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第2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509827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第2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第2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第2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第2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第2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第2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教案第2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获得教养的途径 教学目标1. 通过探讨了解人获取教养的途径,树立准确的学习观。2. 阅读经典,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3. 要重视阅读,树立准确的读书观,提升自身修养。 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意识到阅读经典对一个人获取教养的意义。 难点:理解文本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设计思想本文是必修一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的第二版块“经典的力量”下的唯一的的文 本,本专题的学习方法是问题探讨,而这个版块的重点是“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 。通过本 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经典作品对自我成长的意义,理解读书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完善自我 人格,提升人生境界,让学生从基本的读书求知意识

2、逐步上升为自我完善、服务人类的精神 追求,并总结“问题探讨”这种学习方式给自己的学习带来的变化。 教学资源1资料辑录。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7.2-1962.8.9 )德国作家。1923年46岁入瑞士籍, 诗人、小说家。 1946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 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黑塞的诗有很多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从他的最初诗集浪漫之歌 的书名,也能够看出他深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以致后来被人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 的一个骑士”。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特、荒原狼、东方之行、玻璃球游戏、黑 塞说书等。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

3、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本文是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相关读书的一篇随笔,节选自黑塞说书,杨武能译,读书 1990 年第四期、 1991 年第三期。文章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 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理解社会,完善自我修养。2相关书籍的名言:书犹药也,善读能够医愚。汉?刘向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高尔基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莎士比亚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逐步熔化。雨果 我们需要的书,应该是一把能击破我们心中冰海的利斧。卡夫卡 书是人类

4、新发现的源泉。乔叟 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俄罗斯谚语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它满载贵重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3 获得教养的途径教学 PPT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导入。借助ppt,教师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观看pptppt出示课题,导入新课。走近作者观看pptppt简介作者。研习课文主导学生活动:默读全文,注意字词读音和词 义。默读,正 音、正义。打出ppt正音主导学生活动:齐读第一段, 提问:作者是怎 样界定“教养”和“修养”的?概括、发言。“教养”: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的追求,自我意识的增强和完善。“修养”:为了自我完

5、善而作出的努力,它的目 的在于协助我们找到生活的意义,准确理解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主导学生活动:提问:黑塞说 “真正的修养不 追求任何具体的讨论、概括、回答。明确:不矛盾。“具体的目的”指的是通常所说 的提升某种水平和本领,这是生存的手段,真正的修 养不存有功利的企图,而是生存的境界。目的”,又说教养 就是对精神和心 灵的完善追求”, 这两句话矛盾吗?主导学生活动: 阅读第二段, 思考:作者认为 获得真正的教养 的重要途径之一 是什么?深入研读世 界文学对我们有 哪些作用?从原 文筛选信息,分条 列出:(注意“使” 字)讨论、概括、回答。明确:研读世界文学 使我们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6、,感到满足和幸 福 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 和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 使我们集中心智。 协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边的越来越充实,高 尚,有意义。主导学生活动:请学生朗读 第三段。提问:结合第 三段的内容,如何 理解“教养得有一 个可教养的客体 作前提这句话?一人朗读, 其余讨论、 作答。明确:读书人自己必须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和个性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 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主导学生活动:齐读第四段, 提冋:在本段中, 作者说“真正意义 上的阅读,必须读 杰作”,根据你自 己的理解和体会, 说说原因。学生齐读、 讨论、作 答。明确: 经典

7、既是民族与人类文化的结晶,也是 语言艺术的典范,它代表了一个时代人文和语文的最 高成就。这些作品思想内蕴丰富,语言文字精致。阅读经典作品,能促动人的精神成长,增强自我修养, 决定审美追求,有所收获。我们读书之前应谨记决不滥读 的原则,不滥读有方法可循,就是不论何时凡为绝大部分读者所欢 迎的书,切勿贸然拿来读。主导学生活动:齐读、讨明确:比喻论证(举例论证):使用生动形象的请学生阅读论、作答。比喻,从“幼儿园”变成“城市和国家”,直到变成第六段,提冋:本“全世界”,变成“天上的乐园和地上的象牙海岸”,段作者采用了哪介绍了一部分儿童他们的阅读过程就是心智成长的些论证方法实行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越来

