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梁与地梁的区别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9527932 上传时间:2022-11-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台梁与地梁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承台梁与地梁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承台梁与地梁的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承台梁与地梁的区别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承台梁与地梁的区别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承台梁与地梁的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台梁与地梁的区别(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承台梁与地梁的区别基础地梁,是基础里为了结构稳定布置的梁,主要起联系作用或把建筑物的重力传到基础底板上的作用,增强水平面刚度,有时作底层填充墙的承托梁。 承台梁是把几根,甚至十几根桩联系在一起在桩基上设置的梁,作用是把建筑物的重力传到桩基上.关于承台梁的若干疑问本人对基础认识深度有限,现对于承台梁(拉梁)有若干疑问,望得到各位同仁指教:1承台梁配筋怎样计算?有部分承台梁上有上部墙体荷载,是否如有的人所说,就按承受上部的墙体荷载计算所得配筋?另有人认为取轴力的十分之一进行轴心受拉计算,是否要与按上部荷载计算所得叠加?同时,取轴力的十分之一进行轴心受拉计算,如何计算?取轴力十分之一除以钢筋应力?所

2、得为梁面层钢筋还是所有钢筋?2.承台梁跨度怎么取?取柱距还是承台净距修正?如是如何修正?承台梁箍筋是全程加密还是如框架梁构造?可以先分析承台梁的作用,再确定其如何计算。 承台梁作用: 1.拉结两承台,协调两个承台的水平、竖向位移和转动变形。 2。承受上部板、墙荷载或下部水土反力.3。在地震作用下,若基础承台变形较大,可以提供一定的耗能作用。 对应的计算: 1。承台的水平位移主要是拱作用、地震水平力造成,此时承台梁受的轴力等于拱推力或地震水平力。两承台的沉降差造成承台梁的剪力和弯矩,可按结构力学方法计算。承台上部结构的偏心造成承台的转动,其分配给承台梁的弯矩也是可以计算的。 .竖向荷载可按正楼盖

3、或倒楼盖计算。3。地震作用下一般基础变形很小,承台梁不用按框架梁梁端加密箍筋.但对于个别特殊情况(如高承台),承台变形确实较大,可以按框架梁构造。 至于承台梁的计算跨度,要视其与承台的刚度比而定,若相差很大,可以按承台净距,还要验算承台截面内的抗弯抗剪是否满足。墙下桩基承台梁的内力计算张利张雷摘 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J944)中墙下桩基承台梁的内力计算需根据梁上荷载分布情况采用不同的公式。本文通过分析将公式统一,给出简捷实用的计算方法。 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4-94)中,墙下条形桩基承台梁的内力按倒置弹性地基梁计算,将梁上墙体作为弹性地基,用弹性理论的平面应力问题求桩顶反力在墙体与梁之

4、间引起的接触应力,简化后作为承台梁上的荷载,然后按普通连续梁计算其弯矩和剪力。这种方法因梁上荷载非均匀分布,需根据不同的荷载分布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给设计计算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故有必要找出简便实用的统一公式.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按梁上荷载分布将承台梁分为种情况(图)。内力计算根据荷载情况分跨中和支座分别计算见表1。 在表的公式(1)(7)中 p0线荷载的最大值(k/m),p0= a0自桩边算起的三角形荷载的底边长度; C-计算跨度,LC05; L两相邻桩之间的净距;q承台梁底面以上的均布荷载。2内力计算表1墙下条形桩基连续承台梁内力计算公式1引言墙下桩基承台梁的内力计算内力计算简图编号内力

5、 计算公 式支座弯矩(a)、()、() (1)(d)M (2)跨中弯矩()、(c)M= (3)(b) (4)(d)M (5)最大剪力(a)、(b)、(c)Q (6)(d)= ()图1计算简图a0按下式计算: 中间跨 (8) 边 跨 (9) 其中 C-承台梁砼弹性模量; EK墙体的弹性模量; 承台梁横截面的惯性矩; bK墙体宽度.当承台梁为矩形截面时,I=bh3 则: 中间跨 a=1.37 (10) 边跨 a0。05 (1) 其中b、h-分别为承台梁的宽度和高度. 表1中弯矩公式共个,公式中荷载取值也不统一,式()、()、(4)采用P0,式(2)、(5)采用,这也给计算带来了不便。下面分别对跨中

