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适能理论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9524013 上传时间:2023-01-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适能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体适能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体适能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体适能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体适能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适能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适能理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适能二、体适能概念?体适能(Physical?Fitness)的定义,可视为身体对生活、活动与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是一种满足生活需要和有足 够的能量完成各种活动任务的能力。三、体适能分类?体适能一般分为三类:与健康有关的,我们称为健康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心肺适能)、柔韧性、肌肉力量和肌 肉耐力(肌肉适能),以及身体组成;而与动作技能有关的,我们称为运动技能体适能,包括:灵敏性、平衡感、 协调性、速度、肌肉爆发力、反应时间等。1、健康体适能:既与健康有关的体适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心肺适能 心肺适能是指身体摄取氧和利用氧的能力。通常心肺适能与有氧工作能力是同一词。心肺适能越强,完成学习、工

2、 作、走、跑、跳、劳动时就会越轻松,并能够胜任强度较大的工作,而对较为激烈的运动能够逐步适应。肌肉适能 包括肌肉力量与肌肉耐力。肌肉的力量是竭尽全力从事抵抗阻力的活动能力。肌肉强壮有助于预防关节的扭伤、肌 肉的疼痛和身体的疲劳。肌肉耐力是肌肉承受某种适当负荷时运动的重复次数的多少,持续运动时间的长短的能力。 肌肉适能的重要性在于避免肌肉萎缩、松弛。维持较匀称的身材,有利于防止身体疲劳,减少运动伤害发生,提升 身体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柔韧性 柔韧性是指用力做动作时扩大动作幅度的能力,包括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 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柔韧性对于提高身体

3、活动水平,维持正确的体姿,减少运动器官损伤,改善动作效果都有重要意义。 身体成分 身体成分指组成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总成分。总重量为体重,含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体适能与体内脂肪比例的关 系最为密切。脂肪过多,心肺功能的负担就越重,要维持适宜的体内脂肪,就必须注意能量的吸收与消耗的平衡。 人的体脂肪重量占体重的%称体脂百分比,余下的包括骨、水分、肌肉等,称为去脂体重。体适能的强弱与合理的 控制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关系密切。体重得当,体成分适宜是健康的标志。肥胖给健康带来威胁,体重过轻也不利于 健康,对脑力、体力均有负面影响,出现体质虚弱,骨密质较差的现象。因此,得出衡量健康体适能状况的五大要素为: 心

4、肺适能、肌肉适能(包括肌肉力量与肌肉耐力)、柔韧性、身体 成分。2、运动技能体适能 包括:灵敏性、平衡感、协调性、速度、肌肉爆发力、反应时间称为六要素 灵敏性:指身体或身体某部位迅速移动,并快速改变方向的能力。 平衡感:指人体在静止站立或运动时能够维持身体稳定性的能力。协调性: ?指肌肉系统表现的正确、和谐优雅的活动动作,这主要反应一个人的视觉、听觉和平衡感觉与熟练的动作 技能相结合的能力。速 度:指人体进行快速移动的能力或最短时间完成某种运动的能力。 肌肉爆发力:指肌肉在最短时间收缩时所产生的最大张力,通常用肌肉单位时间的做功量来表示。 反应时间:指对某些外部刺激作出生理反应的时间。体适能较

5、好的人,动作协调、轻巧、灵活、敏捷,在活动中动 作准确,变换迅速。3、功能性体适能 主要针对老年及体弱人群,在此不做过多的介绍。思考题:1、何谓体适能,如何分类?2、衡量健康体适能状况的五大要素是什么?第二讲 体适能与健康(一)心肺适能与健康一、心肺适能与健康 心肺适能是身体整体氧气供输系统能力的优劣。包括:肺呼吸,心脏以及血循环系统的机能。因此,在健康上特别受 到重视。1、增强心肌:心肺和骨骼肌类似,经由运动的刺激,可以变得较强而有力。所以,心肺适能好的人,心脏的尺寸 和收缩力量会增大,在健康上有益。具体的表现是每博输出量增多,因此;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会减少。2、有益于血管系统血管系统的责任是

