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英雄血脉教育提要传承英雄血脉舍身为国为民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89539754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承英雄血脉教育提要传承英雄血脉舍身为国为民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传承英雄血脉教育提要传承英雄血脉舍身为国为民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传承英雄血脉教育提要传承英雄血脉舍身为国为民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传承英雄血脉教育提要传承英雄血脉舍身为国为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承英雄血脉教育提要传承英雄血脉舍身为国为民(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承英雄血脉教育提要传承英雄血脉舍身为国为民 延边有三宝:人参、貂皮、鹿茸。初夏时节,记着在延边采访,又听说延边有了“新三宝”:长白山天池、金达莱花、董存瑞精神。为啥“董存瑞精神”成了驻地家喻户晓的“宝”?带着疑问,记者来到驻守在这里的沈阳军区某炮兵旅、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一探到底。政委赵连伟介绍说:“董存瑞精神的精髓是舍身为国、奉献为民,长久以来,我们旅一直重视弘扬董存瑞精神、民族团结、廉政建设三大传统,尤其是官兵在董存瑞打狼要有真本事英雄传统的熏陶引领下,自觉地把传承董存瑞精神变成了一个自觉行动!”记者了解到,延边人民为感激这支英雄部队在延吉机场扩建、布尔哈通河清淤、抢险救灾中所做的贡献,把

2、部队营门前一条通往市区的主干道命名军民路。记者行走在这条路上,石刻的“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九个大字刚劲有力。步入营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全国战斗英雄董存瑞烈士的塑像。凝视烈士手举炸药包坚定的神情,听着不远处训练场上传来的阵阵呐喊声,记者好像看到了这支英雄部队在战场上的英姿。翻阅该旅旅史,记者发觉这是一支含有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的部队,曾培育出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独闯敌群显神威的郅顺义等12位全国战斗英雄。和平建设时期,部队发扬英雄“舍身为国、奉献为民”精神,前后圆满完成了唐山抗震救灾、大兴安岭扑火等急难险重担务。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尤其是部队1992年移防延边以来,为了更加好地学习弘扬董存瑞精神,

3、她们像董存瑞那样把“完成党交给的任务最光荣”作为一个最高追求,出众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今年5月25日,是董存瑞牺牲64周年纪念日。记者采访期间,目睹了董存瑞生前所在连组织官兵进行晚点名的一幕:“董存瑞!”连长梁栋第一个呼点的就是董存瑞的名字,随即全连官兵齐声答:“到!”“到!”“到!”接着“董存瑞班”班长就以庄重而激动的心情高喊:“董存瑞是我们的老班长,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了,让我们踏着英雄的足迹”以后全连官兵高呼:“奋勇前进!”记者听到这奋进的声音,就如同出征的号角雷响大地通常,顿感全身的血液全部在沸腾。随行的刘科长告诉记者,这么的点名仪式全旅每个连队全部是如此,尤其部队实施重大军事任务

4、、参与演练、比武竞赛前,还要组织官兵在英雄塑像前集体宣誓表决心。为了不停向官兵灌输英雄精神,旅里关键打造了独具特色“英雄文化”:每十二个月的董存瑞牺牲纪念日,全部要组织纪念活动。新毕业学员报到、新战士入伍,观看的第一部电影是董存瑞、学的第一首歌曲是当兵要像董存瑞、读的第一本书是董存瑞、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董存瑞纪念馆,写的第一篇体会是“怎样接过老班长的枪”,并组织官兵背记英雄战例、讲活英雄事迹、传唱英雄歌曲、争戴“存瑞奖章”,潜移默化的“英雄文化”,增强了部队爱军精武的气氛,激励了官兵的斗志。顽强的战斗精神铸造钢铁的部队,崇敬英雄的部队铸造优异的军人。细细品读英雄文化在这支部队各项建设中发挥的作

5、用不难发觉,她们的立功全部和参与军事训练比武和急难险重担务相关,全部是响当当的训练尖子、战斗尖兵。该旅现任旅长刘绍利,是董存瑞所在连的第17任连长。董存瑞的英雄本色和男儿血性,在刘绍利和她的战友们身上得到延续。多年来,这个部队装备不停更新,官兵一直把最快熟悉手中武器、发明训练纪录的荣誉,标定在旅史上。一次,部队在科尔沁大草原摆兵布阵,检验部队复杂环境下的作战能力。在营带连射击考评中,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旅长刘绍利随机出题:全部营连分队每门火炮均要求炮兵班班长一人独立完成射击任务。面对突如其来的考评模式,不仅炮兵班班长们主动应战,连队干部也全部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结果,伴随读秒的开始,火炮终端机传来了射击诸元的一个个口令。炮兵班班长们统计、心算、标定、装填、瞄准、射击动作娴熟,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当指挥员射击口令下达完成,操作也随之结束。只见一发发炮弹如利剑出鞘,咆哮着扑向目标。这场考评成了该旅检验部队单人独立实施火炮射击任务大胆尝试,一样,这场考评,她们再一次把战斗胜利的荣誉敬献在董存瑞画像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