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9534143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 歌曲表演郊游和山谷回音真好听教学内容:1.能够有感情地背唱郊游和山谷回音真好听这两首歌曲。2感受不同音乐情绪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变化,根据不同的音乐故事进行表演。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出发和火车咔咔咔,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体验乐曲的欢快情绪,记忆乐曲主题。2能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郊游和山谷回音真好听这两首歌曲。逐步在声音方面对学生提出一定要求,如发声位置和呼吸方法等。3通过编创活动山谷回音和开火车,逐步使学生对创作产生一定的兴趣,并能用重复的手法“创作”4小节旋律或节奏。4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并有感情地背唱歌曲郊游和山谷回音真好听。2

2、欣赏歌曲出发和火车咔咔咔。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情绪的感受和听辨能力以及音乐表现力。3. 体会通过编创活动山谷回音和开火车所描述的不同音乐故事,指导学生以歌声表现歌曲中的不同音乐形象和故事的发展。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CD-ROM,课件,电子琴学生准备:音乐课本,笔和橡皮擦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周别: _日期:_星期:_班级: _ 教学内容:1.欣赏出发2.知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教学目标:1.聆听管弦乐合奏出发,感受并想象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2.记忆乐曲第一主题。3.能感受乐曲三个部分的音乐形象。4.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授

3、课:1引子:(1)教师可分别播放引子部分的音响,让学生想象乐曲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声效部分的音响,使你产生了什么联想?小军鼓与弦乐的固定音型,表现了什么?小号演奏的长音,使你产生了什么联想?(2)再次完整聆听引子部分的音乐。2.第一部分:(1)聆听第一主题,感受主题的欢快情绪。(2)再次聆听,注意伴奏部分小军鼓的固定音型,表现了火车行进的韵律。(3)教师弹奏电子琴(慢速),学生在心里随琴默唱并记忆第一主题。(4)教师指导学生为第一主题编配打击乐器伴奏。(5)聆听第一部分。主题出现了几次?3.第二部分:(1)聆听第二部分主题,感受音乐形象。聆听第二主题,教师请学生谈谈,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情绪有何

4、不同。第二主题是由木琴主奏的,教师可出示木琴图片。再次聆听并记忆第二主题,随音乐展开想象。(2)聆听第二部分,主题出现了几次?(3)教师指导学生用简单的动作表现第二主题。4.第三部分:(1)聆听第三部分主题,感受音乐形象。这部分音乐听过吗?完全重复第一个部分吗? 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2)教师引导学生听辨乐曲最后,速度有什么变化,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5.尾声尾声的音乐表现了什么?6.完整聆听(1)教师完整播放乐曲,学生仔细聆听: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2)当第一主题出现时,用打击乐器伴奏。当第二主题出现时,用简单的动作表现.7.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1)教师结合教科书第3页的图示。讲解小

5、节,小节线,终止线。(2)教师应提示学生注意:歌曲(乐曲)开始,第一小节的左边是没有小节线的。(3)教师请学生数一数,歌曲郊游有多少小节,小节线和终止线。8.师生共同评价表演之后,师生共同评价。可评选出最佳编配,优秀演员等奖项。9.本首歌唱完之后,老师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叙述本首歌应该以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语调来演唱最为合适。10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歌曲出发。(2)预习第二节课的歌曲郊游。三、总结、下课 。板书设计: 出 发认识小节,小节线,终止线。学生数一数,歌曲郊游有多少小节,小节线和终止线?教学反思:1.本首歌就是要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情绪所带来的音乐形象的变化,根据不同的音乐故事

6、进行表演。让学生认识小节,小节线和终止线,总体来说效果不错。第 二 课 时周别: _日期:_星期:_班级: _ 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郊游教学目标:1.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不喊唱。2.能用欢快的情绪,表现这首歌曲。3.随音乐做情景表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授课:1导入和巩固课堂常规:(1)继续向学生强调歌唱姿势等唱歌教学常规。(2)教师应逐步教会学生正确的呼吸以及发声方法,用较高的“位置”歌唱。(3)可进行扩展音域的发声练习。2复习歌曲郊游学生数一数,歌曲郊游有多少小节,小节线和终止线。3.图片导入:(1)教师可播放大自然美丽景色如雪山,秋色,海滨等图片,导入歌曲教学。(

7、2)在播放图片时,用歌曲郊游范唱做背景音乐。4.学习歌曲。(1)聆听歌曲范唱录音,教师提问:歌曲情绪是怎么样的?你听出歌曲有几个乐句吗?(2)再次聆听歌曲范唱。随录音轻声哼唱歌曲。教师播放伴奏录音,学生初步演唱歌曲。(3)学唱歌曲曲谱:教师弹琴教唱歌曲曲谱。(4)学生演唱歌曲。教师伴奏,学生演唱歌曲。教师应注意学生在演唱中,一字多音的“飘”“柔”,吐字要清晰。5.表现歌曲:(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曲谱。歌曲第一,第二乐句情绪是怎么样的?应该怎么样演唱?歌曲第三,第四乐句情绪与第一,第二乐句有对比吗?应该怎样演唱?第五,第六乐句与哪两个乐句是重复的?应该怎样演唱?(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创设几种郊

