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9517250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儿科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医儿科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医儿科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医儿科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医儿科学期末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儿科学期末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儿科学期末复习资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论1、中国最早的“小儿医扁鹊2、儿科最早的医案记载淳于意的下气汤治疗气鬲病3、隋唐时期专设少小科4、最早的儿科专著?颅囟经?,提出三岁以下小孩属于纯阳之体。5、纯阳:小儿蓬勃生机、迅速发育的生理特点。指小儿在生长的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开展,好比之初升,草木之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并非说小儿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之体。6、儿科之圣北宋钱乙著作:?小儿药证直诀?【名】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小儿疾病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在寒热虚实的迅速转化方面较成人尤为突出。7、 钱乙首创儿科五脏辩证体系,提出“心主惊、“肝主风、“脾主困、“肺主喘、“肾主虚的辩证纲领。文中,治疗痘疹主温补。董汲,主

2、寒凉。8、明代万全“育婴四法:“预养以培其元,胎养以保其真,蓐养以防其变,鞠养以慎其疾“三有余,四缺乏:阳常有余,阴常缺乏,肝常有余,脾常缺乏,心常有余,肺常缺乏,肾常虚。9、复正?幼幼集成?指纹诊法:“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风轻、气重、命危10、吴塘:“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11、稚阳:小儿阳气未盛的生理特点。稚阴:小儿阴精未盛的生理特点12、小而年龄分期:胎儿期:孕妇末次月经第 1 天算起为 40 周,280 天围生期:胎龄28周至出生后7足天新生儿期死亡率高: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场,至生后满28天易发产伤、窒息、硬肿、脐风婴儿期生长发育最快:出生28天后至1周岁生长发育快

3、,易消化功能紊乱、营养不良,抗病能力差、易感染。多为肺、脾、传染病。幼儿期:1-3周岁。生长减慢,智力发育迅速,饮食过渡至成人,与外界接触增加、易得传染病。学龄前期,又称幼童期:3-7周岁,易变态反响性疾病。学龄期:7-12/13周岁,除生殖系统外接近成人,承受教育,发病率明显下降。小儿生长发育规律:为连续过程,有阶段性。各系统器官不平衡。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个体差异。13、体重、身高和血压的计算体重:6个月体重kg=3+0.7*月龄7-12个月体重kg=7+0.5*月龄-61岁以上体重kg=8+2*年龄身高:身高cm=70+7*年龄血压:收缩压mmHg=80+2*年龄

4、舒压=收缩压*2/3体重低于正常值85%,营养不良。体重增长过快,肥胖症。身上下于正常值70%,考虑侏儒病、克汀病、营养不良。14、囟门闭合时间:前囟,出生后12-18个月;后囟门:出生前闭合未闭合2-4个月。头颅骨缝:6个月闭合。早闭:头小畸形。迟闭及头围大于正常:解颅脑积水、佝偻病。囟门凹陷:脱水,囟门凸出:脑炎、脑膜炎。头围:新生儿头围约为33-34cm, 1周岁时46cm,2周岁时48cm, 5岁时增长至50Cm,15岁时接近成人,为54-58cm。胸围:新生儿32cm,1岁44cm,2岁后胸围渐渐大于头围。乳牙萌出:4-10个月恒牙:6岁开场。乳牙20,恒牙32头围小:发育不良,增长

5、过快:解颅。胸围超过头围较晚:营养不良、缺乏锻炼。出牙推迟或顺序混乱:佝偻病、呆小病、营养不良。15、 呼吸:年龄愈小,呼吸愈快。脉搏:年龄愈小,脉搏越快。血压:年龄愈小,血压愈低。16、 智能发育:3个月头眼协调好;3个月转头向声源。2个月抬头,4个月撑起上半身,6个月独坐,8个月爬,10个月可扶走,12月能独走,18个月跑步、倒走。9-10个月可用拇指、食指拾东西。运动发育顺序是由上到下、由粗到细、由不协调到协调的进展。2个月发出和谐喉音,3个月咿呀之声,1岁简单用语,5岁完整语言。17、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病因特点:

6、外感、食伤、先天因素居多,也需注意情志、意外、其他。18、 儿科四诊应用特点:四诊合参,特别重视望诊。六望:望神色、望形态、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察指纹指纹:“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侧轻重脉诊:7岁以下“一指定三关“六纲脉: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小儿脉诊:切脉要安静切寸口脉指法为“一指定三关病脉有六种根本脉象治法用药原则:1. 治疗要及时、正确和审慎 2.处方用药精简灵活3.注意顾护脾胃 4.重视先证而治5. 掌握用药剂量:新生儿用成人量1/6,乳婴儿1/3,幼儿1/2,学龄儿童2/3或接近成人用量给药方法:口服、鼻饲、蒸气及气雾吸入、吹鼻法、直肠给药法、注射给药法。儿

7、童保健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有散在黄色碎米大小隆起颗粒,称为马牙,会于数周或数月自行消失,不需挑刮。女婴出生后3-5天乳房隆起如蚕豆到鸽蛋大小,可在2-3周后消退,不应处理或挤压。女婴生后5-7天阴道有少量流血,持续1-3天自止者,为假月经,一般不必处理。新生儿两侧颊部各有一个脂肪垫隆起,称为螳螂子,有助吮乳,不能挑割。婴儿期保健喂养方法:母乳喂养生后6个月之以母乳为主要食品者。优点:满足婴儿营养需求;增强免疫;喂哺简便;增强母婴情感交流;哺乳产生催乳激素,促进子宫收缩复原、抑制排卵,减少乳腺癌、卵巢癌发病几率。一般:4-6个月添加辅食;10-12个月断奶。混合喂养因母

8、乳缺乏而需添喂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时1.补授法:先哺母乳,后补充代乳品。2.代授法:一日有一至数次完全用乳品或代乳品代替母乳。人工喂养牛奶,稀释、加糖、煮沸;奶粉,重量1:8或体积1:4加开水。添加辅食的原则:4个月后添加。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各论新生儿疾病【执医局部】1.胎怯1发病特点:包括早产儿37周、小于胎龄儿37-42周,以出生体重低为特点。2病因病机4辨证论治:肾精薄弱补肾地黄丸、脾肾两虚保元汤3诊断与鉴别诊断:孕妇体弱,先天缺乏病症,体重2500g,身长180,幼儿160.呼吸加快 60.突发烦躁不安。面色发绀。心音低钝,有奔马律,颈静脉怒,*线心脏扩大。肝

9、脏扩大。颜面眼睑或下肢水肿。前五项即可诊断治疗:给氧、祛痰、止咳、镇静,强心剂兰或毒毛旋花子苷K或地高辛哮喘哮喘根本特征:气道高反响性。因:肺脾肾缺乏,痰饮伏;外因:感受外邪。1、诊断要点:多有湿疹史、过敏史、家族哮喘史。嗜酸粒细胞增多。肺部哮鸣音。病症。2、分型:发作期:寒性哮喘:温肺散寒,化痰定喘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热性哮喘:清肺涤痰,止咳平喘麻杏石甘汤合葶丸外寒热:解表清里,定喘止咳大青龙汤肺实肾虚:子降气汤(偏于上盛)/都气丸合射干麻黄汤(偏于下虚)缓解期:肺脾气虚:人参五味子散合玉屏风散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肺肾阴虚:麦味地黄丸3、鉴别诊断:毛细支气管炎感染后发作,过敏史不明显支气管肺

10、炎*?证治汇补卷之五哮病?:“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5.反复呼吸道感染1发病特点3诊断与鉴别诊断0-2岁,呼吸道感染10次,其中下呼吸道3次3-5岁, 8 26-12岁, 7 2上呼吸道感染间隔7天,上呼吸道感染次数缺乏,可加上下呼吸道次数。反之不可。2病因病机4辨证论治营卫失和,邪毒留恋黄芪桂枝五物汤脾肺两虚,气血缺乏玉屏风散肾虚骨弱,精血失充补肾地黄丸脾系病证鹅口疮是以口腔舌上满布白屑,状如鹅口为特征的一种口腔疾患,因其色白似雪片,故又名“雪口。白色念珠菌所致。病位:心脾肾。病机:心脾积热,虚火上炎。治法:清热泻火。证治:心脾积热:清泻心脾清热泻脾散加减虚火上浮:滋阴降火知柏地黄汤加减鉴别诊断:白喉白喉杆菌所致,急性传染病残留奶块口疮以口颊、唇舌、齿龈、上腭等处发生黄白色溃疡,灼热疼痛、或伴发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