6、使由心脏挤送出来的血,沿动脉微血管至组织,再由组织汇回静脉,流返心脏的顺畅流程。心肺 适能好,表现为良好的血管弹性及通畅无阻的血管口径为基础。另外,微血管在组织中的生长分布也较密,比较有 利於血液的供应。血管口径变窄,血管壁逐渐硬化失去弹性,是造成健康威胁的直接因素。3、强化呼吸系统 心肺适能好,肺呼吸量大,肺泡与微血管间进行气体的交换,效率较高。4、改善血液成分 心肺适能好的人,血液中的血红素含量较多,有利于氧的输送。也可增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之比值, 可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5、有氧能量的供应较为充裕 日常生活中,无论运动时间的长短,都要依赖有氧能量系统供应能源,而有氧能量系统的

7、运作与心肺适能关系密切。 因此;心肺适能好,长时间的身体活动不会提早出现疲劳现象。6、减少心血管循环系统疾病 由于心脏、血管以及血液成分都因心肺适能的改善而好转,因此;有助于减缓心血管循环系统机能退化性疾病的威 胁。即使不幸发生此类疾病,心肺适能好的人其存寿命高,即使患病其康复率也较高。二、提高心肺适能的有氧运动1、何为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有节律的全身主要肌群参与的、恒常的耐力运动。它以增加人体吸入、运输和利用氧气的能力为锻炼 目的。2、有氧运动的特点有氧运动的特点是:长时间(一般持续在 2060分钟)、全身性的大肌肉活动、有稳定性的中低强度运动、有律 动的肢体活动。一般说来,有氧运动对技

8、巧的要求不高,在有氧运动过程中,机体吸入氧气量与机体所消耗的氧气量基本相等,即 达到平衡。使身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处于有氧的状态下,又不至于上气不接下气,稍微出汗,又不至于大汗淋漓。感 到全身舒展,不觉肢体劳累,能有效地改善心、肺与血管的机能,提高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对人的健康起到良好的 促进作用。这一运动主要包括:步行、健身跑、中低速游泳、骑自行车、爬楼梯、水中运动等。3、有氧运动对身体机能具有以下的良好影响提高心肺功能 通过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表现为肺活量水平明显增加,肺交换效 率提高。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表现为安静时心率下降或不变,心脏的收缩力量增加,心脏容积增大,可预防并减少心 血管

9、疾病的发生。促进生长发育、延缓衰老有氧运动由于改善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强体内的新陈代谢。坚持体育锻炼其身高、体重、胸围都较同年龄的人有不 同程度的增长。老年人进行有氧运动,可以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加强体内的代谢功能,使老年人保持旺盛的精力 和充沛的体力,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实践证明,以有氧运动为主要形式的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健 康水平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人体抗疾病能力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有关,有机体的免疫机能主要是通过免疫细胞完成的。采用小强度的有氧运 动形式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效果最好,免疫功能的提高可以预防和治疗一些一般性疾病。减肥运动减肥的效果主要与体育

10、锻炼的时间和体育锻炼的总工作量,而与运动强度关系不大。由于有氧运动的强度相对 较小,不容易疲劳,可以保证较长的体育锻炼时间,同时有氧运动消耗的脂肪类物质较多,所以减肥的效果最明显 以减肥为主要目的体育锻炼都应该以有氧运动为主要的锻炼手段。思考题:1、何为有氧运动,其特点是什么?2、有氧运动包括那些项目?3、谈谈心肺适能对健康的益处 ?第三讲 体适能与健康(二)肌肉适能与健康一、肌肉适能与健康 肌肉适能主要包括肌肉的两大能力,肌力和肌耐力。肌力表示肌肉一次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而肌耐力则是肌肉承受某种适当的负荷时,视肌肉运动反复次数的多少或 持续运动时间的长短为代表。肌力与肌耐力同时并列为与健康有

11、关的体适能要素,健身运动时,绝不能忽略肌肉适 能。那么肌肉适能对人体有哪些益处呢?有以下益处:1、适当的肌力使肌肉变得比较结实而有张力,避免肌肉萎缩松弛。2、适当的肌肉有助维持比较匀称的身材,因为肌力的运动可以阻止肌肉流失,故外型较健美。3、肌肉适能好,身体的动作效率较佳。肌力、肌耐力较好,使肌肉在应付同样的负荷时比较省力,也较耐久。4、肌肉适能好,肌肉、关节等部位有较好的保护,有减缓受伤的防护功效。尤其是运动员,肌肉适能是避免运动 伤害的重要因素。5、肌肉适能好,是维持好的身体姿势的基本条件。6、腹部和背部的肌肉适能与背部疼痛有密切关系。尤其是腹部肌力,肌耐力不好,骨盘即无法被悬吊在正常的位

