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干部工作中的哲学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9536911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一谈干部工作中的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谈一谈干部工作中的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谈一谈干部工作中的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谈一谈干部工作中的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谈一谈干部工作中的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一谈干部工作中的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一谈干部工作中的哲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谈一谈干部工作中的哲学最近,* 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内部资料 李瑞环哲理语言选读干部工作中的哲学 ,通读后,倍感亲切和自然。这是李瑞环同志相继出版的辩证法随谈和学哲学用哲学后, * 市委组织部精心摘选的部分李瑞环同志对干部工作的精辟论述。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中国有句俗语:“要想公道,打个颠倒”,说的是为人处世,不要只从一面去想,而要替对方想想,换个位置想想,只要能设身处地看问题,就容易增进了解,消除误解,加深理解,达到谅解。听到闲言碎语,不要垂头丧气,听到赞扬颂歌,不要洋洋得意

2、,做到骂街的多了不动摇,喊好的多了不昏然。人民是杆秤,历史是杆秤,政治家的分量最终都要由他们来衡量的。有的人不琢磨事,光琢磨人,专门琢磨干事的人,你在前面干,他在后面看,干对了,他说早该如此, 干错了,他说意料之中, 常有理。如果我们掌权,又不为人民办实事,那就不如另请高明,“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品味这些朴实的言语, 犹如倾听一位长者的教诲。 李瑞环同志是一1 / 7名普通的工人出身,他虽身居高位,仍不忘持之以恒学哲学,坚持不懈用哲学。他把这些干部工作中深奥的道理, 用生动活泼的言语表达出来,使人心悦诚服。而且大多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巧妙的运用民俗俚语,生动又不失幽默

3、,严肃又不失欢快,理性又不失感性,真正做到了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组织部门作为干部人才管理的主要部门, 不断创新工作方式, 探索适合本地干部管理的最优方法, 实行干部工作的最优配置,必须依赖于哲学这个方法论来指导, 否则无异于瞎子摸象、缘木求鱼。因此,组工干部更要做学哲学、懂哲学、用哲学的表率。活学是为了真用。干部工作,直接对象是人。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开展中不仅要以人为本, 还要兼顾恰当的工作方法, 因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孤立地看问题,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是干部工作的大忌。承认条件和发展,承认质变与量变,是共产党人解决问题的重要立场, 也是做

4、好干部工作的基本要求。 广大干部不仅要更新观念,还要联系实际转变作风。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到群众中学习智慧。 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结合,用良好形象引导党员,影响群众,引领社会。不仅要让干部上得来,还要先于群众“干一步”, 当勇于实践的楷模。不断在实践中汲取营养,找准创新工作的切入点,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能力,加强修养,“靠人格做人,靠官德做官”,心里时刻装着人民,时刻不忘群众,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放在第一位,这才是我们干部学哲学、-范文最新推荐 -用哲学和组织部门选拔任用干部的最终归宿。敬爱的党组织: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中国共产党是中

5、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人的一生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就如保尔所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 临终之际,他能够说: “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 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这就是我为什

6、么加入中国共产党, 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突如其来的非典检验了我们的党和党员,从 70 多岁的老军医到年轻的护士,从为非典献身的医生到身边坚守口岸抗非前线的同事, 他们实践着新时代共产党员的风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带头执行党和国家现阶段的各项政策,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怕困难,3 / 7不怕挫折;要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已奉公,多作贡献;要刻苦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 努力创造一流成绩; 要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维

7、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坚决同危害人民、危害社会、危害国家的行为作斗争。他们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加入到党的队伍中。作为一名银行职工, 是中国共产党把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培养成为一名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金融工作者, 三多年来我也见证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变化。我对党的认识,是逐步加深的。少年时代,在父母亲的言传和老师的指导下, 幼小的心灵萌发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敬慕和向往;中学时代,是我人生观初步形成时期,开始接受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上大学后,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参加了党校的理论学习在自己有了一些优点的同时, 我还经常作自我批评, 发现自己在以下方面还有不足之处,如工作上缺乏开拓精神,思路不开阔

