硬水和软水 D海水中加人明矾可以使其变成淡水7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为节约用水,可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B通过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8净化水的方法有:过滤、加明矾吸附沉降、蒸馏、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A B C D9. “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B利用沉降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C工业废渣的任意排

9、放,不会污染水体 D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10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B鉴别软水和硬水可以用肥皂水 C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D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11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是一种_(填物质类别),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_。(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将天然水变成纯水的方法是_。利用蒸发原理可以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实验室蒸发食盐水时用到的仪器有_(填序号)。带铁圈的铁架台 酒精灯 漏斗 玻璃棒 量筒 蒸发皿12今年,鸡西市淡水资源短缺,节约

10、用水、污水处理的战役已经打响,作为城市小主人的同学们请回答下列问题:(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这样得到的水仍然是硬水,它会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如: (2)为了判断得到的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 。日常生活中可采用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13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活、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下列物质在水中能配成溶液的是(填字母)_。A.氢氧化镁 B.氯化镁 C.植物油 D.金属镁(2)水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试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_。(3

11、)如图所示,实验I是制备蒸馏水的装置,实验Il是电解水的装置。 实验I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的组成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是水分子的_。 实验I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B中气体的分子数目为n时,A中气体分子数为 _。14平潭风光旖旎。景色宜人的“三十六脚湖”是平潭自来水厂的水源。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如图5所示。图5下列属于自来水生产使用的净水方法是 。(填标号)A沉淀 B过滤 C煮沸 D蒸馏在沉淀池中,加入生石灰可降低水的硬度。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自来水生产可用氯气进行杀菌消毒。请将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Cl2 + H2O = HClO + 。15水是生命的源泉,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了解水的有关知识。(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自来水厂通常对天然水进行 几步处理,使之达到饮用水标准,在实验室里,若要得到净化程度最高的水,可用 的方法。(2)右图所示的两个实验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实验 ;实验B中没有发生改变的微粒是 ,试管2中得到的气体是 。(3)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们应该提倡以下方式中的 (填字母序号)。A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B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C不间断地放水刷牙 D用喷灌、滴管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16.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我们应该了解有关水的一些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