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9502609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家长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家长:首先对你们的到来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二次家长会了,感谢各位家长一如既往的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今天我想和家长们沟通交流以下几个方面:一、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的模仿对象。因此,我们希望每位家长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的孩子作榜样。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通过家长的积极教育实现的。教育孩子做到的,我们家长首先要做到,如:在学校,我们教育孩子爱护学校公共环境,不乱扔垃圾,可我们发现有些家长来园送孩子或接孩子,喜欢在

2、园内乱扔垃圾;学校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人行横道,可我们有的家长却带着孩子横穿公路。我们希望我们的家长能给孩子们做好榜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强化安全管理,明确安全职责幼儿的安全,是幼儿教育工作重中之重,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要靠家长和幼儿园共同来营造,希望家长能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切实履行其责任。我们希望家长做好以下方面:家长要履行接送孩子入园离园的职责,接送孩子时请自觉遵守我园的作息时间和有关要求。接送时间:早上8:309:00离园:冬季16:00,夏季16:30(根据季节变化有所会变动)。到班接孩子请自觉排队,为孩子树立自觉遵守作

3、息时间和学校纪律的榜样。2、我们要求:家长必须亲自接送。家长要固定一个或几个家庭成员接送,有特殊情况别人代接的,要提前通知班主任老师,接送的人签上自己的姓名。家长要提醒幼儿主动与班主任老师说“早上好、再见”。 孩子离开老师,家长带走后在校园内外停留,家长应认真履行其监护责任,如发生意外,其责任将由我们家长自行负责。幼儿在接送路上,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教育孩子过马路要靠右行走。3、孩子的服装式样要简单安全,便于穿脱,上衣要前开口,衣裤要宽松。不穿长带子衣服,不穿硬底和有带子的鞋,更不能穿大鞋,有鞋带的鞋很容易散掉而绊倒,更不能上学期间穿拖鞋,如果小孩子推来推去一踩脚后,后果可想而知。要给孩子准备

4、好加冷加热的衣服。4、一律不准给孩子佩带任何饰物(项链、手链、耳环、玉器、),头上也不要插各种的发夹,以防造成安全事故。5、每天来园前请检查孩子的衣服口袋,切勿让孩子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入园(如珠子、硬币、铁钉、火柴、烟花爆竹、玻璃、小刀等)。以免无意识的在午休活动中吞食,存在不安全隐患。6、每天早上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一定要把孩子亲手送到当班老师的手中,并领取接送卡。孩子有身体不适特殊情况一定要向老师交待清楚,不能隐瞒,以便老师对孩子的照顾。 7、每周坚持给孩子修剪指甲、脚甲一次,给孩子勤换衣服勤洗澡。教育幼儿不在园内乱扔果皮、纸屑、爱护公共财产,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8、家长应注意

5、幼儿的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幼儿不带零食入园,不吃冷饮,更不能在游动摊点给幼儿买零食吃,如果幼儿在吃零食时发生了安全事故,其责任由家长自行负责。9、教会孩子如何与他人交往,使孩子懂得对人要真诚、友好。孩子的人际关系好了,心情就自然好了,对什么事也都会越做越好,对自己充满自信,相反,孩子没人玩,会很孤单,性格也会越来越孤僻,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对孩子要有一定的要求,不要溺爱或者寡爱,我们应以表扬鼓励为主。10、幼儿园的小朋友玩耍的过程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争执矛盾,产生些小的摩擦,家长之间要相互包容。如有特殊情况要尽快找老师反映,不能擅自找孩子解决。 11、家长要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儿的安全工作,加强对幼儿

6、安全意识的培养,教育幼儿不动手打人,不做不安全的游戏。12、家长应引导和督导其孩子每天坚持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3、在日常生活中,教给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识。如:防火、防水、防电、走路靠右行等等。14、有摩托车送孩子的家长,请听从门卫的指挥,不随意进出校园、按要求停车。 15、家长通讯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发生变化的,应及时告知本班教师,家长要随时保持电话畅通,以便你的孩子出现问题及时联系你。16、孩子身体不适,在接到老师的通知后应及时来我园,在当班教师手中履行请假手续后接孩子回家或到医院治疗,不要让孩子带病在园里上课。传染性或流行性疾病患者,痊愈后要持镇级以上的卫生院的康复证明方可返园。当

