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复习重点梳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9535130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复习重点梳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复习重点梳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复习重点梳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复习重点梳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复习重点梳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复习重点梳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朝花夕拾》名著阅读复习重点梳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朝花夕拾主要故事情节狗 ?猫 ?鼠在这篇文章里 , 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 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 , 总是尽情玩弄够了 , 才吃下去;第二, 它与狮虎同族 , 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 它老在配合时嗥叫 , 令人心烦;第四, 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 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 , 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 这篇文章取了 “猫” 这样一个类型, 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 , 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

2、, 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 文章用深情的语言 , 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所谓 二十四孝图 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 , 配有图画 , 主要, 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 ” 和 “ 郭巨埋儿 ” 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 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五猖会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 , 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 . 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 , 兴奋的心情, 和被父亲强迫背诵 鉴略 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无常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 , 去勾魂的时候, 看到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 , 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 , 结果

3、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 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 , 时不时加进几句对现实所谓正人君子的讽刺 , 虚幻的无常给予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橱教育的尖锐矛盾, 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父亲的病 父亲被庸医治死 , 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 , 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 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琐记一一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

4、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藤野先生一一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 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范爱农一一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

5、国者的同情和悼念。一、填空?1、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目前,我们学过其中的 和 。 ?2、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 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3、作者在 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4、“赛神会”中“我”和许多人喜欢看的人物是 。?5、“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 一语出自鲁迅的篇。? ?6、范爱农一文中,作者追述了在 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7、鲁迅在二十四孝图里,针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做了分 析,揭示了封建孝道的。?8、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

6、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 ?9、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竟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 ,这段经 历在,琐记中提及。?10、朝花夕拾中鲁迅先生说起儿时生活常常出现对迎神赛会、看戏等情节的回忆,如, 。 ?11、鲁迅在无常一文中,通过对 描述,指出“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正人君子”之流。?12、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都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之后,交往甚密, 这位朋友是。?13、在 中,父亲强迫我背诵鉴略一书后,才可去玩。二、选择?1、“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主要原因是:(?)? ? ? ?

7、 ?A、形象好看 B 、活泼诙谐 C、能勾摄恶人魂魄D 、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 ?2、琐记一文中写了几件事,表达了对衍太太的不满(? ?)? ? ? ? ? ?A、一件? B、两件? C、三件? D、四件? ? ?3、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A、迷信B、不拘小节 C、马虎D、朴实?4、阿莲河给鲁迅的父亲看病时所开的药引是什么(?)A、一对蚂蚁 B、一对蟋蟀 C、一包苦菜 D、都不是? ? ?5、选择一个正确答案(?)?A、鲁迅写范爱农只为了回忆过去,记住以及想念范爱农。? ? ? ?B、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

8、主张发电报。? ? ? ?C、鲁迅记忆中的范爱农很坏。 ?D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6、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是(? ?)?A 、风筝B、无常C父亲的病 D、藤野先生?7、朝花夕拾中记叙鲁迅为了寻“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的是(? ?)? A、五猖会 B、琐记 C、父亲的病 D、无常? ? ?8、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 ? ? ? ? ?A.东京B、北平C、横滨D、绍兴?9、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 的嘲弄和鞭挞是哪篇文章? (? ) ?2fA琐记日无常 C、二十四孝图

9、 D、狗猫鼠 ? ? ?10、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A、狗猫鼠 ?B、五猖会 ?C、二十四孝图 ?D、琐记? ? ?11、“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 A、孔乙己?B、范爱农?C、藤野先生?D、寿镜吾老先生 ?12、朝花夕拾中表现作者青年生活的文章是(?)?A、藤野先生 ?B、五猖会 C、猫狗鼠?D、父亲的病?三、判断?1、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狗“尽 情玩弄”弱者、对人又是一副媚态的憎恶。? ? ? ( ? )?2、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作品,记述了作者离

10、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 ? ? ? ? ? ? ? ? ?( ?)?3、范爱农常常从乡下搭船进城,是因为他向往城市生活。? ? ? ? ? ?( ?)? ?4、范爱农对辛亥革命是非常欢迎的。(?)5、琐记中有“肚子疼”绰号的是衍太太。? ? ? ? ? ? ? ? ? ?( ?)? ?6、陈莲河是琐记中的人物。? ? ? ? ? ? ? ? ? ? ? ? ?( ?)?7、鲁迅是借狗、猫、鼠一文来表明他为什么那么讨厌猫的。 四、简答题?1 .你怎么评价范爱农?2 .起初鲁迅认为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3 .文章写了鲁迅的两次摇头,分别是因为什么?4 .读朝花夕拾,我们了解到童

11、年时的鲁迅爱收集带图画的书,除此之外,你还能从中知道他此 时其它的爱好吗?5 .父亲的病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6 .鲁迅白 二十四孝图 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7 .鲁迅写无常是为了表达什么思想?8 .范爱农是怎样一个人?9 .鲁迅为什么对范爱农是失足落水还是投水自杀表怀疑?10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 1962年所作的回忆性(叙事)散文(体裁)集,书中着墨较多的人物 是谁?11 .请写出两个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里关于“孝”的典故?12 .在鲁迅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是写“宠物”的,你知道是哪一篇吗?13 .我得到二十四孝图为什么既高兴又扫兴?14 .为什么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

12、15 .父亲的病中屡次提及庸医误人的种种荒诞行为,试举一例。16 .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谁?17 .五猖会中回忆童年往事,含蓄地表达了对父母毫不顾及孩子心理的无奈与厌烦,这件事是 什么?18 .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怎样 的实质?19 .无常中塑造的“无常”这个形象为什么会受到民众的喜爱?20 .概括写出二十四孝图作品的内容提要。五语段?(一)阅读五猖会片段,回答问题。?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 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

13、得快。忽然,工人的脸 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出“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 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 ?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赛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一一而且要背出来。?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

14、,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 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 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 “生于太荒”呵!?(10)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 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 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 鸣叫似的。??(11)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

15、高了。?1.请概括五猖会的主要思想内容。2、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4、读后你有什么感受?(二)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 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 们并没有自命清高;莺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 “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 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