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火力发电厂锅炉水垢分析及水垢酸洗应注意的问题(国家期刊发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9500997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火力发电厂锅炉水垢分析及水垢酸洗应注意的问题(国家期刊发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修改-火力发电厂锅炉水垢分析及水垢酸洗应注意的问题(国家期刊发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修改-火力发电厂锅炉水垢分析及水垢酸洗应注意的问题(国家期刊发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修改-火力发电厂锅炉水垢分析及水垢酸洗应注意的问题(国家期刊发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火力发电厂锅炉水垢分析及水垢酸洗应注意的问题(国家期刊发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火力发电厂锅炉水垢分析及除垢酸洗应注意的问题王栓 1 大唐山东电力检修运行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500 摘 要: 锅炉经过长时间运行,在锅炉的受热面上经常沉积着导热系数很低的水垢,导致锅 炉传热效率下降, 使耗煤量增加。 水垢是锅炉的“百害之首”, 是引起锅炉事故的主要原因, 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垢给火电厂机组运行带来的危害、 锅炉水垢的成因、 酸洗锅炉应具备的条 件等, 其次,阐述了酸洗温度和时间和酸洗方式, 同时,还就锅炉酸洗除垢应注意的问题进 行了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关键词: 锅炉水垢 分析及酸洗除垢方案引 言 :我国中小型锅炉数量庞大, 全国约 23 万余台,每年耗煤近 2 亿吨,

2、 接近全国全年 耗煤量的三分之一, 这些中小型锅炉的运行效率一般都较低, 能源浪费很大, 效率低的重要 原因之一,就是在锅炉的受热面上经常沉积着导热系数很低的水垢, 导致锅炉传热效率下降, 使耗煤量增加。大部分锅炉结垢厚度1-2mm有的达到10mm如果按照蒸汽蒸发量低于4吨的中小型锻炉19万台、年耗煤1.6亿吨、水垢平均1.5mm,每1mm厚的水垢增加能耗 4.5% 计算,那么全国中小型锅炉由于结垢造成的多余消耗至少有 1600万吨煤炭。 由于结垢严重, 还会造成锅炉破坏事故。因此,对于锅炉进行酸洗除垢就显得尤为重要。1 水垢给火电厂机组运行带来的危害 例如: 某大型电厂锅炉末级过热器爆管失效

3、分析, 锅炉为燃煤蒸汽超临界锅炉, 额定蒸发量 2150t/h ,过热器出口工作压力为25.5MPa,温度571 C,累计运行4.8万小时。末级过热器共82排,每排13圈,逆流布置,高温段材质为SA-213T91+SA-213TP347H低温段为SA-213T91+SA-213T23。在大修后发生爆管,运行人员检查设备发现炉膛内有异音,停炉检 查时发现末级过热器出口段发生爆管。根据文献资料介绍, T91 钢用于超临界机组高温段,在运行约 5 万小时左右是发生内壁氧化 皮脱落的高峰期。经计算,T91钢内壁氧化皮厚度 320卩m为其剥落的临界厚度,超过临界厚度后会变得极易脱落。从对爆口管段内壁氧化

4、皮厚度测量结果,向火面厚度已经达到 330卩m以上,并且氧化皮存在大量的纵向裂纹,末级过热器内壁氧化皮的结垢使得在运行 中非常容易发生脱落;造成机组非停。 锅炉水垢的成因锅炉给水中所含有的杂质进入锅炉以后, 经过不断地蒸发和浓缩, 达到过饱和程度时, 就会在锅炉金属表面上析出固相的沉淀物, 俗称“水垢”, 具体地说, 就是水中某些溶解盐 类,由于炉水温度升高, 或因溶解度降低而沉淀出来或因分解形成难溶的盐类,例如,硫酸钙、硅酸钨在温度升高时, 其溶解度急骤降低; 碳酸氢钙和碳酸氢镁退热分解成难以溶解的 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的沉淀物。与此同时, 锅炉在连续给水、连续蒸发过程, 纯净的水变成蒸 汽由锅

5、炉达出, 使水中的盐类留在炉内不断浓缩, 含量不断升高, 在炉水含盐程度达到饱和 状态,至过饱和状态时,一些钙、镁盐类就从水中析出,生成沉淀物。这些沉淀物的一部分 拈沾在受热面上,形成坚硬或松软的水垢;另一部分则悬浮在炉水中,随炉水循环而流动, 当受热面处水循环不良、 流速降低时, 则沉积存受热而上形成二次水垢, 或者沉积于流速本 来就不高的锅筒、联箱下部,形成泥垢,要定期排污而排出炉外。 酸洗锅炉应具备的条件通过做模拟实验,确保盐酸对该炉的水垢能有效的清除。锅炉结生水垢的平均厚度在0.5mm以上,且水垢对受热面的覆盖率在80%以上。锅炉的铆接,胀接,焊接等部位经检查无泄露,切受压元件无严重腐