12、 置而出现前倾,会迫使下背部位的腰椎过度前弯可能压迫脊髓神经造成疼痛。7、肌肉适能好有助於提升身体运动能力,这种运动能力,能够让你充分享受到运动的成就感与乐趣。二、影响肌肉力量的生理基础1、肌肉体积肌肉体积与肌肉力量有着密切的关系,肌肉体积的大小可用肌肉横断面积的大小来表示,肌肉横断面积越大,肌肉 的体积就越大,肌肉力量也就越大,而且这种关系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体育锻炼或体力劳动在提供肌肉力量的 同时,总是伴随着肌肉体积的增加。影响肌肉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单个肌纤维的直径,二是肌肉中肌纤维的数量。体育锻炼,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力 量练习可以促进体内蛋白质的代谢,增加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肌肉蛋白质

13、的含量,通过增加单个肌纤维的直径而使 肌肉体积增加,也可以通过增加肌纤维的数量,使肌肉体积增加。2、肌纤维类型骨骼肌的肌纤维可分为红肌纤维和白肌纤维两种类型,白肌纤维收缩产生的力量大,红肌纤维收缩产生的力量小。 肌肉中肌纤维类型的比例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肌肉中白肌纤维的比例越大,肌肉收缩力量也就越大。力量和速度练 习可以增加肌肉中白肌纤维比例。3、神经调节肌肉收缩力量,除决定于肌肉本身的形状、机能特点外,还与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有关。 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调节肌肉力量:一种是通过发放强而集中的兴奋,动员尽量多的肌纤维参与收缩,以增 大肌肉力量,有些人在肌肉最大收缩时也仅能动员60%的肌纤维参与

14、收缩,而有些人则可动员80%以上的肌纤维 参与收缩,显然在共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后者的肌肉力量更大;二是通过增加神经中枢发放神经冲动的频率增加 肌肉力量,神经冲动频率越高,肌肉力量越大。神经系统对肌肉力量的影响作用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看上去虽然 肌肉体积并不大,但肌肉力量却较大的现象。思考题:良好的肌肉适能对健康有哪些益处?第四讲 体适能与健康(三)柔韧性与健康一、柔韧性与健康 柔韧性指的是关节可动范围。柔韧性在体适能的要素里,常常被忽略了;通常,认为比赛选手才需要有好的柔韧性, 而一般人则不需要,这是错误的看法。虽然我们目前尚无法很精确地指出柔韧性到底要多好才符合标准,但是,很 重要的观念与

15、做法就是任何人,在他的人生过程中,绝对不能因岁月的增加而让他的关节变得愈来愈僵硬,这样, 在健康上会遭受不利的威胁。所以,柔韧性被公认为与健康有关的体适能的要素之一,是人体保持健康的不可忽视 的重要因素。人体关节保持适当的柔韧性,具有以下好处:1、避免关节僵硬及肌肉缩短,保持适当的柔韧性是使身体的活动将更灵活,并能减少肌肉紧张所带来的提早疲劳与 疼痛。2、柔韧性好的人,身体动作比较优美,表现年轻,并充满活力。3、柔韧性好的人,有助于减少运动伤害。肌肉的延展性较佳,关节活动的范围较大,在用力运动状况下,安全不 易出现危险。4、柔韧性好的人,有助于提升运动能力。如跨栏选手髋关节柔韧性要好;游泳选手

16、的肩关节和肘关节的柔韧性是 游泳运动的重要因素。二、柔韧性练习的要求1、掌握柔韧素质发展的最佳程度,不必达到最大程度。2、处理好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的关系,强调肌肉的弹性,保持肌肉的收缩力量。3、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协调好拉伸力量的强度、重复次数、练习时间等有关因素的关系,不可用力过猛。4、运用主动力性牵拉与静力性牵拉相结合的方法5、柔韧性练习要坚持不懈,经常进行。6、注意柔韧性与温度、时间以及和疲劳的关系。三、改善柔韧性的方法 根据运动科学理论,具有可变性而且又能使关节活动范围增大的是关节周肌群的延展性。因此,提高柔韧性的主要方 法是做牵拉练习,牵拉练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动力性牵拉,动力性牵拉主要是节奏较快、并多次重复同一动力 性牵拉,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