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灾中心方案建议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9549219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85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容灾中心方案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容灾中心方案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容灾中心方案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容灾中心方案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容灾中心方案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容灾中心方案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容灾中心方案建议书(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论7一、项目名称、承办单位及建设规模7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8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8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9五、研究的主要过程11六、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12七、项目总投资估算12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12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13十、研究结论13十一、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4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7一、项目建设背景17二、项目提出的理由22三、项目建设必要性23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预测25一、水产品加工市场现状投资分析25二、水产品加工市场供求市场研究26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28一、厂址的选择原则28二、厂址选择方案28三、选址用地权

2、属性质类别及场址现状29四、项目用地利用指标30五、建设条件31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3第五章 生产纲领与产品水平34一、生产纲领34二、产品水平34六、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38一、建设内容38二、建设规模39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第七章 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40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40二、基本生产条件41第一章 总 论3一、项目摘要3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3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3四、问题与建议3第二章 项目背景3一、项目提出的背景3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3第三章 建设条件3一、项目概况3二、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3三、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3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3一、建设单位概况

3、3二、研发能力3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3一、市场分析3二、产品生产方案3三、销售策略和营销模式3四、销售队伍和销售网络建设3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3一、项目建设任务与规模3二、建设规划与布局3三、生产技术方案及工艺流程3四、项目建设标准和具体建设内容3五、项目实施进度安排3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一、投资估算范围3二、投资估算的依据3三、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3四、资金使用和管理3第八章 财务评价3一、经济评价原则3二、基础数据3三、总成本费用分析3四、产品销售收入及损益3五、财务盈利能力分析3六、项目的风险及不确定性分析3七、财务评价结论3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3一、环境影响3二、环境保护

4、与治理措施3三、环保部门意见3第十章 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及消防62一、环境保护62二、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64三、消防66第十一章 节能68一、节能背景及目标68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68三、项目能耗种类和数量分析71四、项目节能措施84五、资源综合利用92第十二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93一、建设期管理93二、运营期管理93第十三章 项目建设进度95一、项目实施进度95二、 进度建议表95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96一、投资估算的范围和依据96二、建设投资估算97三、总投资估算99四、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99第十五章 财务评价102一、财务评价的依据102二、生产成本、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1

5、02三、财务分析103四、不确定性分析104五、财务分析结论105第十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106 XX省XX公司BOSS容灾系统技术建议书 XXX公司(V1.5)二期扩容改造及容灾工程项目容灾中心技术建议书YY公司科技(中国)有限公司2004年11月目录1.前言32.容灾方案概述32.1.容灾整体模型32.2.容灾地点选择32.3.容灾方案指标32.3.1RPO32.3.2RTO32.4.容灾技术32.4.1数据复制技术32.4.1.1数据复制分类32.4.1.2基于存储的复制技术32.4.1.3基于卷的复制技术32.4.1.4 基于数据库的复制技术32.4.1.4.1全库复制32.4.1.4

6、.2表级复制32.4.1.4.3 针对Oracle数据库的第三方产品32.4.1.5基于应用的复制技术32.4.1.5.1基于Log的应用复制实现方式32.4.1.5.2基于Log的应用复制实现方式对应用系统的要求32.4.1.5.3基于应用系统的复制方式特点32.4.1.6复制技术比较32.4.2 数据恢复技术32.4.3网络切换技术32.4.3.1切换目标32.4.3.2浮动IP地址方案32.4.3.3智能DNS方案32.4.3.4 L4 Switch方案32.4.4应用系统切换技术32.4.4.1容灾切换方式32.4.4.2切换流程32.4.4.3自动化切换程序32.4.5资源复用技术3

7、2.4.5.1资源复用的意义32.4.5.2资源复用的技术手段32.5容灾级别选择32.5.1数据级容灾32.5.2应用级容灾33.容灾需求分析34XX省XX公司BOSS系统容灾方案34.1营帐系统容灾方案34.1.1营帐系统生产中心配置34.1.2营帐系统灾备中心配置34.1.3营帐系统数据复制方案3方案一3方案二34.1.4营业系统数据恢复方案34.1.5营业系统网络切换方案34.1.6营业系统应用切换方案3部分切换方案3全部切换方案3系统回切方案34.2计费系统容灾方案34.2.1计费系统生产中心配置34.2.2计费系统灾备中心配置34.2.3计费系统数据复制方案34.2.4计费系统数据

