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9543150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口算、估算方法: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及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一个0.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把乘数看作及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再口算出它们的积。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个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2、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0。三、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

2、问题方法:1、仔细审题,找出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另解法)。 注:不列无意义算式。四、有趣的乘法计算: 1、一个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把这个两位数两头拉开,这两个数字相加等于积十位上的数,如果满十就向百位进一。简单地说就是:两头一拉,中间相加,相加满十,往前进一。 例如:3211=352,6711=737。2、“头同尾合十乘法计算规律:1乘数特点: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一样,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2计算规律:把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作为积的末两位;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十位上的数加一的和的积写在积后两位的前面。即头

3、头1作为积的前半局部,尾尾作为积的后半局部。 例如:3733=1221,5159=3009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1、 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m)、千米() 进率: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千米=1000米千米:测量公路、铁路、河流这些比拟长的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千米作单位,用符号“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1千米=1公里2、 质量单位有:克g、千克()、吨(t) 进率:1千克=1000克 1吨=1000千克 3、单位换算。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1、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可

4、以从问题出发,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出什么是关键。2、画图解决问题:学会根据题中的信息及问题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所列出的每一个算式要充分理解所表示的意义。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2、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1先算括号里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2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第五单元 年、月、日一、认识年月日:1、一年有12个月,这12个月中,有7个大月,它们是1,3,5,7,8,10,12月,每月都有31天;有4个小月,它们是4,6,9,11月,每月都有30天;2月是特殊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2、记

5、忆大月、小月的方法:1拳头记忆法:从右边第一个凸起开场数,在拳头凸起的地方数到的月为大月,凹下去的地方数到的月为小月,2月除外。2单双数记忆法:要找大月你记住,七、八两月挨着数,七月以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3) 连续的大月有7月和8月,或者12月和1月。连续两个月天数是61天,其中一个是大月,一个小月。3、计算天数的方法:1数天数;2同一个月内,头尾日期都算,那么用后一日期减前一日期,然后把结果加1,就得到实际的天数;3经历的时间经过不同的月份,要分段计算,即一个月一个月地计算。4、计算年份的方法:现在年份-岁数周年出生年份建立年;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21

6、年是66周年。2021 -1949=665、计算星期的方法:用天数除以每星期的7天,就得到一年或一个月有几个星期。二、平年和闰年:1、平年和闰年的区别:就在于二月的天数不同:当二月有28天时,这一年是平年;当二月有29天时,这一年是闰年。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平年全年有365天,全年有52个星期余1天【365752星期1天】;闰年全年有366天,全年有52个星期余2天。【366752星期2天】2、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公元800年、1200年、1600年、2000

7、年、2400年等。3、平年和闰年的季度和天数平 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包括月份1、2、3月4、5、6月7、8、9月10、11、12月天 数90天91天92天92天半 年上半年181天下半年184天闰 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包括月份1、2、3月4、5、6月7、8、9月10、11、12月天 数91天91天92天92天半 年上半年182天下半年184天按节气划分一年有4个季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注意:季度和季节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要混为一谈。3、 公历年各类节日:元旦节:1月1日 植树节:3月12日 国际妇女节:3月8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 青年节:5月4日 国际儿

8、童节:6月1日 建党节党的生日:7月1日 建军节:8月1日 教师节:9月10日 国庆节:10月1日 圣诞节: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 成立。第29届奥运会2021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三、24时记时法1、24时记时法及普通记时法的关系:一天24小时,钟面上的时针要转两圈,为了简明方便,采用24时记时法。就是在钟面上时针转第二圈的时候,所表示的时间要加上“12。24时记时法即从024时,时刻前没有修饰语。普通记时法即从012时,前面一定有修饰语,如:上午、下午、晚上等。2、24时记时法及普通记时法的互相

9、转换:1普通记时法改写成24记时法:凌晨、早晨、上午、中午的时刻不变,只需去掉时间词;下午、晚上、午夜的时刻要加上“12,并去掉时间词。224记时法改写成普通记时法:12点之前,只需加上时间词;大于12点的时刻要减去“12,并加上相应的时间词。四、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1、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可利用钟面数一数,也可以画图看一看,还可以用减法计算。计算同一天里经过的时间,只要把两个时刻都用24记时法表示,用后面的时刻减去前面的时刻即可。计算时间不在同一天里的经过时间,要分段计算,先算第一天里经过了多长时间,再加上第二天经过的时间。2、午夜12时即24时既是第一天的完毕,又是第二天的开场。第六单元

10、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一、认识面积1、面积的含义:物体的外表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比拟面积大小的方法:1观察法;2重叠法;3数方格。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在同一题中标准应统一。二、面积单位1、面积单位名称: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常用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d、平方厘米c。2、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3、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每两个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间

11、的进率是10。4、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5、常见物体的面积:手指甲的面积:约1平方厘米 课桌的面积:约50平方分米黑板的面积:约3平方米 教室的面积:约50平方米 操场的面积:约5000平方米 数学书的面积:约450平方厘米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图 形长 方 形正 方 形面 积长宽=面积 边长边长=面积周 长长+宽2=周长边长4=周长边面积长=宽面积宽=长周长2 长=宽周长2 宽=长周长4=边长2、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时,正方形的面积最大。(即: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

12、形,正方形的面积较大 周长相等的两个正方形,它们的边长一定相等,面积也一定相等。 3、面积相等的两个正方形,它们的边长一定相等,周长也一定相等。 正方形的边长乘以几扩大几倍,周长也乘以几扩大几倍,而面积是乘以几乘几倍扩大几乘几倍。 4、当一个长方形的长扩大m倍,宽扩大n倍,面积那么扩大mn倍。5、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无法统一,所以不好比拟。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二1、分数:把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表示其中的几份就是几分之几。2、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先求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再乘取出的份数。即:总个数分母分子=取出的个数3、同分母分数的

13、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相减。4、分数比拟大小:分子一样,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一样,分子大的分数大。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一、小数的意义和读写1、整数: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最小的自然数和目前接触的最小的整数都是0。2、小数的组成:小数分为整数局部、小数点和小数局部。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局部是整数局部,右边的局部是小数局部。如:的整数局部是5,表示5个1;小数局部是,表示3个。3、小数的读法:小数的整数局部按整数的读法去读,整数局部是0的,就读作零;中间的小数点读作点;小数局部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如

14、果中间有0,也必须读出。如:读作:七点零八;读作:五点四三。4、小数的写法:写小数时,先写整数局部,按照整数的写法去写;然后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写小数局部,依次写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二、比拟小数的大小1、一位小数进展大小比拟:先比拟整数局部,整数局部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局部一样,就看小数局部,小数局部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2、单位不同的小数比拟大小,应先换算成一样的单位再进展比拟。3、只有具体的两个数才能比拟大小。单说自然数、小数、整数、分数不能比拟大小。 如:小数一定比整数小。4、小数和分数比拟大小时,要么把小数化成分数,要么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进展大小比拟。三、简单的小数加减法:1、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1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2从低位算起,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3算完的结果中对齐加数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2、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1小数点对齐数位对齐;2从低位减起,被减数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当10;3差的小数点要及被减数、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