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是根本教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9541794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法治国是根本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依法治国是根本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依法治国是根本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依法治国是根本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法治国是根本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师校本研修教学设计课题依法治国是根本主备教师齐向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树立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过程方法提高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能力,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情感态度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知道依法治国的含义和意义;懂得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教学重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教学难点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课时安排本课题教学共( 1 )课时,本课教学为第( 1 )课时。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向学生出示我国依法治国取得显著成就的资料或图片,引人本课主题:依法治国是根本。 导学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

2、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政府部门能否依法办事,司法部门能否公正司法,老百姓能否自觉守法,直接关系到能否落实依法治国方略。 教师补充讲述教材第三目第一个下的案例。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陈某的建房行为是否违法?请陈述理由。 学生发言,教师引导:有同学认为陈某的建房行为是合法的,原因是经过县建委和土地局的批准,拿到了土地规划许可证和土地使用许可证;认为不合法的原因是陈某的建房行为违反了水法和河道管理条例等法规的规定。事实上,陈某的建房行为是违法的。因为,政府行政也要依法办事,县建委和土地局的批准本身就是违法的。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三目第一个下的两个相关内容。 学生发言,讨论,教师点拨、小结:我国法律是人

3、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陈某能讨回公道,获得应有的赔偿。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政府部门都必须遵守法律,严格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必须公正司法,严格执法;老百姓也要学习法律知识,自觉守法,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师组织课堂竞赛: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比一比,看哪个组知道的法律名称多。 教师:我国制定了许许多多的法律法规,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体育、卫生、资源环境等方方面面。那么,我国制定和完善这些法律法规,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使社会生活各方面都有法可依;有力地规范人们的行为利益;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稳定。总之,就

4、是要依靠法律来治理国家。所以,我国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那么,什么是依法治国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点迷津”。 过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这里的“宪”是指我国的宪法。那么,为什么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呢?这就需要我们从我国的法律体系中了解宪法和其他法律的关系。 找一名学生阅读法律条文一:宪法部分条文教师:让我们再来看其他法律管辖哪些方面的问题?它们是根据什么制定的? 找一名学生阅读法律条文二:部分普通法律部分条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三目第三个第一个相关内容。 教师点拨: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其他法律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某一方

5、面的问题。我们把这些法律叫做普通法律。普通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的。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三目第三个第二个相关内容。教师点拨: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宪法也被称为我国的根本大祛(“母法”)。可见,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三目第四个第一个相关内容。 教师提问:那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又该怎样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树立法制观念昵? 学生对小明的行为进行讨论,并完成教材第三目第四个第二个相关内容。 教师点拨:实施依法治国,需要人人参与,中学生也不能例外。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学法

6、、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教师课堂小结: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也要坚持以德治国,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作业设计作业:练习册1.2.板书设计依法治国是根本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方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要求。 我国制定了许许多多的法律法规,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实施依法治国,需要人人参与。教学反思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也要坚持以德治国,为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和风尚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