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湖小学冯丽方案800字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9528260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濒湖小学冯丽方案8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濒湖小学冯丽方案8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濒湖小学冯丽方案8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濒湖小学冯丽方案800字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濒湖小学冯丽方案800字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濒湖小学冯丽方案8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濒湖小学冯丽方案800字(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以美导行”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滨湖小学 冯丽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的能力和素质的生长点,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撑性平台。近年来,学生因为多半是独生子女,家长视为掌上明珠,所以对孩子行为习惯上的教育呈现出“政策放宽”的态度,导致许多学生都存在不足,特别是在行为习惯、礼仪修养、文化素养、道德水准等方面明显落后。此种境况往往使校园德育工作陷入困境,教育教学倍感压力,各项管理受到冲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做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与学校“立美育人 健康发展”的办学特色结合起来,“以美导行”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一、环境立美 感染熏陶 重视学校的自然环境对学

2、生的陶冶作用,让校园的洁净美、绿化美、氛围美、设施美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善良的心性和良好的习惯。如细化校园三个功能区:生态科普园区花草、树木、假山、凉亭、喷泉,为师生带来身心的愉悦。各楼层设文化展区精神家园区、文化学园区、活动乐园区,使其成为学生的心灵的家园。阳光体育运动区让学生走在阳光下,激扬生命的活力。二、活动立美 指导内化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因此可以通过构建立美活动的“六五四三二一”的操作途径,使学生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美的熏陶与感染,从而收获美的思想与行为。即让美走进每一节班会课、德育活动达到两化“主题系列化和社团多样化”、评选雏鹰三色星、围绕“民族精神、养成教育”

3、等四大主题教育、借助五大滨湖节日“读书节、创新节、体育节、艺术节、礼仪节”,培养学生逐步达到“六美”:养成行为美、运用语言美、保持仪表美、开拓创造美、塑造心灵美、展示健康美。三、艺术立美 润物无声我校自1990年开始开展藏书票创作活动,是全国藏书票创作作基地实验校,已成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我们要深入挖掘学校这一德育资源,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将藏书票与行为规范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相整合,使学校的育人目标通过藏书票的艺术形式得到充分展示,实现“特色引领、资源开发、教育无痕”。四、教师立美 提高技能班主任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培养者、教育者。因此,开展内容丰富的

4、“探寻班主任工作艺术之美”的校本教研活动,建设一支充满智慧与爱心的优秀班主任队伍是关键。如开展理论学习、专题研讨、主题沙龙、技能大赛、经验交流。多样化的培训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可以更加有广度和深度,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得以养成。(四)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班主任要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三)艺术立美 润物无声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藏书票作为一种为读书、藏书服务的高雅艺术,以其精致小巧的幅面,灵活多样的形式,精深丰富的内涵,为广大读书、爱书、藏书者所珍爱。我校自1990年开始开展藏书票制作活动,是全国藏书票制作基地实验校,已成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在此项课题的研究中我们深入挖掘学校这一德育

5、资源,积极探索以藏书票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我们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将藏书票与行为规范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相整合,在藏书票活动中融入民族精神的内涵,从而使学校的育人目标通过藏书票的艺术形式得到充分展示,最终实现“特色引领、资源开发、教育无痕”。例如“小小书票寓意深 交通安全记心间”的交通安全教育特色活动中,同学们积极了解交通安全知识,设计出百余张以交通安全政策法规、交通标志等为内容的藏书票作品。一张张藏书票图文并茂,富有童趣,以纯真的视角表达了孩子们对创建和谐、文明、安全道路交通环境的美好期盼,促进了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方寸之间

6、天地宽 廉洁自律记得牢”的藏书票创作中学生们了解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的高雅纯洁的品行;认识了正直无私、刚正不阿的清官海瑞,;画面上的一杆象征着公平的天平,让同学们明白了做事情要诚实守信、正直无私,使廉洁文化在校园里绽放出迷人的清香,也浸润着学生的心灵。通过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成员深刻认识到以开展“立美活动”为载体,用生动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和潜移默化的手段,可以强有力的去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及行为举止。它所具有的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等特征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有着巨大的教育功能,可以让学生把道德品行教育当作一种乐趣、美感,心悦诚服地接受,进而作为一种动力来推动学生由道德认识