6、蚀。4洗炉流程系统试压t模拟洗炉t放水,挂指示片t配药t上药至可见水位t升温至135土 5C,稳定1220小时(补水、补药)t降压至 0 . 5kg/cm2 t排放药液t取指示片t评定酸洗效果。5酸洗温度和时间酸洗除垢作业时,增加酸洗液的温度,能提高除垢的效果,但也会增加对金属的腐蚀。酸洗温度对金属腐蚀速度影响极大,必须严加控制。酿洗时的温度要选得合适,在用盐酸清除碳酸盐水垢时,在室温下进行即可。 对于不太好溶解的混合水垢,可在不超过缓蚀剂使用温度条件下,将酸洗温度控制在50 C左右。酸洗除垢的终点,应以化学监督结果来确定。酸洗时间通常有4-6小时即可,一般不超 过8小时;如水垢过厚,按洗时间

7、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6酸洗方式酸洗方式有静态浸泡和动态强制循环两种。静态浸泡,就是在酸洗时不靠外力使酸液流动,而是利用酸洗时产生的气体和酸液浓度的变化,来达到扩散和搅动的目的。动态强制循环则必须用泵,迫使酸液在系统中流动。静态浸泡方式所用的管道、没备等部比较简单,酸对金属的腐蚀也小,但容易造成锅炉管内酸液浓度不均匀,致使取样缺乏代表性, 清洗效果欠佳,所以,现在一般都采用静态浸泡和动态强制循环相结合的方式,以获得较好的除垢效果。7质量标准7.1被清洗的金属表面清洁,基本无残留垢物,无二次锈,无点蚀,无过洗及镀铜现象,并 形成完整的钝化膜。7.2腐蚀指示片平均腐蚀速度小于8g/m2.h,腐蚀总量

8、应小于 80 g/m2,除垢率大于95%7.3固定设备上的管材、阀门没有损伤。7.4化学清洗质量达到 DL/T 794-2001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要求。7.5水垢类型的鉴别。水垢类型颜色鉴别方法碳酸盐 为主的水垢灰白色 或者白色在5X 102盐酸溶液中,大部分可以溶解,同时会产生大量气 泡,反应结束后,溶液中酸不溶物较少。氧化铁 为主的水垢棕褐色常温下,在稀盐酸中溶解较缓慢,溶液呈黄绿色;加氢氟酸或 者在硝酸中能够较快地溶解,溶液呈黄色。硅酸盐 为主的水垢灰白色常温下,在盐酸中基本不溶解, 加热后垢的其他成份部分地缓 慢溶解,有透明状砂粒沉淀物,加入1X 102HF或者NaF可以有效溶

9、解。硫酸盐 为主的水垢黄白色 或者白色2在盐酸溶液中很少产生气泡,溶解很少,加入10X 10氯化钡溶液后,会生成大量白色沉淀。8锅炉酸洗除垢注意事项8.1要确认水垢的性质,厚度及覆盖范围酸洗除垢必须在有经验的技术人员领导下进行,并对酸洗的方案经小组反复评审,制定切实可行的酸洗方案。无论采用何种缓蚀剂都不可避免对锅炉有轻微腐蚀作用。(20号钢的腐蚀速度为 0.85g/m2 h)故酸洗除垢不宜多次采用。(不超过10次)。8.2对铆缝、胀口等部位有裂缝或渗漏缺陷的锅炉进行清除酸洗时,操作人员应配戴好防护用品,打开门窗。酸洗前应将锅炉的供水年,蒸汽出口及排污管道用盲板可靠隔绝, 打开排空阀,使酸洗时产

10、生的气体顺利排出。酸洗温度应控制在5摄氏度为宜。8.3认真记录酸洗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化验数据一定要认真记录。对无酸洗技术经验 的单位应委托酸洗专业队伍承担酸洗工作。8.4钝化膜的形成 酸洗锅炉后期,碱液投入是起钝化作用,形成一层碱性保护膜。低 压锅炉一般采用磷酸三钠; 磷酸三钠能使酸洗后(指成功的酸洗)的锅炉内表面形成良好的保 护膜,呈黑色。但检验中会发现酸洗后的锅炉内表面呈黑白相间的不均色,呈光亮的金属本色。黑色膜虽然形成,但用手或水冲洗即能抹去。这样情况的出现说明酸洗除垢后期碱液钝化失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钝化温度过低,通过多次检验实践证明,采用带压(指锅炉的额定工作压力)钝化的方法,可以

11、在相应的温度下得到良好的黑色钝化膜。8.5加强酸洗过程中化学分析、药剂的监测化学分析是锅炉酸洗全过程的中心控制环节,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在酸洗全过程中,对Fe3+的化验次数,准确性也是直接影响能否优质完成酸洗的重要化验手段之一。当化验中发现Fe3+过高时应及时投入适量的还原剂,控制浓度,减缓 Fe3+与金属的腐蚀性反应。9结论:锅炉经过长时间运行,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水垢、锈蚀问题,锅炉形成水垢的主要原因是给水中带有硬度成份,经过高温、高压的不断蒸发浓缩以后,在炉内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最终在受热面上形成坚硬、致密的水垢。水垢是锅炉的“百害之首”,是引起锅炉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锅炉进行酸洗除垢极为必要。参考文献:1 陈少锋浅析锅炉的化学清洗与防腐蚀J.机电技术,2009 , (04).2 刘瑛,熊小刚等.锅炉化学清洗工艺研究及应用 J.全面腐蚀控制,2009 , (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