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县磨子潭镇胡家河村娃娃鱼养殖项目建议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9537614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霍山县磨子潭镇胡家河村娃娃鱼养殖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霍山县磨子潭镇胡家河村娃娃鱼养殖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霍山县磨子潭镇胡家河村娃娃鱼养殖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霍山县磨子潭镇胡家河村娃娃鱼养殖项目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霍山县磨子潭镇胡家河村娃娃鱼养殖项目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霍山县磨子潭镇胡家河村娃娃鱼养殖项目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霍山县磨子潭镇胡家河村娃娃鱼养殖项目建议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霍山县磨子潭镇胡家河村娃娃鱼养殖项目建议书一、项目名称:霍山县磨子潭镇胡家河村娃娃鱼养殖项目 二、项目背景:大鲵,俗称娃娃鱼,属两栖纲大鲵属。大鲵属有两种,即中国大鲵和日本大鲵。中国大鲵是二类保护动物,其经济价值高,在美食、保健、医药、观赏等方面均具有广泛开发利用的前景,因而颇受社会各界关注。大鲵是一种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现代临床观察发现,大鲵具有滋阴补肾、补血行气的功效,对贫血、霍乱、疟疾等有显著疗效。同时,大鲵也是一种食用价值极高的经济动物,其肉质细嫩、风味独特、营养价值极高,其肉蛋白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在我国,大鲵主要产于长江、黄河及珠江中上游的支流中,大多

2、生活在深山峡谷的溪河之中。大鲵性情温驯、食性杂,其天然食物包括鱼、虾、蛙、软体动物、肉类、水生昆虫和贝类等。大鲵的生长速度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比自然条件下快得多,在适温下大鲵从1公斤长到5公斤只需1年时间,经济价值十分可观。21项目区概况霍山县磨子潭镇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地处北纬31033133,东经1155211632之间。东与舒城县比邻,南与岳西县相望,318省道、六潜高速、东太公路及村村通阡陌纵横,网布全境。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影响,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3-15,无霜期220天左右,平均降雨日为141天,最少111天。年降雨量在1300-1500毫米,项目区的森林覆盖率90%以上,气

3、候湿润,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热、水条件优越,非常适合大鲵的生长,由于我县较早地实行了生态保护,项目区的野生大鲵均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据专家观测,其数量呈上升趋势。2.1.1社会经济状况胡家河村有393户人家,1349口人,共有7个村民小组,居住分散,本地主要收入种植业,如板栗、茶叶、中药村等。2.1.2教育文化小学毕业占全村人口15%,初中毕业占全村人口67%,高中毕业占全村人口15%,大学毕业占全村人口3%,文化程度普遍比较高。村中有自己的小学和初中,高中仅在公里以外的磨子潭集镇。受教育条件相当好。2.1.3农业发展概况胡家河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仅仅依靠农业发展起来,村里人的大部分收入都

4、来自于农业生产。村里的青壮劳动力40%外出务工,还有相当一部分在家从事种养业,说明村里的经济生产目前还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三、项目的可行性及必要性分析3.1可行性分析3.1.1水资源项目区水源充足,符合大鲵用水标准。具体在水源上,系山区溪水,水清、凉、净;在水温上,水温在以1018之间;在水质上,溶氧丰富,在3.5mgL以上,PH值在6.57.5。水中的总硬度和总碱度及氯化物、硫酸盐、硅酸盐、氨态氮等均在渔业用水标准之内。3.1.2环境项目区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清新,四周群山环绕、树木茂盛、人烟稀少、环境相对独立,另外,当地交通便利,当地距离六潜高速公路仅3公里,并且村组均有公路通达。此外磨子

