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循环基础知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9521313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氮循环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氮循环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氮循环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氮循环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氮循环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氮循环基础知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引自潘青等朱庄水库水体氮循环系统对水质的影响分 析、反硝化又称硝酸盐呼吸或硝酸盐还原,可以分成同化性 硝酸盐还原与异化性硝酸盐还原。大多数细菌、放线菌、真菌都能以硝酸盐作为营养,将硝酸 还原为氨,合成氨基酸、蛋白质、其它含氮有机物,该还原 方式属同化性质,被称为同化性硝酸盐还原。一些微生物可以将硝酸盐逐级还原成NO、N2O、N2逸出 水体,该还原方式属异化脱氮过程,被称为异化性硝酸盐还 原。参与该反应过程的细菌都是兼性厌氧菌,例如:施氏假 单胞菌、脱氮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色杆菌属中的紫色 杆菌、脱氮色杆菌等。、环境因子对氮循环的作用1、水温:硝化菌活性在水温1530C最强,1214C活性

2、 最弱,易积累HNO2。反硝化反应最适水温2035C,2、PH :硝化过程最适宜PH=7.08.0。反硝化反应最适 PH=7.08.5。当PHV6.06.5时,反硝化的最终产物 为N2O。3、溶解氧:根据试验资料显示,DOU)5 mg/L硝化反应 才能正常进行。铵态氮(nhnh4-)的动态平衡:NH3+H NH4-当PHV7.0时,水中的铵态氮几乎以NH4-形式存在;当PH11.0时,水中的铵态氮几乎以NH 3形式存在。二、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生物体的同化作用):植物把 土壤中的铵盐、硝酸盐同化成植物体内有机氮的过程;动物 直接或间接摄食植物,将植物体内的有机氮同化成动物体内 的有机氮的过程

3、。三、氮循环的主要环节:生物体内有机氮的合成(生物体的 同化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固氮作用。四、固氮作用:大气中分子态的氮被还原成NH3的过程。固 氮途径:工业固氮【即固氮微生物(豆科植物)将大气中的 氮(N2)还原成氨(NH3)的过程】、高能固氮【在闪电等 高能作用下,将大气中的氮(N2)氧化成no、no2,再形 成HNO 3的过程;或大气中的氮(N 2)与水体中的氢结合 形成NH3的过程】、生物固氮【采用高温高压催化剂办法, 将氮合成氨(NH3)的过程】。五、氮氧化物(NOx)在大气中生成硝酸的反应途径:与OH的反应NO2+OH+M HN03+M2)NO根与有机化合物的反

4、应3NO2+03 一 N03+02N03+RHHN03+R(3)N0与水的反应2 5N205是上述NO3和NO2按下面的再结合反应生成:N03+NO2 =N205N205+H202HN03(N20也称为硝酸的无水物)六、酸雨概念: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酸雨形成的化学反应过程:(1) 酸雨多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S+O2=点燃=SO2【含有硫的煤燃烧】SO2+H2O=H2SO3【亚硫酸】2H2SO3+O2一2H2SO4【氧化】(2) 氮氧化物溶于水形成酸:闪电时氮气与氧气化合生成 一氧化氮N2+O2=放电=2NO2NO+O2=2NO2【氧化】3NO2+H2O=2HNO3+NO(3) 酸雨与大理石反应:CaCO3+H2SO4=CaSO4+H2O+CO2CaSO3+SO2+H2O=Ca(HSO3)2(4) 此外还有其他酸性气体溶于水导致酸雨,例如氟化氢, 氟气,氯气,硫化氢等其他酸性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