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幼儿进行自我意识教育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89540368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对幼儿进行自我意识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对幼儿进行自我意识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对幼儿进行自我意识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对幼儿进行自我意识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对幼儿进行自我意识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对幼儿进行自我意识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对幼儿进行自我意识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对幼儿进行自我意识教育【摘要】幼儿期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有感觉,有思维,具有独特的天性,又在各自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育下出现各自不同的个性,个性的发展水平出现差异。正确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是幼儿教师的一项重大任务。【关键词】个性;健康的个性;自我意识;个性的差异个性对于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培养良好的个性是人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环节,幼儿园规程中提到:“要引导幼儿个性健康的发展。”我们教师应当把这一条认真地贯彻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来。一、幼儿期个性培养的重要性(一)、提供良好的环境,根据幼儿的爱好,促进个性发展所谓个性,是指人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等

2、个体意识倾向性以及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所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3岁前的婴儿已表现出了最初的个性差异。而幼儿期孩子的个性已有了明显的表现,如:他们在气质、性格上,有的好动、灵敏、反应快;有的沉静、稳重、反应慢;有的好哭,易激动;有的活泼、开朗;有的能和别人友好相处;有的则霸道、逞强;有的爱听故事、爱学习、勤快;有的浮躁、粗心;有的懂道理,有的有创造性。孩子们在画画、手工、唱歌、跳舞、运动、讲故事等方面的能力也初步显示了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虽然如此,但距个性的定型还相关很远。随着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还会不断地发展、变化。其中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家长对幼儿不可娇惯与溺爱,要多创造自己的孩子

3、与其他儿童接触的机会,指导孩子处理好与小朋友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组织丰富有趣、有益的活动,提供必要的设备,让孩子在和谐温馨的家庭中,在与小朋友们的共同活动与游戏中,增长知识,开阔眼界,体会到友爱、守纪、勇敢、助人的快乐,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正常发展。(二)、教师需因人施教,促进幼儿的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1、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有感觉,有思维,具有独特的天性,又在各自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育下出现各自不同的个性,个性的发展水平出现差异。幼儿期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错过良好的个性形成时期幼儿期,就会影响到他今后的生活,工作及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所以正确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是幼儿教

4、师的一项重大任务。2、教师首先应当树立明确的概念,健康的个性是什么?幼儿园规程要求:“幼儿园应在各项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的不同心理发展水平,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幼儿的能力和个性的全面发展。”许多研究表明:良好的个性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更是一个人心里健康的重要标志。纵观历史,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成功者,无一不是在良好个性的支配下,经过克服重重困难、百折不挠才取得了事业的成功。我认为具有良好个性的孩子应当活泼大方,自信开朗,诚实勇敢,善良朴实。其中培养幼儿自信,增强幼儿自我意识,并加以正确引导对于其他品质的培养更具重大影响,更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又是如何具体实施的呢?二、尊重

5、幼儿,相信幼儿,充分地给予幼儿自由(一)、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自由空间卢梭曾说过:“儿童应当让他们像个儿童的样子。”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好动,喜欢模仿。我们应当维护这种天性,让它得以正确的发展与体现,这就需要我们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在我们的传统教育思想中,孩子总应当听成人的,他们的意志往往受到成人的限制,各种活动都处于被动的地位,在我们教师的实际工作中,也往往出现这样一些事例,例如:有的孩子不愿意,不喜欢喝牛奶,有的老师就硬性强迫:“喝!非要喝完。”孩子不情愿地完成老师下达的任务。成人有思想,有好恶,孩子同样也有,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另外一种态度去对待呢?我们可以给孩子讲牛奶的营养很丰富,

6、可以使你们身体长得更好,不喜欢喝的小朋友尽量喝,能喝多少是多少,以鼓励的方式对待,相信效果会不一样吧!在生活中,成人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替孩子做出决定,以自己的好恶去左右孩子,成人应当相信他们,尊重他们,应当让孩子在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决定自己的事情,让他们成为活动中的主人。(二)、尊重幼儿,教师与幼儿建立好良好的友谊关系“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应首先学会怎么样去尊重别人”。尊重幼儿,让幼儿觉得人人平等,教师也不例外,把幼儿当成自己的朋友,用心去交流,幼儿自然也会用最真诚的心去与老师沟通,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在生活中,有些意见我们应该征求幼儿的同意,或者认真听听幼儿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如果幼儿有一些比较

