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教版语文四上《鸟的天堂》word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530775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人教版语文四上《鸟的天堂》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2人教版语文四上《鸟的天堂》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2人教版语文四上《鸟的天堂》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2人教版语文四上《鸟的天堂》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2人教版语文四上《鸟的天堂》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人教版语文四上《鸟的天堂》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人教版语文四上《鸟的天堂》word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人教版语文四上鸟的天堂word教案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2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3了解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语句。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整理鸟的天堂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课前预习课文;读准生字2.搜集巴金的资料和与“鸟的天堂”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教

2、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揭题引趣1(播放多媒体课件:百鸟朝凤音乐。)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谁来谈一谈?2同学们很有想象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鸟有关的文章。(板书:鸟的天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问号。2检查反馈。(1)学习字词。(2)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3)个别读课文,通过读文检查预习情况,师生交流有关资料。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鸟的天堂指什么?作者去了几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分?(1)自己读读、画画、想想。(2)同桌讨论,重点讨论“为什

3、么”。2检查反馈:(1)“榕树”和“鸟”这两部分,喜欢哪部分就读哪部分,特别喜欢的语句就画下来,在旁边写上批注。(2)根据读文理清段落:第一部分(14段):写“我们”出去游玩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第二部分(59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近看大榕树的情景。第三部分(1013段):写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群鸟欢腾的景象。第四部分(14段):写“我”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教师相机板书:第一次大榕树第二次群鸟) 四、通读课文,感受情趣1轻声读课文,思考: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指导:朗读时要注意读出榕树的静态美和百鸟齐飞的动态美。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

4、的认识和体验,为下面疑难问题的解决埋下伏笔。 第二课时一、回顾导入,设疑启思1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书上的一句话说一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2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要加引号,而第二个鸟的天堂却不加引号呢?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让我们再次通过阅读,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教师相机板书课题。)二、精读理解,体会情感1自由朗读课文,仔细品读描写大榕树的语句,边读边想画面。全班交流:(1)作者在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榕树的呢?你读懂了写榕树的哪些词句或内容?师根据生回答相机板书(干枝根叶不可

5、计数)。“不可计数”是什么意思?(生介绍大榕树的有关资料。)相机板书(枝上生根)。(2)(出示多媒体课件里的榕树近景。指名上台指出图中榕树枝、根、叶的位置。)写榕树“大”,除这两处外还有什么地方呢?(生找到第8自然段这句话: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看着这株榕树,作者不禁发出了怎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作者赞美了这美丽的地方,美丽的大自然!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句话?师相机板书(直垂地上 充满生机)。重点读课文第8自然段,思考:最能突出榕树茂盛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描写绿叶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榕树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技巧。抓住“似乎”“新的生

6、命在颤动”进行启发想象,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围绕描写榕树枝干多、叶子密的相关语句,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3)在这个部分,作者通过榕树的枝、干、根、叶写了榕树大和茂盛的特点,写出了榕树那静静的样子,作者主要用了什么方法进行描写?(师相机板书:静态的美。)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心中涌动的对榕树的热爱、赞美之情,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来读读这部分内容吧!2看着这株美丽奇特的大榕树,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作者听了有什么感受?(鸟的天堂里怎么会一只鸟也没有?)可是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后他又有什么感受?(感到一点留恋。)作者的感受怎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两次看到的情景

7、如此不同?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画一画,并在旁边注上批注。师巡视并指导。全班交流:(1)为什么说“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个问题现在大家明白了吗?谁来谈一谈。(作者第一次去是傍晚,那时鸟儿都休息了。而第二次作者是早晨去的,鸟儿都出来活动了。)作者又是怎样写鸟的,课文哪几处具体写了鸟?看看你最喜欢写鸟的哪句话。(师相机板书:到处鸟声,到处鸟影多叫飞扑)从这几个写鸟的动词来看,你们觉得鸟儿怎么样?(2)和榕树比较,作者对鸟儿采取了什么方法描写?(师板书:动态的美。)作者抓住鸟儿活泼好动的特点,主要从声音、位置的变化和动作等方面进行动态描写。师:“应接不暇”是什么意思?练习用这个词语说

8、话,体会群鸟纷飞的景象。请同学们欣赏这部分内容的录像。(播放多媒体课件:群鸟在大榕树上纷飞欢闹。)了这段录像,你们有什么感受?(这个地方真是鸟儿幸福生活的乐园。)这就是第二个“鸟的天堂”的含义。那为什么作者在第一个鸟的天堂上加引号?(第一个“鸟的天堂”特指那株被人们称作“鸟的天堂”的茂盛的大榕树,加上引号起强调作用。)(3)看来同学们和作者一样深深地爱上了这里,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肯定和赞美的感情读读最后这句话。把这句话放在课文结尾有什么作用?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体会到作者在课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怎样表达的?教师小结:这一静一动,互相映衬,突出了“鸟的天堂”的

9、美好,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渗透“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借助现代化的电教手段,真实地再现了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三、熟读课文,体会写法1自由读课文第一、二部分有关内容,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部分有关语段,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欣赏作者遣词造句的艺术技巧,学习作者的习作方法,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练笔,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快速默读课文。(1)思考:“那

10、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的意思。(2)讨论:这茂盛的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2反馈交流:(1)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起到特指作用,所以加引号;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的鸟的天堂,所以不加引号。(2)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繁茂。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所以会说这里是鸟的天堂。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4观看鸟的天堂的完整的多媒体课件,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查找的资料,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

11、这里的景象。5小结: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我们也要保护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作业布置:A(基础题)1挑两段喜欢的段落背下来。2完成指导丛书B(选做题)摘抄优美语句。板书设计: 干:不可计数 枝:枝上生根 静态的美 第一次 大榕树 根:直垂地上 南自 傍晚 叶:充满生机 国然鸟 风和的 景谐天 如美堂 到处鸟声 画好 多 第二次 群鸟 到处鸟影 动态的美 早晨 欢:叫、飞、扑 教学反思:附送:2022人教版语文四上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游山西村word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腊、浑、豚;会写4个生字:莫、腊、浑、疑。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

12、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重点、难点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2、体会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教学准备课时1课时教 学 流 程个性化设计或反思一、导入新课引入新课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生说风景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二、展示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腊、浑、豚;会写4个生字:莫、腊、浑、疑。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三、出示自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注意字音。课文,认识生字新词。2、

13、借助工具书先试着理解古诗意思,如果遇到疑难问题,请做好标记。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所说明的道理与下面哪句话相近?( )选项: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包含什么哲理?四、实施导学诊断1、看拼音写词语。m xio l ji hn shn ( ) ( ) ( )hui y( )2、你知道下面这些字的意思吗? 缘:_;横:_;豚_;3、写出每首诗的后两句诗。题西林壁_, _游山西村_,_五、小组互查互教1、小组内交流诗句意思,小组汇报诗意。(小组要说明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2、重点赏析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A、请你找出描写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几个字,诗人在不同角度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这让你感受到了什么?B、抓住“岭”、“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