8、恢复方案34.2.5计费系统应用切换方案34.3帐务系统容灾方案34.3.1生产中心帐务系统配置34.3.2灾备中心帐务系统配置34.3.3帐务系统数据复制方案34.3.4帐务系统数据恢复方案34.3.5帐务系统应用切换方案34.4结算系统容灾方案34.4.1 结算系统生产中心配置34.4.2 结算系统灾备中心配置34.4.3结算系统数据复制方案34.5数据备份方案34.6网络方案35容灾管理系统AIDRM35.1AIDRM软件体系结构35.2软件功能模块35.2.1系统管理35.2.2软件版本管理35.2.3应用切换控制36容灾管理规范36.1恢复规划设计36.1.1目的36.1.2恢复规划

9、文档的制定策略36.1.2.1紧急处置流程36.1.2.2组建灾难恢复小组36.1.2.3灾难事件通知36.1.2.4灾难识别与级别判断机制36.1.2.5异地中心接管36.2测试36.2.1测试的目的36.2.2测试计划的内容36.2.3测试的类型36.2.3.1数据验证计划36.2.3.2模拟运行计划36.2.3.3 IT系统变更36.2.3测试的流程36.3演习36.3.1目的36.3.2演习内容36.3.3演习的实施流程36.4维护36.4.1目的36.4.2维护规划内容3维护实施流程包括37总结31. 前言甚至仅仅在几年以前,我们都无法想象存储在硬盘等设备上的数据会在一个企业运营中占

10、据如此重要的地位。现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企业若部分或完全丢失的数据,也就丢失了一切。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说明灾难的不可测性。911事件是对这句话的最好注解。从911事件中我们可以吸取的教训是一定要建立核心数据和业务的容灾系统,并且平时要加强管理和演习,加强人员的培训,核心管理技术的分散,以提高计算机系统因为天灾或人为因素等意外事故导致系统毁坏无法运行时的抵御能力,至少将省内或者局部地区核心业务支持系统故障时损失减至最小。有许多计算机系统内部以及计算机所处环境中的潜在因素可能会造成数据丢失情况的发生。据不完全统计,造成数据丢失的事件中,n 软硬件和网络故障占11左

11、右n 断电和电源故障占50左右n 火灾地震爆炸和雷电等灾害占18左右n 人为因素占17左右n 其他因素占4左右。随着XX省XX公司BOSS系统集中的完成,所有关键业务数据和应用系统全部集中到了一个生产中心,其数据量有巨大增加,对主机和存储设备都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如此庞大的数据集中在一个中心,一旦发生意外,企业的商业信誉必将受到致命的打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在本方案中我们最强调XX省XX公司BOSS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考虑投资规模和投资保护。XX省XX公司业务运营支撑系统主要面临的风险有:计划内n 应用软件等的升级,n 备份/恢复/归档n 数据中心迁移、

12、整合n 测试、容灾演习计划外n 系统处理能力下降n 人为操作故障:错误删除文件数据,造成不可恢复;错误执行程序或命令,造成系统死机n 系统软硬件故障,主要包括电源及UPS故障、硬盘故障、通讯控制器故障、系统总线、内存、CPU故障等n 安全体系被攻破n 生产地点的灾难:水灾、火灾、地震及其他机房事故等n 其它:包括灾难的潜在影响,如水灾、地震等, 常伴随着电力的供应问题。2. 容灾方案概述2.1. 容灾整体模型XX省XX公司容灾系统的建设,可以按照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测试/演习/维护的科学流程进行。特别应该提到,容灾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是考虑技术实现手段,技术应该只是整个系统中的一个环节。

13、要想真正达到容灾的目的,必须充分考虑人员、流程等因素,参考以下模型:业务运营支撑网业务连续性系统建设模型人员、流程和技术是保证容灾系统成功实施、有效运行的三个重要方面: n 技术,是手段、是载体;n 流程,是技术的补充和完善。包括恢复、测试、演习和维护等;n 人员,是技术和流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人员、流程和技术通过管理机制有效结合。管理机制包括计划、映射、驱动、调控等手段。2.2. 容灾地点选择确定生产中心与异地中心之间的距离是容灾系统建设方案选择的受限需要考虑的问题。两个中心的距离越远,两个中心之间共同依存的因素就越少,可预防灾难的种类就越多,但当距离超过一定量时,容灾系统所采用的技术、项目的实施难度以及系统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难度将发生质的变化,归结到一点,即项目成本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因此,在地点选择过程中,应仔细权衡系统目标和方案成本之间的关系。当然,从现实情况出发,地点的选择首先要有满足要求的异地机房。异地中心应符合数据中心需求。n 机房环境符合要求。n 局域网(LAN)基础设施和广域网(WAN)出口完备n 本地伺服电力设备和配线基础设施满足要求n 设备安全和通道控制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