7、偏激或不正确的理解,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在与幼儿交谈中可以进一步地去引导。例如:六一儿童节到了,我想布置一下教室,让孩子们在很愉快的气氛下过节,我试着去问孩子们:“儿童节快到了,我想把我们班上变得更漂亮一点,你们觉得怎么样布置才好看呢?”这时候孩子们就会七嘴八舌的说一些自己的建议,我把孩子们的建议统统都记录下来,但是有些不太现实的布置我跟大家一起商量,用其他方法去代替,最后大家一起动手,很快班上的环境就焕然一新了,那时,孩子们的眼里充满了自信和快乐,这些成就,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因为我们都是好朋友。三、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进行自我意识的教育(一)、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增强自信心在尊重幼儿,充分给

8、予孩子自由的基础上,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幼儿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尤为重要。孩子有了充分的自由和较强的自信,才能遇事大方、大胆、敢想、敢做,使最好的能力得到最好的发挥。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这方面的培养和自我意识的教育,我们先可以开展谈话,让孩子“说自己”,让他们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使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和生活中的乐趣,进一步增强他们生活的信心和自信。(二)、提高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引导孩子正确处理与同伴们的关系,当孩子遇到一些小矛盾时,教师要相信幼儿,让他们自己去做好协调,如果孩子能妥协处理好事

9、情的话,教师就没有必要参与了,当然教师必须在一旁时刻关注事情的进展,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多开展集体活动,让他们意识到他人,意识到自己与周围的环境、周围的人的关系,逐步学会处理自己同他人的关系,提高自身的社会交往能力,在生活中培养勇敢活泼,大方自信,善良朴实的良好品质,促使其个性向着健康的方面去发展。(四)尊重和利用个性的差异在我所接触的孩子当中,个性差异较大。有的自信,好强,自我意识过强,有的聪明、活泼,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还有的孩子自卑、内向、胆小,自我意识弱,等等。面对孩子存在的这些个性差异我们又应当如何区别对待,加以正确的引导呢?这就需要我们教

10、师在平时工作中注意观察,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使他们的个性都得以健康的发展。例如:我们班上的凯凯小朋友聪明、活泼、大方、开朗,同时又表现出创造性、好强、善妒,在任何活动中都想占据中心地位,唯我独尊。当我发现他这些特点时,首先肯定了他好胜争强的愿望,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意识到别人的长处,同时,让他失败的教训,从中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改变他“目中无人、狂妄自大”的态度,教育他要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当别人取得进步或成功时,不能眼红、嫉妒,而应当虚心向他人学习,应当持有“佩服他人学习他人超越他人”的和平竞争态度,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教育,使他由创造性变为合群,好强变为谦虚,

11、善妒转变为羡慕。成为激励自己的“助推剂”,让他较强的自我意识得以正确的引导,向着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我们班上还有一位孩子个性完全与其相反,他性格脆弱、自卑,沉默寡言,性格孤僻,我经常有意识地接近,与他谈话,多关心他,照顾他,对于他很小很小的进步就给予肯定,摸摸他的头,给予鼓励,带领他与小朋友一起玩,一起谈话,多参加集体活动,渐渐地,他开始主动与同伴说话,玩耍,性格开始向好的方面转变,同时我又与家长取得密切联系,让家长配合教育,了解他感兴趣的方面,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让他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现,让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从而增强了自信,变成一个活泼大方热情开朗的孩子了,改变了以往自卑、脆弱的形象。教师应当正确地对待幼儿存在的自我意识的差异,因人施教,把自我意识中存在的不良因素(过强、过弱)加以正确引导,使之向积极健康的方面发展。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他们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教师应当抓住孩子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为今后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幼儿园规程2、卢梭曾说过:“儿童应当让他们像个儿童的样子。”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4、意大利小说家德亚米契斯(18461908)的爱的教育论文:如何对幼儿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工作单位:徐闻县机关幼儿园作者:李文曼联系号码:137262303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