6、和支座弯矩进行分析. ()跨中弯矩从计算简图可看出,()图是(b)图所示受力情况的特例,当a0LC时,取a0LC代入式()即可得式()。当a时,跨中弯矩采用式(3),时,采用式(4)。 令=,并将0代入式(3)和式(4)得: M2qL2C (1) (14) 将上两式统一表示为: MAL2 (15) 式(15)即为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它适用于图()()所示的四种受力简图.()支座弯矩 图(a)、(c)、()均为图(b)所示受力情况的特例,式()为支座弯矩计算通式. 将和=代入式() 得 M=(2) (16) 或 MB0qL2 () (3)弯矩系数A、B0 跨中弯矩 M=L2 (15) 支座弯矩 M

7、B0qL2C (17)其中 A0、B0弯矩系数,分别为: =05,02 0.5时,A0 -() 0、B0皆为的单值函数,为简化计算,将其列表(表2)。表2墙下条形桩基连续承台梁内力系数内 力系数内 力 系 数A00A0B00100.00083001530.560.2-062。1200010001880.002753-0。686301.00160270.600090-。0701601300453062003303。180020-027300。640.1900.0253.00。033-0.30006633170。073022003.03630。680433。80.24080。500。7000339

8、-0。07583020056003770.72006350。0760280005-0。04013.70.322007770。00005500760.0399。05303200053004800.7003867-0073400060473。80.09270。00000.36001800。492.80.03970。08063038.01203000。40.040201200400.013330.0530。8004060.0870420。01470055300880。04091-。02130.440130720.9000411600825004601600590092。4360。08280048.0

9、90-0。0080094。0150。8300000830.02500.904150.83200。20。0252-00430。98004150.08330040.420650。00。04160。08333式(15)和式(7)代替规范的5个公式,公式形式统一,且不需计算P,直接采用均布荷载,结合内力系数表,设计计算十分简便。剪力计算公式较简单,仍采用原公式。3算例(文献3) 五层混合结构房屋,砖墙承重,内墙厚240m,外墙厚37mm。基础采用直径320m,长6m的钻孔灌注桩。钢筋砼承台梁,梁高m,梁宽:外墙40mm;内墙350m.承台梁底面以上荷载为:横墙q142.9kN/;外纵墙q85.0kN/

10、m.试计算外纵墙和内横墙墙下承台梁的内力(图)。图2单元桩基平面图 解:.外纵墙下承台梁 承台梁采用C20砼,I级钢筋,墙体采用U。5砖、M5混合砂浆.EC2.55104N/mm2 E=100f =15003 055N/mm2 (f墙体抗压强度设计值) C=1。0105(65.32) =140m165m承台梁尺寸0mm300mm (1)中间跨 a0=1.37h =1330=7mm =698 查表2,得:A0。03536 B=00751 则:跨中弯矩 M=A0L20.03568140 =58906N.mm 支座弯矩M=B0L2C=。7581851402 =-126306Nmm (2)边跨 a0=

11、1。0 1.300=747mm =0。534 查表2,得:A0.02372 0=0。06525 则:跨中弯矩M0qL2C=002372814002 =3。9516Nm 梁端支座弯矩 MA0 第二支座MBBqL2C005285140 =1.910N.m图3纵墙承台梁计算简图2。横墙下承台梁(近似按中跨计算) 承台梁尺寸3m30m L=10L1。05(1-0.32) 0。1。2 01.37h=370=1079m =1 取10 查表2,得:=004167 B0.08333跨中弯矩 MAqL2C004167142。992 =.0106Nmm 支座弯矩 MB0qL2C0.08334299202 0.110N。mm剪力计算较简单,略. 通过上述分析与计算可以看出,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