7、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四)教师立美 提高技能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经过研究实践我们逐步摸索出了班主任专业培训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即一个目标、两个创建、三级培训、四个落实、五种形式。一个目标:做学生心中最美班主任。两个创建:创建一支充满智慧与爱心的优秀班主任队伍,深入推进我校“以美导行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课题研究的开展。三级培训:积极组织班主任参加区级班主任岗后培训、校级班主任教研及年级德育教研。四个落实:班主任培训内容落实、人员落实、场地落实和时间落实。五种形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探寻班主任工作艺术之美”的校本教研活动:1.理论学习组织班主任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等途径学

8、习有关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以及先进的教育理念,如聘请专家做“呵护心灵 健康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开阔眼界拓宽思路;2. 专题研讨开展“设计指导班级立美活动 提高班主任专业素养”、“营造班级良好文化氛围”等专题研讨,探索班主任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3.主题沙龙举行“立美班会研究与实践 ”、“如何落实班级常规工作”等班主任沙龙活动,共同探讨科学的育人方法;4.技能大赛组织“今天 我如何当好班主任”班主任技能大赛,为教师搭建展示和交流的平台;5.经验交流召开“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点滴经验之我见”、“尊重与责任”的班主任交流会,彰显教师个性,促进合作共进。多样化的培训形式使班主任艺术性

9、的展开工作,班级管理更加有广度和深度,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得以养成。一、课题提出2006年我校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谐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子课题“小学德育跟进社会网络化进程的途径方法深化研究与实验”。在总课题组和区课题组的指导下,通过广大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强化了信息技术在校园主题文化实践活动应该信息搜集过程中的应用 ,使网络成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渠道,成为学校思想文化领域的新阵地;同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校园网络文化活动中从被动转向主动,探索出网络背景下的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与途径,促进了学校特色建设的发展,提高了办学水平。“十二五”期间

10、,学校开始了“立美育人 健康发展”特色学校建设的实践研究。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立美教育”是美育理论认识发展升华的结果,也是当代我国基础教育的主旋律素质教育得到全面发展与落实的有效途径。围绕学校办学特色,我们将子课题确定为“以美导行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让“以美导行”贯穿“育人”始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这一课题的确立旨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挖掘美的各种因素,使学生在美的教育活动实践中,认识美、体验美、掌握美、表现美、创造美,使之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置于美的理念中进行,并以此引导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文献综述(一)国内外

11、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研究现状在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的原则部分,提出了影响教育发展方向的两个重大课题(即教育的四个支柱和终身学习),明确了“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和“学会做人”是教育的四个支柱。如果说学会求知的目的在于认识世界,那么,学会做事则旨在改造世界。着眼于21世纪知识经济对劳动力的要求和终身学习社会对公民的要求,以教人做人为己任的基础教育阶段在培养学生学会求知的同时,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意志,学习能力,自我修养等方面都处在幼芽

12、时期。正确的引导、良好的教育氛围是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但能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他们在将来的成长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因而,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就国内外现有研究看,纯粹的行为习惯养成理论研究少见。从已有研究看,学者们往往将习惯与人格的研究置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之中。就国内外情况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道德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

13、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和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再如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儿童焦虑和移情作用的研究,以及前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则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情感的发展问题。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可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

14、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好孩子好习惯、走进学习时代等。但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大多是侧重于“怎么样?为什么?”的研究。对一线教师而言,他们不仅需要从理论上懂得“怎么样?为什么?”更需要从实践上知道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为 “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二)国内外关于“以美导行”研究现状所谓“立美教育”,就是建立在美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按照美的规律,借鉴审美精神,全面育人的教育活动。美育思想在人类文化历史上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中国春秋时期就有文字记载,西方在古希腊城邦制国家时

15、代也有较为系统的描述;但将这种教育活动称之为“美育”,并在实践中实施,却仅有200多年历史。古罗马美学家、诗人贺拉斯 很早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他在诗艺中指出,诗人的作品应该“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 1795年,德国伟大剧作家、诗人席勒以书信体形式发表美育书简(又译审美教育书简)一书,第一次提出了“美育”的概念,这也标志着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这就是说,美育是通过对美的认识、 理解而起作用,使人在美的观念的满足中感到愉悦,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达到潜移默化之功。苏霍姆林斯基也明确地指出:“审美教育涉及正在成长中的人的精神生活的一切领域审美教育同人的思 想面貌的形成,同儿童和青少年审美和道德标准形成,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早在二千多年前,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乐(yue)”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他在论语泰伯中说人的品性“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荀子也同样强调美的教育,他在荀子乐论中说:“乐(yue)者,圣人之所乐(le)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yue)而民和睦。”我国近代最早公开提倡美育,并把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的当首推清代学者王国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