8、游的情景。边唱歌曲边进行情景表演。6.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歌曲郊游。(2)预习第三节课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3)编创歌曲山谷回音。三、总结、下课。板书设计: 郊 游大自然美丽景色如雪山,秋色,海滨自然的声音和用欢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不喊唱。教学反思:2. 本首歌就是要让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和用欢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不要喊唱。让学生学习歌曲时,聆听歌曲范唱录音,教师提问:歌曲情绪是怎么样的?你听出歌曲有几个乐句吗?总体来说学生掌握得还算不错!积极性很高。第 三 课 时周别: _日期:_星期:_班级: _ 教学内容:1.唱歌山谷回音真好听2.编创山谷回音教学目标: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山

9、谷回音真好听2.能用强弱不同力度演唱歌曲中的“原声”与“回音”。3.在编创活动中,能准确模唱教师的“原声”。4.初步学会轮唱。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1.游戏导入:(1)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扮演“原声”和“回音”。(2)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启发学生注意“原声”与“回音”的力度对比。2.学唱歌曲(1)聆听范唱录音。 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有相同或相似的乐句吗?(2)教师弹琴范唱,学生分句学唱。(3)学生学唱曲谱,注意相似的乐句不能混淆。(4)教师播放录音伴奏,学生随伴奏轻声哼唱。(5)教师启发学生第三,第四乐句应该用怎样的力度来演唱。3.表现歌曲:教师弹琴或播放伴奏录音

10、,学生演唱歌曲。4.编创山谷回音(1)学生查看教科书第7页,数一数山谷回音有多少小节。注意第三乐句有5小节。(2)教师向学生说明,第1,第2小节以及第5,第6小节是“原声”,由教师演唱。第3,第4小节以及第7,第8小节应该怎样唱?(3)教师弹琴,学生完整聆听山谷回音(单声部),并轻声哼唱。(4)教师说明第三乐句轮唱的演唱方法,提示学生注意第一声部最后“应”唱四拍。而第二声部“应”只唱两拍,两个声部同时结束。(5)教师伴奏,学生完整演唱山谷回音。(6)教师带领学生做扩展音域的移调发声练习。5.表现歌曲随伴奏录音完整演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6.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过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11、(2)预习和欣赏第四节课的歌曲火车咔咔咔。(3)编创开火车。三、总结、下课。板书设计: 山 谷 回 音 真 好 听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扮演“原声”和“回音”。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启发学生注意“原声”与“回音”的力度对比。教学反思:3.第 四 课 时周别: _日期:_星期:_班级: _ 教学内容:1.欣赏火车咔咔咔。2.编创开火车。教学目标:1.欣赏乐曲火车咔咔咔,感受乐曲表现的欢快情绪。2.记忆乐曲第一主题,听辨第一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3.能在教师指导下,为第一主题编配打击乐器伴奏。4.用指定的节奏,完成编创活动-开火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授课:1揭题:今天我们学

12、唱并创作歌曲开火车。2.导入和初次聆听:教师播放乐曲,学生聆听。(1)乐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2)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3.介绍乐器:(1)结合音响,教师展示马林巴图片,学生聆听乐器音色。(2)再次完整聆听。4.聆听乐曲(1)聆听第一主题第一主题的情绪是怎样的?随音乐展开想象。聆听并记忆第一主题。(2)完整聆听乐曲用动作表示第一主题。第一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在教师的指导下,编配打击乐器为第一主题伴奏。(3)聆听第二主题第二主题的情绪是怎么样的?随音乐展开想象。聆听并记忆第二主题。(4)完整聆听乐曲。用动作表示第二主题。第二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5.表现乐曲:(1)完整聆听乐曲,随音

13、乐想象乐曲音乐形象。(2)教师将学生分组,一组用打击乐器,另一组用动作表现乐曲的两个主题。(3)完整聆听乐曲,随音乐用打击乐器,动作表现乐曲。6.编创开火车(1)学生分组按节奏读童谣。 教师将学生分组,按节奏读童谣。师生评价,哪个组读得更好。 为童谣编配打击乐器伴奏。(2)节奏填空,编创完成第13-16小节。读出卡片上的节奏。用卡片上的节奏完成第13-16小节填空,并读一读。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按节奏完整读出第1-16小节的节奏童谣。用打击乐器为童谣开火车伴奏。7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歌曲和欣赏火车咔咔咔。(2)编创开火车。(3)预习第二单元第一节课的歌曲健康歌。三、总结、下课。板书设计: 火车咔咔咔和开火车记忆乐曲第一主题,听辨第一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能在教师指导下,为第一主题编配打击乐器伴奏。教学反思:4. 第 二 课 健 康 歌教学内容:1、歌唱表演健康歌。2、学唱并演译歌表演健康歌。3、听听、看看、画画。4、欣赏乐曲乒乓变奏曲踢毽子。5集体舞哦,十分钟。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歌曲健康歌的跃动旋律,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