8、,积极主动性不够,在工作中对政策文件的理解把握有待提高。我会尽快改正,同时还请组织给与指导和帮助。今天,我虽然再次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但我深知,在我身上还有缺点和不足,因此,我希望党组织从严要求我,以便使我更快进步。今后,我要用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接受党员和群众的帮助与监督,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请党组织在实践中考验我。如果党组织能批准我的请求, 我一定拥护党的纲领, 遵守党的章程,-范文最新推荐 -履行党员义务, 执行党的决定, 严守党的机密, 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如果党组织认为我还不完全具备党员条

9、件,这次不能接纳我入党, 我决不气馁,尽快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继续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实、提高自己,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去,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共 2 页, 当前第 1 页 12 一、海报和背景的制作1. 海报和背景的制作是从 * 月的 * 日开始的,但是实际的制作完成和文字的添加是在 22 日,所以说是我们迟了很多。背景在制作中考虑的主要是色彩的搭配和晚会的主题上的结合, 所以在颜色上可能做不到那种比较花哨的那种,即在总的来说是比较的单调一点。2. 在出去做的情况上比较迟的,从 * 号才去找人做。主要是由于商家的不确定,导致了我们的海报的赞助方写上去。

10、因而我们的制作上的滞后,直接导致了宣传上的滞后。这是我们部门做的不够好的地方。二、宣传和物资的购买1、宣传是从 * 号开始的,主要是挂竖幅和贴海报。但是,由于我们挂的不好,加上风大,竖幅经常吹掉或者是被撕烂。 海报那一块是 6 张,其中有四张是宣传晚会的, 包括节目单和赞助方以及我们主办方。还有两张是商家的宣传海报。 * 号的时候也有一起去发宣传单。*日,我们部门在大部分的宿舍楼下的公布黑板上都有写上我们晚会的开始时间和地点。5 / 72、物资的购买。我们和策划部的人一起在* 日就在采购晚会现场所需的物资,包括气球、热场道具、用到的工具等等。进行阶段:一、晚会前:我们部门的主要工作是负责舞台的

11、布置这一块,主要工作包括气球、背景的布置、舞台的布置、现场四周的布置。我们在12:00 就开始到达会场开始准备会场的布置,到13:30,很多部门的人都有来帮助我们部门,所以很感谢她们!由于部门的人手不够,因而气球这一块基本上是有很多部门的人一起完成的。二、舞台的布置,我们在 3 点的时候就把背景挂上去了,但是在 17 点的时候才把舞台布置好。 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准备不足, 另一方面还是人手不够, 导致了很多的工作不能同时进行。 总的舞台效果也是不够好的,过于简单。三、会场的布置。 主要的布置工作是有其他部门的人做的,本部门也有参与。很感谢帮助我们部门的人。会场的周边效果而言,还是过于简单,但是

12、最主要的还是气球的准备不足。四、进行时。虽然本部门的工作已经完成,但是部员还是在一起为我们的晚会加油。这方面是要表扬他们的。收场阶段:一、本部门的工作不多,所以很快就完成了。我们也在尽量地协助其他部门,所以我们整个部门也是最后集体走的,这方面,我觉得我们的委员还是很积极的。二、 * 月* 日,部门召开部门会议,总结前期工作。-范文最新推荐 -总结不足:1、 我们的准备不足,很多工作比较赶,没有充分地做好宣传工作。2、 委员那一块主要是存在这懒惰的心态在,做事不够主动。3、 现场比较的没有秩序,会场布置时间过长。4、 协助那一块做的不够好,小组间联系不够默契。建议总结:1、 希望下次本部门的工作可以更加明确,尽量减少我们的工作,分工更加明确。2、 早做准备,至少提前半个月通知并能够把要宣传的工作布置好。3、 组之间合作的同时也要明确分工,最主要的做好本分工作。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