8、越宽广。论述的?对比论证:介绍了两种不同层次的阅读。一种是“多数缺少天赋的人”,他们把阅读当成自不过无足轻重的事,只能阅读低俗的文字; 另一种是“为字母和文字的特殊魅力所风靡”的少数人,始终被“新的魅力”所吸引,他们的阅读过程就是心智成长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主导学生活动:讨论、作明确:请学生阅读答。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杰作都是相通的。世第七段,提问:界各民族都追求同一个目标, 都以不同的名称呼唤着第七段中,经冋一些神灵,怀着冋一些梦想,忍受着冋样的痛苦。典作品能体现出精读是深入经典作品其中的重要手段。越是懂得人类怎样的共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 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性?第七

9、段中,为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什么强调作品要部的美和魅力。精读?第七段是这个段在文章安排上主要采用例证的手法,通过如何安排思路对现实生活中阅读对象与阅读感受的分析,以自己的的?阅读体验为例加以印证, 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每一部作品,正是获得教养的途径。拓展延伸讨论、发言明确:读书求知要求既要“精”又要“博”。如主导学生活动:果没有“精”的质疑精神,读得再多,也只能是“仓本文作者提倡读书库型的学生”,加上不知变通,也有可能导致失败。要“重复阅读”,能够说学习需要“博”,“开卷”是好事,但是如果不加选择,是主张“精”读,而也有则未必有益。所以学习过程中,既要注重博览群

10、书,人强调开卷有益,也就是又要有所侧重,对于一些与我们的学习、 生活有益的所谓的“博”读,二者是书籍作深入研究。否矛盾? 课堂反馈练习、交流内容附后,要求当堂完成后,生生、师生之间交流答主导学生活动:当堂练习答案案。 课后测评课外练习内容附后。布置作业板书获得教养的途径赫尔曼黑塞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ff教养的内涵i增强和扩展自我的意识获得教养的途径寸作用厂(1-5 )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前提教养的重要途径方法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6-7 )t课堂反馈1.卜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准确的一项疋()A.经传zhu m 戕害qi oig 恢宏hu iB.甄别zh en跋涉bc宝藏z mgC.疑

11、惑hu o 慰藉ji e斑斓1 cnD.刻镂l o麻痹pi沉溺n i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僵死书藉痴迷望洋兴叹B.停歇时髦消磨生气篷勃C.鲜活消遣斑澜不计其数D.领略丰盈魅力无足轻重3.选出下列词语使用准确的一项()(1)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能够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掌握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2) 他们认为人生太 、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 磨很多时光。(3) 对于每一位真正的阅读者来说,这无尽的书籍世界都会是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还将在其中寻觅并且到他自己。A. 熟悉短促体验B.熟悉仓促体会C.熟习仓促

12、体验D.熟习短促体会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这些记者都在等待接受“缉查犬”的检查,以探明是否携带武器。你读了多少书,是把书读死了还是读活了,略略交谈几句,另叽就知道了你的。(3)曹操四言诗的雄浑。陶渊明田园诗的恬淡,自然受人称誉;而张旭草书的奇伟飞动。颜真 卿楷书的厚重雄伟,也同样令人 。A.聚集品位赞扬B云集品位赞叹C.云集品味赞叹D.聚集品味赞扬课后测评(1-3题预习指导,4-6题选做)阅读课文1 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 作者认为真正的修养“目的不在于提升这种或那种水平和本领”,对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2.

13、 作者倡导怎样一种读书观?试分条概括。3. 作者认为,获得教养必须以个性和人格作为前提,“个性和人格”具体指什么 ?为什么通过读书获得教养要和“个性”、“人格”联系在一起?课外阅读阅读是有“重量”的铁凝(1)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新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持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2)不过,我觉得“界面”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 厚重。(3 )就我个人的经验 来说,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4)20世纪70年代

14、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仅仅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仅仅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5)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6 )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 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