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与能力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9562241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综合与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育综合与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育综合与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育综合与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育综合与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综合与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综合与能力(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1) 遗传: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也许性;(2)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增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 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也许性变成现实;(4) 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 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筹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 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更好;(3) 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多种因素;(4) 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 课程内容:(1) 课程筹划指向学校:课程筹划是课程设立的整体规划,课程设立也就是开设哪些学科是课程筹划的中心;(2)

2、 课程原则指向学科:课程原则是课程假话的具体化;(3) 教材指向师生:)直线式教科书构造,)螺旋式教科书构造。4、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结识的特殊性;(2)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3)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4)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的教育性规律)。5、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 激发学习动机;(2) 领略知识;(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涉及感知、理解教材)(3) 巩固知识;(4) 运用知识;(5) 检查知识。6、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 备课上课前的准备工作,是教好课的前提;备课要做好四方面的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

3、目的、备检测(2) 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 布置、检查课外作业;(4) 课外辅导;(5) 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估。7、 启发性教学原则:(1)基本涵义: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足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积极性,引导她们独立思考,积极摸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规定:1)加强学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核心;3)设立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措施。8、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系统性原则)顺序性(1)基本涵义: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

4、掌握和保存,这一原则是为理解决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和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二提出的。(2)规定:1)按照课程原则的顺序教学;2)按照学生的结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进行教学;)根据具体状况进行调节,合适的调节速度、增删内容。9、因材施教教学原则:(1)基本涵义: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别,这一原则是为理解决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统一规定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别问题而提出的。(2)规定:1)充足理解学生,涉及学生的年龄特性、学习成绩、个性特性、家庭背景、生活经历等;2)尊重学生的差别;)面向每一种学生,每一种学生均有权利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0、班级授课制()定义: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

5、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限度提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筹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基本特性:1)以班为单位集体授课,学生人数固定;2)按课教学。“课”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单元;3)准时授课。()优越性: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2)有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3)可以充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有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5) 局限性:1) 难以因材施教;2) 难以形成学生的摸索精神、发明能力和实践能力;3) 缺少灵活性。11、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提高学生知识储藏的数量与质量;1)协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2)提供多种变式,增进知识

6、的概括;)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构造;()专家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方略;1)结合具体学科,专家思维措施;)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12、学习操作技能的形成与培养:(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操作定向;2)操作模仿;3)操作整合;4)操作纯熟。()操作技能的培训规定)精确的示范与解说;2)必要而合适的练习练习是形成多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核心环节;3)充足而有效地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1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的培养:1)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2)注重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协助学生确

7、立对的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2)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实行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足运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对的指引成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4、有效增进学习迁移的方略:(1)关注学生的认知构造:1)学生原有认知经验的丰富性;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与组织性;)原有知识经验的可运用性;(2)教育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选择与安排: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3)专家学习措施5、心理辅导的重要措施:()强化法:强化法又称“操作条件疗法”,是应用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强化行为的变化是根据行

8、为后果而定的,其目的在于矫正不良行为,训练与建立良好行为。(2)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的创立者是南非的精神病学家沃尔普,重要用于当事人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超过一般紧张的焦急或恐怖状态。系统脱敏法涉及三个环节:一是建立焦急层次(从最轻微的焦急到引起最强烈的恐惊依次安排);二是训练来访者松弛肌肉;三是让来访者在肌肉松弛的状况下,从最低层次开始想象产生焦急的情境,这样直到来访者能从想象情境转移到现实情境,并能在原引起恐惊的情境中保持放松状态,焦急情绪不再浮现为止。(3)惩罚法()消退法;(5)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情绪疗法。ABC16、增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措施:(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

9、好的楷模;(3)运用群体商定;(4)予以恰当的奖励与惩罚;()价值辨析。、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1岁如下)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她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觉得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她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小朋友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她们不再把规则当作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估行为的好坏重要看与否符合自己的利益。(2)习俗水平(10-2岁)1)谋求承认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小朋友,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老式的规定,符合人们的意见,谋求人们的赞赏和承认。总是考

10、虑到她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规定,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规定去思考。她们觉得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2)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小朋友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她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觉得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3)后习俗水平(20 岁以上)1)社会契商定向阶段:处在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觉得法律和规范是人们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她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觉得法律可以协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步觉得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规定而变化。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的同步,

11、结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2)普遍伦理定向阶段:也称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体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原则进行思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觉得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对的的。在这个阶段上,她们觉得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18、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3)德育过程是增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种长期性、反复性、逐渐提高的过程。19、中学德育的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1)基本涵义疏

12、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结识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她们积极向上。)贯彻这一原则的规定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鼓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对她们体现出的积极性和微小进步,都要注意肯定,这样才干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她们的优良品质。()尊重学生与严格规定学生相结合的原则:1)基本涵义: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规定,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2)贯彻这一原则的规定:教育者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尊重学生的态度,关怀爱惜学生,特别是看待后进生。教育者应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的,对学生严格规定,认真管理。(4)知行统一原则:(5)正面教育与

13、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托积极因素,克服悲观因素的原则(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2、中学德育措施(1)说服教育法;(2)楷模示范法;用楷模人物的崇高思想、模范行为、优秀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措施。用来示范的楷模重要有家长和教师、同窗、英雄人物、革命领袖、历史伟人和文艺形象。运用楷模示范法要注意如下几点:选好学习的楷模;激起学生对楷模的敬慕之情;引导学生用楷模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3)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教师运用崇高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措施。情感陶冶重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

14、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结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情感陶冶涉及: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它的基本特点是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情景交融,易于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无声处教育学生。运用情感陶冶法应注意如下几点:加强修养;创立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5.道德修养(指引)法。()道德修养(指引)法教师指引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品德修养是建立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能力发展基本上的人的自觉能动性的体现。运用指引自我教育法时要注意如下几点:第一,在指引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要对的解决好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第二,在肯定学生自我教育

15、意愿和能力的基本上,班主任要启发协助学生制定自我教育筹划,使学生明确自我努力的方向。第三,班主任要注意给学生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6) 品德评价法。1、班集体形成的标志班集体一经形成,一般具有如下标志:(1)共同的奋斗目的:这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班集体形成的基本条件;()有力的领导集体,班级领导集体涉及班委会、小组长和各学科代表,以及班级团队组织等;(3)健全的规章制度,这有助于学生完毕“她律”到“自律”的转变;()健康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良好班风的形成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5)学生个性的充足发展。22、培养班集体的措施(1)全面理解和研究学生;(2)拟定班集体的奋斗目的;(3)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坚强的集体领导核心是建立和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基本和条件;(4)建立和谐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