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9546191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附件2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合并症致残率、致死率高。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管理,可明显减少脑卒中及心脏病事件,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效降低国家和患者的疾病负担。一、我国高血压的现状(一)患病率。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根据高血压患病率的增长趋势,2012年我国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4%。据此估算,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约2.7亿人(包括

2、患病但没有就诊的患者)。(二)发病率。目前,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尚无权威数据,根据国不同队列研究的数据推算,我国4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年发病率约为3%,每年新发患者至少1800万。(三)高血压患者情况。据估算,现患高血压患者中接受治疗的约为1.2亿,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的患者约为8600万人。在二级及以上医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适合分级诊疗基层管理的患者约占60%。二、高血压分级诊疗服务目标、路径与双向转诊标准(一)目标。充分发挥团队服务的作用,指导患者合理就医和规治疗,使患者血压达到控制目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二)路径(如下图)。(三)双向转诊标准。1.上转至二级及

3、以上医院的标准。(1)社区初诊的高血压患者,如有以下情况之一:多次测量血压水平达三级需要进一步评估治疗;合并靶器官损害需要进一步评估治疗;高血压急症;怀疑继发性高血压;妊娠和哺乳期妇女。(2)在社区随访的高血压患者,如有以下情况之一:采用2种以上降压药物规律治疗,血压仍然不达标;血压控制平稳的患者,再度出现血压升高并难以控制;血压波动较大,临床处理有困难;随访过程中出现新的严重临床疾病或原有疾病加重;患者服用降血压药物后出现不能解释或难以处理的不良反应;高血压伴有多重危险因素或靶器官损害而处理困难。2.下转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诊断明确,治疗方案确定,病情稳定的患者。三、高血压患者的筛查、

4、诊断与评估(一)高血压筛查。1.定期筛查:健康成人定期测量血压,每2年至少测1次。2.机会性筛查:健康体检、家庭自测血压、公共场所测量血压等偶然发现血压升高者;在单位医务室、医院等日常诊疗过程中检测发现血压异常升高者。3.重点人群筛查:35岁首诊测血压;高血压易患人群,建议每半年测血压。高血压易患因素主要包括:(1)正常高值血压人群,(2)超重和肥胖,(3)酗酒,(4)高盐饮食,(5)高血压家族史,(6)年龄55岁。(二)高血压诊断与评估。高血压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

5、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1.病史采集。(1)病史:发病年龄,血压最高水平和一般水平,伴随症状,降压药使用情况及治疗反应。(2)个人史:生活方式(饮食、酒、烟等),体力活动,已婚女性注意询问避孕药使用情况。(3)既往史:了解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病、外周血管病、糖尿病、痛风、血脂异常、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征、肾病、甲状腺疾病等病史。(4)家族史:询问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及其发病年龄等家族史。(5)社会心理因素:了解家庭、工作、个人心理、文化程度等社会心理因素。2.体格检查。(1)规多次测量非同日血压,初诊患者测量双上肢血压,如怀疑体位性低血压,

6、应测坐位和立位血压。(2)测量身高、体重、腰围。(3)心率、心律、大动脉搏动、血管杂音。3.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及医疗机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具体分为基本项目,推荐项目和选择项目,详见“高血压患者危险分层的检查评估指标表”。4.靶器官损害表现。(1)心脏:心悸、胸痛、胸闷、心脏病理性杂音、心电图异常表现、下肢水肿。(2)脑和眼:头痛、头晕、视力下降、感觉和运动等神经系统表现异常。(3)肾脏:多尿及夜尿增多、血尿、泡沫尿,腹部有无肿块,腰部及腹部血管性杂音。(4)周围血管:间歇性跛行,四肢血压、脉搏、血管杂音、足背动脉减弱。5.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以下几种情况应警惕继发性高血

7、压的可能:(1)发病年龄小于30岁。(2)高血压程度严重(达3级以上)。(3)血压升高伴肢体肌无力或麻痹,周期性发作,或低血钾。(4)夜尿增多,血尿、泡沫尿或有肾脏疾病史。(5)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头痛、心悸、皮肤苍白及多汗等。(6)下肢血压明显低于上肢,双侧上肢血压相差20mmHg以上,股动脉等搏动减弱或不能触及。(7)降压效果差,不易控制。(8)夜间睡眠时打鼾并出现呼吸暂停。(9)长期口服避孕药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者。6.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级 别 收 缩 压/舒 压(mmHg)正常血压 120和 80正常高值 120139和/或8089高血压140 和/或901级高血压(轻度) 140