7、然,对于幼儿在园安全,请家长们放心,我们幼儿园每位老师都非常尽心,都会认真履行其岗位职责。在此,我向大家承诺:一定会尽最大努力确保孩子们的安全。但是幼儿不管是在什么地方,他的法定监护人仍然是家长(家长们不能认为,孩子送到了幼儿园,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是老师的责任,与自己无关,老师承担的是教育和监管的责任)幼儿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活动之中,因此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这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您的理解,有什么事可以找班主任解决。不能只听自己的孩子说、对别人的孩子意气用事,甚至动粗。在这个方面,我相信我们各位家长都是高素质、通情达理的人,一定能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 三、36岁的孩子到底应该学什么 现

8、在,我们的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哪位家长不想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呢!这种心态我们都能够理解,这本身也是一件好事,他能大大促进学校教育地发展。但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一旦过火了,就会阻碍教育的进程。我们先不妨看看现在幼儿教育的现状。现在的幼儿园,不管是公立的还是私立的,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家长选择的余地很大。那么家长选择幼儿园的标准是什么呢?有的是为了图个方便,有的是看中幼儿园的环境等等,但更多的家长还是在选择哪所幼儿园毕业的孩子识字多,会做算术。他们总是认为多教字,多做算术的幼儿园才是好的。到了大班,很多家长放学接孩子时

9、,第一句话就是“今天写字了吗?”“今天学了哪个拼音?”,家长像模像样地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小学生。 这样一来,很多幼儿园为了扩大生源,为了自身的生存,就不得不迎合家长的意愿,在平时开展大量的认字,写字,算术的教学,致使出现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不良现象,我们孩子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地发展。一些教育心理学家指出,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为小学化的教育模式不仅会增添幼儿的心理压力,同时也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 与此同时,幼儿教育小学化也给小学教育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留下了众多的后遗症。由于小学一个班的学生可能来自于不同的幼儿园,参差不齐的教学进度,各式各样的执笔方法、不规范的拼

10、音发音方法等都给小学入学教育带来了不便。何况,让正在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学习小学课程。这些孩子上小学后,由于接触的都是曾经学过的课程,所以会表现得比其他学生接受知识快,能轻松地跟上老师的学习进度;相比之下,那些没有学过小学课程的孩子接受知识的过程会显得较慢。但是,入学两三年以后,这种现象会出现逆转:学习过小学课程的学生“老本”啃完后,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而没有学过小学课程的孩子在学校期间,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很容易适应当下的学习环境,培养出良好的学习能力。 那么,我们36岁的孩子到底应该学什么呢?2012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通过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5个领域

11、,分别对3至4岁、4至5岁、5至6岁3个年龄段的幼儿能做什么、应该知道什么、大致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提出了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期望。指南突出了对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将生活中的吃饭、睡觉、说话、做游戏等,作为幼儿学习的主要课题,即: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并根据孩子们的生理、心理特征,科学地罗列出他们在每个年龄阶段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让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学习。(希望我们家长能抽时间好好读读)。孩子能识多少字能做多少算术题不是幼儿教学的目的,我园将着重从以下方面加强对孩子的培养:1、增强孩子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2、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12、发展认识能力;3、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培养孩子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4、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5、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作为家长,我们希望家长们能适当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了解一点当前的教育理念。平时,要更多的注意培养孩子对待事物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兴趣和习惯将影响人的一生。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报道:有一位孩子的父亲是个“新闻迷”,早上听收音机,晚上看新闻节目,成了这位父亲的必修课。而他的儿子呢,从小受到了潜移默化,久而久之,也迷上看新闻。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入小学后,老师发现这个孩子的听说能力、记忆力特别强,

13、读起课文来,语感也特好,对看课外书,对身边的事也很感兴趣。刚入小学就能看西游记的学生版本了,问她,字认到吗?他说有的认到,有的认不到,但大概能知道讲了什么事。而认到的那些字基本上是自己通过问父母,通过一遍又一遍反复的接触,学会的。你看,孩子一旦有了兴趣,根本就用不着机械、死板的教他认字、写字了。这样,对这个孩子的一生来说,将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将会学得很轻松。在入小学前,家长还应重视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规律的作息习惯,文明礼貌习惯,与人相处习惯,生活节俭习惯等。同时,家长要注意教育的分寸,正确把握严与爱的尺度,多给孩子鼓励,让孩子从小学会自信。特别不能在他人面前当着孩子说自己孩子的缺点。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人们往往喜欢说客气话。孩子带出去玩,别人问你,你孩子学习怎么样?我们家长总会谦虚地说:“不怎么样,不太好.”其实,这样是很伤孩子心的。 在幼儿教育中,家庭教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最后,衷心感谢家长们一直以来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使我们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当然在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不断实践和总结,不求做的最好,力争做得更好,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给我们一些宝贵的意见,以便家园共育,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作努力。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