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银行)统一法人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554463 上传时间:2023-02-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社(银行)统一法人改革取得明显成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用社(银行)统一法人改革取得明显成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用社(银行)统一法人改革取得明显成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信用社(银行)统一法人改革取得明显成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信用社(银行)统一法人改革取得明显成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用社(银行)统一法人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社(银行)统一法人改革取得明显成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用社(银行)统一法人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农村信用社统一法人改革于年5月正式启动,今年1月27日在全省率先挂牌开业。一年来,该县通过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改革,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与农村信用社协调发展之路。一是农村信用社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改革后,员工作为入股社员,与信用社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实行工资与效益挂钩、费用与目标相连,真正改变了过去“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局面。二是外部经营环境进一步宽松,全县人人关心信用社改革、人人支持信用社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三是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管理更加规范,信贷风险大大降低,整体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四是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县联社各项存款余

2、额50776万元,较上年净增10384万元,完成省联社下达年任务8690万元的120%;各项贷款余额49700万元,较上年底增加10285万元,其中农业贷款46923万元,占贷款总量的94%;存贷比例为98%;联社新增贷款占全县各家金融机构新投放贷款的100%。该县的主要做法是:一、取得党政支持,大力组织资金一是县委、县政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改革,在政策制定上倾斜改革,在行动上全力支持改革。县主要领导不管是在大会小会上,还是在何种场合,提起改革必提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分肯定农村信用社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和改革取得的成效,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以县联社为标杆,学习联社敢于改革、勇于开拓的精神,加大

3、宣传引导力度,组织协调社会方方面面的资金,存入农村信用社,帮助搞好增资扩股工作,扩大资产规模,努力把农村信用社建成当地人民自己的银行。县政府先后批准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财政性资金存入农村信用社,协调城镇开发建设、高速公路建设拆迁占地补偿、投资办教育等资金存入农村信用社。目前,县联社已存入社会保险金、新开发街道建设等资金4400多万元。二是加强股本金管理,通过股民得到的实惠来充分调动社会其他人员向信用社投资入股。全县股金余额为2809万元,资本充足率达7.9%。其中资格股1966万元,占比为70%;投资股843万元,占比为30%。到今年底,县联社各项存款余额达50776万元,较上年净增103

4、84万元,完成省联社下达年任务8690万元的120%,夺取了净增总量、增长幅度、新增存款市场占有份额在全县金融机构中三个“第一”,创历史最好水平。二、清收不良贷款,盘活贷款存量一是积极申请央行置换票据。县联社于今年6月初办理了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置换1000万元,分别置换“双呆”贷款790万元、历年亏损210元。二是依法组织清收。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以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清收盘活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领导小组,从县纪委、组织部、县政府办、县联社等单位抽调专门人员成立清收不良贷款办公室,具体搞好组织清收工作;严肃清收工作纪律,通过召开党政干部约见谈话会,县领导亲自给欠款的部分科级干部打电话和发放清收通知

5、单等方式,依法加大对“三类”人员贷款的清收力度;县联社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有偿转让集体房产、土地、设施使用权或有偿转让荒山经营权,实行转换债务,代理清收。止去年底,联社不良贷款余额为5743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为10.9%,较上年底下降了7个百分点,绝对额下降1693万元。剔除票据置换后实际下降903万元,占省联社下达年任务880万元的103%;在不良贷款余额中,逾期贷款256万元,呆滞贷款5487万元,分别占贷款的0.5%、10.4%。三、健全三项制度,强化监督约束一是建立和完善了“三会”制度。县联社制定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经营班子和监事会的议事规则,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职责,初步形成

6、了分工协作、相互制衡、促进发展的内部组织体制和保障机制。如:联社在年初下达年度工作目标前,首先由经营班子拟出目标计划,然后提前5天提交每位理事酝酿;其次召开理事会,由经营班子向各位理事报告年度目标计划的起草思路、依据和措施等;最后经理事会集体研究决定后,再交由经营班子执行。从而增强了计划目标的针对性、科学性,避免了盲目性。二是健全了内控制度。县联社在上级基本规定的框架内,对原有内控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重新修订了信贷管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岗位职责、内部稽核、安全保卫、责任追究、风险防范等为重点的内控制度,消除了以往管理“断层”和制度“盲区”,形成联社与基层之间、联社各部门之间、基层社各岗位之

7、间既分工协作、又监督制约的内控制度。如,统一法人后的联社成立了审贷委员会,建立了贷款授权授信制度,理事会授权经营班子对单笔或单户累计100万元以下的贷款可以经审贷委员会审查后发放;100万元至150万元报理事长、主任、监事长会审发放,150万元以上的贷款上报联社理事会研究确定,同时超过200万元的报市办咨询,贷后三日内向省联社备案。联社对所有大额贷款建立台账,跟踪检查管理。这一方面避免了原来信用社贷款一人说了算的弊端,增强了透明度,另一方面明确了各方的责任,相应防范了贷款风险。三是实行财务分级核算制度。县联社制定了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财务会计核算管理办法,指导原则是“联社一级法人、统一会计核算、授

8、权业务经营、分级考核兑现”。县联社是全辖会计核算一级法人单位,联社财务电脑科是负责全辖农村信用社会计核算的具体部门,基层信用社在联社授权下组织部门会计核算,包括存贷款指标核算、收入指标的核算、自身计划费用开支的核算等。联社在全辖信用社职工工资报酬上实行综合经营目标百分考核和当期主要经营指标实现万元值奖励机制,将目标完成与费用挂钩、风险大小与责任挂钩,让职工思想有压力,工作起来有动力,业务经营有活力。在收入分配上,实行了正向激励和工效挂钩,严格考核兑现,拉开了收入档次,真正体现多劳多得,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强化宗旨意识,发展县域经济县联社树立支持县域经济就是支持“三农”观念,把发展定

9、位为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撑起了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半边天。一是积极开展信用村、户建设。在全县组织实施了以培育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为内容的信用工程,为60%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卡,并根据农户家庭经济状况和诚信确定了农户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评定信用村12个,创建信用户47890个,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证37291本,投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3370万元。二是进一步加大支持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力度。截止去年底,县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46923万元,占贷款总量的94;累计发放各类贷款36936万元,其中支农贷款35458万元,支持农民发展粮食生产、林果业、特色种养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支持农民扩大板栗

10、和银杏种植面积,板栗贷款达到700万元,银杏贷款达到400万元;茶叶贷款450万元;农村特色种养业大户贷款达到630万元;并给各淀粉厂发放贷款190万元收购农户的脱毒红薯,如民旺淀粉制品厂生产的“比舅大”粉条销往湖北、安徽等省,年产值700万元,前景十分广阔。三是积极发放专项贷款资金。农村信用社共向670名扶贫对象投放扶贫贴息担保贷款566万元,为贫困山区的广大农户架起了一座致富的金桥;发放下岗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227万元,帮助 310 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认真做好粮食直补和退耕还林资金的发放工作,全年共发放补助资金1252万元。四是大力支持劳务经济发展。全年累计发放劳务贷款8000多万元,其中,发放涉外劳务贷款7000万元,支持900多人出国务工,年创外汇600余万美元,年人均纯收入5万元以上。五是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先后投放贷款17645万元,扶持发展民营企业、个体大户342户(个),其中有一些企业、个体大户已成为非公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