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9538421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从新课程课堂教学实施的现状来看,多数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仍停留在传统意义上“学科本位”的教“课本知识”的设计层面,缺乏对学习主体经验和需要,课程资源、学习情境、学习方式、教师角色、学习群体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考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三维教学目标难以整合,学生学习主动性未能有效激发,教学效益和质量难以提升。为此,研究和探索课堂教学设计是推进和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问题。有效教学设计是当前教学理论和实践共同关注的领域,也是一门新兴的具有技术特性的科学。所谓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对教学活动的目标

2、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学习情境、评价指导,及整个教学过程所作的整体系统化策划和具体安排,以此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实现在可能条件下的教学过程最优化。课堂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合理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其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呢? 一、课前精心设计 1、深入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我们要正确认识我们的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为了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备课时,我想要理清下列问题:(1)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2)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学会,那些知识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点拨?(3)学

3、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健康发展。2客观分析教学内容,领悟并用活教材。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强、逻辑严密的学科,各部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只有在教师对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编排意图全面把握,了如指掌后,才有可能进行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同时在备课时,我们作为教师应反复研究教材,大胆改革教材中的不合理因素,适当增补调整教学内容,使学生知识与能力结构更趋合理,使之切合学生的实际,适应教学的需要。3、正确处理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水平的关系,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在充分理解课标、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准确的目标定位是教

4、学设计的关键。在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中,我们的着眼点是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这些知识点,更要突出“过程性目标”。4设计版块式的教学流程,延展探究空间。课堂流程设计一般有两种:线型流程与块状结构。线型流程是过去一种非常流行的设计,因为它是十分紧凑、严密,往往是一环紧扣一环,有利于节约教学时间。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进,我们认识到这样的课堂中缺乏应有的自主探究,缺乏必须的个性体验,因而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建构感悟。于是,版块式结构顺应而生。显然,版块式的结构比线型流程显得更为粗旷。正因为这种粗旷,使得师生有了更为宽裕的时空来充分突破各版块的预期目标,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内在有效性。二、课中有效实施 教师在课前进行了

5、精心预案,也不一定等于课堂有效。因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如果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艺术、教学手段等使用不当,即便是教师教得再辛苦,可学生没有收获,这样的教学就是无效教学。 (一)有效互动1、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2、正确对待预设与生成一堂好数学课应该是一节不完全预设的课,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内容丰富,多方互动,给人以启发。教师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课程资源意识,抓住课堂中这些不期而遇的资源,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为“意外”而更显精彩!(二)有效管理课堂教学的组织是实现课

6、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组织的有效度决定着教学效果的有效度。要想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任何一位教师都应该很好地组织课堂教学。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组织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从表面热闹走向科学有序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组织教学:(1)运用教学常规组织课堂教学。(2)运用注意规律组织课堂教学(3)运用语言艺术组织课堂教学(4)运用各种活动组织课堂教学。(5)运用多媒体技术组织课堂教学。(三)有效评价 科学、恰当的教学评价能够有力地促进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的评价首先来自倾听,教师与学生共同认真而有耐心地倾听完同学的回答,顺着学生的思路去理解,从他的视角去思考,发现学生回答中的亮点。要把握激励性原则,但切忌模棱两可,要给学生清晰明了的指向。三、课后静心反思备好课,上完课,这节课并没有结束,课后我们还需要静下心来反思,将自己课前的设计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哪些地方成功,哪些地方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还可以去问问学生课后的感受,还可以将这些一课一得写下来,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去审视分析自己的课堂行为,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总之,反思应成为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总之,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必须针对教与学的具体情况,因时、因地、因人灵活设计,相信经过不断的反思、积累、改进、升华,我们的数学课堂一定能够成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