5、潭镇有着丰富的淡水资源,湖泊众多,可以为大鲵养殖提供充足鱼虾等的饵料当地鱼虾蟹等饵料资源丰富。3.1.3政策项目区是大鲵主要栖息地之一,当地政府及林业部门对大鲵的生存环境进行了较好的保护,群众的环保意识也处于自觉的状态,加之国家实行了退耕还林政策,生态环境日益趋于优良,这就为大鲵的生长提供了必要的环境资源。3.2制约因素分析尽管当地的温度条件可以不能保证大鲵的繁殖率生长,但夏季来临时由于暴雨易形成短暂的洪水,因此需要采用山洞养殖来控制温度并保证减少养殖风险,这样就需要更高的建设成本和技术支持。当地农民在大鲵养殖方面没有相关的经验,需要专家技术人员的不断指导和自身的不断摸索。这样就增加了成本和养

6、殖成活率的风险。3.2项目的必要性 3.2.1本项目的实施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霍山县磨子潭镇生态资源优势明显,大鲵的养殖产业化开发前景较好,该镇胡家河村的30%农户具备利用原生态繁养的条件,是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和致富的有效途径。 3.2.2有利于促进全镇整村扶贫开发的顺利实施。开发式扶贫的主要课题是研究如何发展山地农业,其中一条就是培育特色产业,保护生态发展经济,因此,抓住大鲵繁养发展机遇,建设大鲵特色基地将极大促进山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农民,特别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顺利实施。 3.2.3符合国家及省市县有关政策,且群众积极性高。大鲵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在自

7、然环境中,繁殖率极低,生长缓慢。近年来,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鼓励科技人员研究大鲵的生殖规律,允许人工繁育养殖保护野生大鲵。 四、主要技术内容 4.1技术要点及解决途径 4.1.1技术要点: 大鲵人工模拟生态繁育、人工养殖规模化模式研究推广。 幼、成鲵驯养管理,饲养种类、配比系数,生长速度,病虫害防治。 亲鲵性成熟度,与个体重、怀卵量,生殖季节及自然环境诸因数相互间关系的控制。 探索总结大鲵开发性保护之路。 布点修建处仿原生态模拟繁育池。 年产商品大鲵1万尾,大鲵苗万尾,实现产值1.亿元。 4.1.2解决途径: 在本镇辖区内选择小河等河谷等,利用天然形成的河道,就地取材,修建原生态模拟繁育池,投放

8、亲鲵,在繁殖季节按照成熟度药物催产,达到产卵、孵化、获苗的目的。同时利用小溪、庭院修建养殖池,进行幼鲵和成鲵养殖,实现集约化养殖,规模化经营的新型产业。 4.2技术路线、技术措施 繁育路线:后备亲鲵 配比 培育 选场 设计 建池 消毒 放水 调水 亲鲵 选时催情 交尾 受精 产卵 养护 孵化 管理 出苗 饲养 幼鲵 养殖路线: 建池 消毒 放水 投苗 幼鲵 饲养 管理(3年) 优良大鲵 驯养 亲鲵 成鲵 优选 淘 汰 商品鲵 出售 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接受林业管理部门的管理和支持,在专家的指导下,借鉴经验、吸取教训,本着寻求政策支持,争取资金扶持,重点保护,严加监管,繁养结合

9、,以繁殖为主扩大种群数量形成产业发展。 4.3预期成果形态 4.3.1在模拟生态环境中达到繁育大鲵种苗,成功率达以上。 4.3.2指导大鲵人工养殖,缩短生长周期,使幼鲵在养殖池里经年饲养为成鲵,每尾重达公斤以上。 4.3.3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新的资料。 五、市场分析预测 、国内外市场调查 野生大鲵是国家的保护动物,禁止上市,人工养殖因量少,价格升幅急剧。年每公斤元,年每公斤元,2000年尾重2.公斤左右的每公斤8元,广东等地每公斤2元。目前,种鱼公斤以上每公斤4000元,商品大鲵每公斤1600元,广东、北京等外地30004000元。 、市场分析预测 大鲵在野外繁殖率低,生长缓慢,.公斤的个体须