8、159和/或90992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和/或1001093级高血压(重度)180和/或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和 55岁,女性65岁正在吸烟已知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男55岁、女65岁以前发病)脑血管病(脑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 病史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冠脉重建,心力衰竭)病史周围血管病病史肾脏病病史糖尿病实验室检查:基本项目(必做的基本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空腹血糖、空腹血脂、血肌酐、尿酸、血钾)心电图推荐项目: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肾脏超声X线胸片脉搏波传导速度、踝臂指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增高者)尿蛋白定量(尿蛋白

9、定性阳性者)尿微量白蛋白或白蛋白/肌酐比(糖尿病患者)眼底检查24小时动态血压选择项目:激素水平及影像学检查(怀疑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负荷试验及影像学检查(有心血管合并症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合并糖尿病的患者)8.影响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因素。对初诊患者应通过全面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各项辅助检查,找出影响预后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存其他临床疾患等因素(表2),并据此进行心血管危险分层,量化估计高血压患者的预后(表3)。 / 表2 影响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预后的重要因素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伴临床疾患l 高血压(13级)l 男性 55岁;女性 65岁l 吸烟l 糖耐量受损(餐后2h血

10、糖7.811.0mmol/L)和和(或)空腹血糖受损(6.16.9 mmol/L)l 血脂异常TC 5.7 mmol/L (220 mg/dl)或LDL-C 3.3 mmol/L (130 mg/dl)或HDL-C 1.0 mmol/L (40 mg/dl)l 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男性55岁,女性 38 mm或Cornell 2440 mm.ms;超声心动图LVMI:男 125 g/m2,女 120 g/m2l 颈动脉超声IMT 0.9 mm或动脉粥样斑块l 颈-股动脉脉搏波速度 12m/sl 踝/臂血压指数 0.9l eGFR降低(eGFR 60ml.min-1.1.73m-

11、2)或血清肌酐轻度升高:男性115133 mol/L(1.31.5 mg/dl)女性107124 mol/L(1.21.4 mg/dl)l 微量白蛋白尿:30 300mg/24h或白蛋白/肌酐比:30mg/g (3.5mg/mmol)l 脑血管病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l 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史,心绞痛,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史,慢性心力衰竭l 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受损,血肌酐:男性 133 mol/L(1.5 mg/dl),女性 124 mol/L(1.4 mg/dl),蛋白尿(300mg/24h)l 外周血管疾病l 视网膜病变出血或渗血,视乳头水肿l 糖尿病空腹血糖 7.0 mm

12、ol/L(126mg/dl),餐后2h血糖 11.1mmol/L(200 mg/dl),糖化血红蛋白 6.5%注:TC:总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厚度;eGF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MI:体质指数;LVMI:左心室质量指数;IMT:颈动脉中膜表3 根据心血管总体危险量化估计预后危险度分层表其它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疾病史血压(mmHg)1级高血压SBP140-159或DBP90-992级高血压SBP160-179或DBP100-1093级高血压SBP180或DBP110:无其它危险因素低危中危高危:1-2个危险因素中危中危高危:3个危险因素、靶器

13、官损害并存的临床疾患高危高危高危四、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血压达标,以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总危险。(一)治疗目标。一般高血压患者,宜将血压降至140mmHg/90 mmHg以下;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收缩压宜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够耐受可以降低至140mmHg以下。(二)健康生活方式。1.限制食盐及含盐量高的食物摄入,每人每日食盐量逐步降至6克。2.合理膳食,减少膳食脂肪,营养均衡,控制总热量。3.适量运动,每周5-7次,每次持续30分钟。4.控制体重。5.戒烟限酒。6.保持心理平衡。(三)药物治疗。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拮抗剂(CCB)、血管紧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素II受体拮抗剂(ARB)、噻嗪类利尿药和b-受体阻滞剂五大类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固定配比复方制剂。常用五大类降压药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或维持治疗的选择药物。二级及以上高血压患者常需要联合治疗。采用单片固定复方制剂可以更好的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控制血压、降低治疗费用。降压治疗药物应用应遵循以下4项原则,即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及个体化。以降低血压为目标,依据患者临床情况、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药物的可获得性以及卫生经济学评估等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图4)图4 高血压初始药物治疗选择参考图BDA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