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戏剧语言的特点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9541792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究戏剧语言的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探究戏剧语言的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探究戏剧语言的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探究戏剧语言的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究戏剧语言的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究戏剧语言的特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戏剧语言的特点北京延庆三中 高兆娣大多数教师在讲解雷雨时,主要关注的是课文中出现的几个人物之间交 叉的多重矛盾,夫妻、父子、母子、兄弟之间构成的激烈的戏剧冲突,或者是三 个重要的人物形象和他们所反映出的各自的个性特点。这固然很重要,也是学生 应该了解并掌握的问题。但还有一个我们应该深入品味但却常常浅尝辄止的问 题,就是对人物语言特点的深入分析。戏剧文学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高尔基在论剧本中 说:“剧本(悲剧和喜剧)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 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 如果说在舞台演出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人物

2、的表情、动作来理解人物,而在 剧本中,对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却不能作细致的描写,只能作一些必要的提示,我 们要了解人物,就只能通过对话独白等。用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可以说是剧本 在表现手段上的一个独具的特点。而正是对这个特点进行探究性阅读,才出现了 有价值的探究性学习,从而对学生分析文章,提高写作能力有比较明确的指导意 义。在对话剧语言特点进行分析之始,我首先让学生阅读相应的语段,找出最能 体现人物性格的几句台词,如: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

3、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鲁侍萍 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周朴园 (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周朴园侍萍。鲁侍萍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如果学生找的不很准确,教师可以在投影片中出示相应的台词,以引导学生 找出正确的语段。然后由学生总结归纳周朴园或者鲁侍萍的性格特点。有了对人 物形象的理解,学生的解读也会是多样化的:“惟利是图”“封建专制”“虚伪、 自私、残忍”等等。面对不同的理解,教师也应尊重学生,不能简单地肯定或者 否定。因为文本本身是一个极其丰富复杂的世界,特别是文学作品,更具有开放 性和模糊性。

4、但我们对周朴园或者鲁侍萍的性格特点评价的最终方向应该是一致 的。通过对其语言的分析,最终我们归纳出:要想塑造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必 须有极具个性化的语言作为支撑。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 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 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也正因为这样,周朴园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独特 的“这一个”,成为人们眼中“熟悉的陌生人”。所以,用归纳法总结出戏剧语 言的第一个特点,让学生在阅读鉴赏中感受、品味、领悟、思考,这是很重要的戏剧文学不同于小说,可以有丰富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活动。它所 能够展现出来的人物的心理活动,除了舞台说明

5、之外,只能由读者对其台词的分 析,由自身把握体会,这就是“潜台词”。巴金曾说过:“雷雨是一部不但可 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雷雨的可读性固然由于其构思精妙、情节曲折、戏 剧冲突尖锐鲜明等诸种因素,而更重要的是由于其对话中潜台词具有极其丰富的 含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潜台词的意义,我在上课过程中,适当地举出祝福中鲁四老爷的“可恶!然而”。在听人报告祥林嫂被抢的过程后,他只说了 一句:“可恶!然而”这里的“可恶”说的应该是祥林嫂的婆婆,因为她这 样地抢人,闹得沸反盈天,影响了他们家的声誉;“然而”则应是他转念一 想,婆婆动手抓儿媳是“天经地义”的事,自己也就不必说什么了,这充分显示 出他是站在封

6、建礼教的立场上的。短短两个词,包含的内容却是不简单的。或者 把荷花淀中水生嫂的“你总是很积极的”这句话拿出来让学生品读,学生也 能很快的理解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总之,用熟悉的课文去引导学生已有的 认知规律,效果会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用圈点评注的方式,找出雷 雨中人物语言的潜台词,教师可以在之前给出示范性的评注,这样学生的目标 会更明确,可操作性也大大加强了。如:“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其实并非闲事,而是自身的痛苦经历。这是明知故问,借以试探)“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用“我们”而不用“我”,故意掩饰)“亲戚?”(哪是什么亲戚!意外、震惊)“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忏悔心

7、理,伪善面目)“哦,那用不着。”(冷冷地刺向对方)“怎么?”(不解)“这个人现在还活着。”(你想赎罪吗?)“什么?”(意外,一种威胁感猛然袭来)“她没有死。”(你打算怎么办?)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丰富的潜台词,才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不仅充分体现 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 果。到此为止,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和丰富的潜台词,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除了 这两个特点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但也比较难理解的,就是人物语言的“动作 性”。在学习雷雨之前,这种“人物语言的动作性”学生已经有点儿接触,如 在王熙凤看见林黛玉时所说的:“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儿!我今日才算见了!

8、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怨不得老 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只可怜我这妹妹这么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呢!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别想家,要什么吃的、 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也只管告诉我。”这一场面中的语言 描写,让读者看到了王熙凤携黛玉之手、上下细细打量的热情,也看到了她为讨 好贾母极尽奉承之能事的居心。她作为大观园的“总管”,在初来乍到的表妹面 前一会儿眉飞色舞,一会儿以帕拭泪,一会儿又转悲为喜,其变色龙的神态真是 “表演”到家了。这里所谓“动作性”,主要已不是传统戏剧所说的形体上的动作性,而是这 种形体上的动作性渗

9、透并表现在人物内心的心理上,即表现在人物的思想情绪 上,除了口语对白,主要是面部动作并通过面部表情反映在人物的内心活动 上。由此,相对来说,从人物手足、举止等外部形体上的动作来看,反倒具有静 态性;然而正是在这相对静态的动作举止下,表达的却是人物内心的大波大澜与 巨大冲撞,是人物心灵上的暴风雨。以此类推,话剧中的“动作性”主要就是指 导学生认识到在情节发展中人物(周朴园)心理的变化,并且指出在他的面部表 情或者语言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如在谈雨衣时,周朴园是漫不经心的;在看到 鲁侍萍似曾相识的关窗动作时有些惊奇;在鲁侍萍淋漓尽致揭露隐情时,有些慌; 在鲁侍萍述说侍萍还活着的时候,他变得严厉:这些都体现出戏剧语言的动作性 特点。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探讨,我们对戏剧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丰富的潜台词和 独特的动作性语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精读文字,在理解的 基础上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正符合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强 调了语文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最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 文本 方便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