10、年。在人工强化饲养下,从幼苗到2.5公斤重的大鲵至少需要45年的时间。养大鲵与养鱼、养鳖相比,再发展年,它的产量仍赶不上鳖产量的万分之一。因为鳖的繁殖率高生长快,通过加温个月可长.公斤。而大鲵在高温下无法生长并有生命危险。所以,按照目前的速度在百年内也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加上对它药用、科研价值和作为高级化妆品原料的认识,其需求量必然会急剧增加。 六、预期经济、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分析 项目完成后,全镇发展大鲵驯养200户以上;完善大鲵人工模拟生态养殖技术的培训服务体系,开发保护营销体系;新建10处规范化原生态繁殖点,亲鲵驯养场5处。拥有亲鲵300组(1500尾)

11、,养殖成鲵4万尾。每年可出商品鲵1万尾,繁育幼鲵5万尾。若幼鲵按800元1尾,商品鲵4000元每公斤,每条商品鲵平均重2.5公斤,利润率40%,税率8%,预计: (1)年销售收入14000万元。其中: 幼鲵:5万尾 800元=4000万元; 成鲵:1万尾2.54000=1亿元。 (2)年税金:140008%=1120万元; (3)年利润:(1400000-1120)40%=5152万元; (4)投资利润率:(5152-500)500=930 %; (5)对发展地方经济贡献:项目建成后,我镇可带动我县适宜地区,开发现有河、溪,建设人工模拟生态繁育场,新增大鲵苗种繁育户100户,投入亲鲵200组,

12、预计5年内,可建成年产商品幼鲵6万尾、年产商品鲵4万尾10万公斤,增加销售收入 5亿元,农民增收3.04 亿元。 2、社会效益评价 可发挥地方野生资源优势,繁育优良种苗,保护生态环境,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并进行开发性保护濒危动物,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可就地消化劳动力,帮助山区人民致富。 3、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前景 本项目完成后,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可推广应用到水产养殖领域,并能在研究同种生物进化方面提供参考。第一,可实现人工繁育幼鲵,补充野生种源,促进大鲵种群数量增加;第二,可实现工厂化养殖,为长江中上游无污染支流建设大鲵生态繁育提供建设资源;第三,可为水库、池塘、坑塘、庭院饲养

13、大鲵提供技术规范。 七、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1255万元,其中:实验研究、培训、编制规程工作经费90万元,建标准化原生态繁育池965万元,生产流动资金60万元。详情见下表。 (一)试验研究工作投资表 项目 投资额(万元) 备 注 1、 可研报告费 8 2、实验外协费 12 3、专用仪器设备费 10 其中:分析天平 1.4 电冰柜电冰箱 0.6 高倍显微镜 1.8 解剖镜 1.6 照相机 0.4 水质分析器材 1.4 其它仪器 2.8 4、设计实验费 16 5、会议资料及培训费 40 6、其他不可预见费 4 合 计 90 (二)固定资产投资表 项 目 投资额(万元) 备 注 1、亲鲵培育池、产卵池

14、、繁育池、幼、成鲵培育池修建及原生态繁育池 9652、看管人员住房办公设施 203、用电设备 304、供排水设备 20小 计 1035(三)生产流动周转金表 项 目 投资额(万元) 备 注 1、亲鲵采购费 802、饲料 35 3、药品药械 15 小 计 130八、实施方案及进度安排 1、项目阶段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 为基础建设和准备阶段,完成模拟生态繁育和人工养殖基础假设工作,摸清不同的饲料系数,掌握不同病害防治技术。 第二阶段: 研究试验阶段,完成模拟生态繁育和人工养殖各项技术方案的试验,编制模拟生态繁育和人工养殖规范。 第三阶段: 总结验收,全面推广。 2、项目总体进度时间安排: 项目总体进度时间需5年,第一阶段:项目实施的第一年;第二阶段:项目实施的次年至第四年;第三阶段:项目实施的第四年至第五年。 九、项目论证结论 我镇大鲵原生态规范化繁育养殖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勉县农业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