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9502602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卢梭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教案【教学目的】1 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从而热爱自然,善待自然。2 学习引申和联想的方法, 理解作者由大自然而引发的想象, 进而展开联想, 读出自己的 见解。【教学重难点】 1作者笔下的“大自然”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大自然”是否一致? 2作者如此迷恋大自然的原因是什么?前一个问题涉及到对文本对象的理解, 后一个问题则与理解文章主旨密切相关。 从文本中看, 作者笔下的“大自然”应该是这样的 一个人迹不至因而没有任何奴役和统治印记的荒野的角落, 一个我相信在我之前从未有人到 过的幽静的角落, 那儿不会有令人厌恶的第三者跑来横隔在大自然和我之间, 我把舆论

2、、 偏 见和所有虚假的感情远远驱走,按自己的意愿建造一个有着人类真正的快乐的亲切的社会、 黄金的世纪。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与我们平常所提到的“大自然”有所不同。在作者眼中, “大自然”是纯 粹的、 自由的, 是一块未经人类干扰过的想像天地的载体。在这个天地中,想象是无拘无束的,思想是自由自在的, 快乐是甜美纯洁的: 这一切均体现着卢梭亲近自然,提倡自由平等 的观点。也因此,他如此地迷恋着自然。【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总第六课时)一、名家名言导入1. 教师出示歌德关于“自然”的一段论述: “自然!她环绕着我们, 把我们拥抱在她的怀里; 我们既离不开她,又无力更接近她。 尽管我们

3、并未请求她,也未命令她,她却带着我们不停 的跳舞而且舞步如飞,直到把我们弄得精疲力竭倒在她的怀里为止。 ”2. 提出思考这段话的要求:(1)“她”和“我们”分别指谁?(自然,人类)(2)大自然和人类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学生自读,同桌交流后达成基本共识:( 1)大自然很美,就像美丽的姑娘(2)人类生活在美丽的自然之中( 3)大自然有不少神秘的地方需要人类去不断探索( 4 )我们要保护大自然,研究大自然。 )3. 师小结: 歌德把大自然写得很形象生动, 我们生活在如此美丽的大自然的怀抱里应该 感到满足与幸福的,但如果要我们表达这种心情,可能有人会说“只可意会,无法言语” , 但 有一位思想家把他

4、对大自然的热爱用散文的形式写了出来,可以说是见解独到,寓意深刻。 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他写的这篇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 。二、作者简介 首先来认识下这位著名的思想家卢梭。 卢梭 ( 1712 1778 ) 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 18 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 “自然神 论 ”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 社会契约论 、爱弥儿、忏悔录。 附卢梭的名言警句,要求摘录到课本中,早自习拿 出来读一读。三、通读课文,视频朗读下面我们一起聆听这篇经典散文的朗诵,

5、 在字里行间中你能不能寻觅到一些你感同身受的文字呢?听完后说说你的感受。生答:卢梭崇尚自然、热爱自然,一走进大自然中就被完全陶醉了;大自然很美丽,需要我们去发现, “生活不是缺少美丽,而是缺少发现美丽的 眼睛。”阿尔卑斯山下的一块石头上刻着这样一行字:慢慢走,欣赏啊!时刻提醒着人们要多 欣赏沿路的风光,生活也应该更美丽! )四、课文结构第1 段:作者交代一天的行踪,并展示眼前的大自然。第2 段:作者置身大自然中的丰富想象。第3 段:作者对自然界所有生命的思考。 师总结:作者的思绪从想象层面上升到精神 层面,从生活层面提升到生命层面, 层层深入, 到最后, 自然已不仅仅是客观存在的美景了, 而上

6、升到宇宙,自然界所有的生命,作者的心灵完全迷失在大千世界中了。五、作业:第 9 页第一题这是最终为了有一个充裕的下午去享受大自然,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追求。第二课时(总第七课时)一、课文分析第1 段 生活层面 作者交代一天行踪的用意何在? (一天的行踪:清早,看日出;上 午,做杂事; 中午,忙用膳, 到树林中去。 目的为了躲避世事, 正说明他向往大自然的本性。 ) 大自然在作者眼前展开了怎样的一幅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金色的燃料木、紫 红的欧石南非常繁茂; 我头上树木的宏伟、 我四周灌木的纤丽、 我脚下花草的惊人的纷繁使 我目不暇接,这些东西都使我眼花缭乱,使我在每件东西面前流

7、连)第2 段 想象层面 作者想象中的大自然乐园是怎样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我按自己的意愿在那儿立即安排了居民, 我把舆论、 偏见和所有虚假的感情远远驱走, 使那些 配享受如此佳境的人迁进这大自然的乐园; 我将把他们组成一个亲切的社会; 我按照自己的 喜好建造一个黄金的世纪。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乐园的迷恋, 他专心地陶醉在这样美妙的情 感之中。此时,自然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因而,当这种快乐远离了人类的时候,他会非常 感伤。 他在文中流露出来的感伤之情, 是他对自然、 对自由快乐的生活向往的另一种表现。 ) 第3 段 精神层面 作者的思想从低处上升转向何处?作者的心灵飞向何处? (自然界

8、的生命、 事物普遍的体系、 主宰一切的上帝、 无限的心灵世界作者的心灵迷失在大千世界中, 心灵向着无限的自由飞奔, 全身心沉湎于一种出神入化的佳境, 完全融合在对自然、 生命等 的无限体验中。 )二、课堂讨论 卢梭大声呼吁人类返回大自然,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他热爱自然, 赞美自然, 主张人类应该返回大自然。 但是他把自然与文明对立起来, 并试图逃离人类文明。 全面、辩证地理解作者的观点。 )三、作业:1、第 9 页第二题 “它们”指的是大自然,作者这样写表明自然的美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表达了作者对 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第 9 页第三题 这个“黄金的世纪”是没有任何奴役和统治印记的荒野的角落,是一个在我之前从未有人 到过的幽静的角落, 没有令人厌恶的第三者跑来横隔在大自然和我之间, 没有舆论、 偏见和 所有虚假的感情,是一个按自己的意愿建造的有着人类真正的快乐的亲切的社会。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自然与文明对立起来, 疾呼人类回归自然, 在自然的怀抱里, 人可 以忘却尘世的烦恼,回归自然人性。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