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和鸟》教学实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500939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父亲和鸟》教学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父亲和鸟》教学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父亲和鸟》教学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父亲和鸟》教学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父亲和鸟》教学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父亲和鸟》教学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父亲和鸟》教学实录(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父亲和鸟?教学实录课前谈话:二2班的小朋友从话筒里传出来的声音真好听。要上课了快用亮晶晶的眼睛朝老师看一眼 ,有些同学的眼睛会说话一、导课谈话 ,感受树林的美丽与宁静。1、师:今天我们要学的故事是?父亲和鸟? ,它是留在我记忆深处美好的回忆。记得那是一个清晨 ,一个雾蒙蒙的清晨 ,我们经过一片树林 ,这是清晨的树林。欣赏课件2、师:它让你感觉到了什么?生1:它让我感觉到有很多雾。生2:它让我感觉到清晨有很多雾。生3:它让我感觉到清晨的空气很新鲜。生4:它让我感觉到清晨是很凉爽的。生5:它让我感觉到是很绿的。生6:它让我感觉到是有很多树的地方。(欣赏课件:美丽宁静的树林畅谈感受 ,渲染了与课文

2、相对应的气氛 ,成了一个心理场 ,直接作用于儿童心理 ,让儿童去感受 ,促使儿童进入具体的课文情境 ,对课文故事中的环境加深内心体验 ,处于一种最正确的情绪状态。)二、学习课文3-8自然段。一、品读句子:父亲突然站定 ,朝雾蒙蒙的树林 ,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 ,用鼻子闻了又闻。1、理解“望了又望 ,“闻了又闻的意思。1引出两词。这是一片美丽的有着清新空气的树林 ,我和父亲朝着小路经过这个树林 ,他朝着树林谁来读这个词。生:望了又望师贴望了又望卡片 ,他还生:闻了又闻师贴闻了又闻卡片。一起来生齐读两个词。(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根底上钱老师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语深入文本。)2

3、读通句子。师:让我们把这两个词放到句子中去 ,自由读读。a生自由读。b指名读师:你读得非常正确 ,我们像他那样把句子读正确。c生自由朗读。3领会句意。师:那父亲望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翻开课本读第3-8自然段 ,钱老师建议大家读两遍。a生自由读。b交流。师:谁来和大家交流?生:父亲望见了树枝上的小鸟。师:是小鸟吗?再仔细读读课文。生:望见的是树枝在摇动。师:你是从哪里读到的?生:读句子。师:也就是课文的第11自然段师:顺着这位同学的思路你们读读第5自然段 ,思考:父亲是不是望见树枝在动?生:自由读第5自然段。师:父亲望见了树枝在动 ,他知道了什么?生:他知道了有许多鸟。师:那“我站在父亲身边

4、知道树枝上有许多鸟吗?生:不知道。师:那为什么父亲知道 ,我不知道?生1:因为我粗心。生2:以为父亲看得很仔细 ,看到的是里面 ,而我看到的只是外表。生3:可能是父亲很喜欢鸟 ,发现了鸟的习惯 ,儿子不喜欢 ,他不会去探索鸟的奥秘。师:那父亲闻到了什么呢?生:鸟味。师:你知道什么样的气味是鸟味吗?你闻得出来吗?谁闻得出来?生:父亲。师:父亲说鸟的味道是一种怎样的味道?生:父亲说是热腾腾的。师:“热腾腾是一种气味吗?那是一种什么呢?生:是感觉。师:这种感觉谁能感觉得到。生齐答:父亲。师:为什么只有父亲感觉得到?生1:父亲懂得鸟的知识。生2:父亲小时候就看见鸟。师:他是小时候还是从小到大都看见鸟

5、,喜欢鸟的?生:父亲从小到大都看到鸟的。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是从第一自然段中明白的。师:你读一读.。该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评:你真会读书 ,能前后连起来读。师:父亲是不是今天才来到树林望了又望 ,闻了又闻?生1:不是。是他见得多了。生2:因为他了解鸟的生活习惯。师:他经常到这儿来玩 ,这是一种常年累月积累下来的感觉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津津有味地读这句话。生齐读。师提议自由读该怎么读。生自由读。指名读。生1读师评:你这个“望了又望 ,“闻了又闻读得特别好生2读师评:你“望了又望与刚刚同学不一样了。生3读师评:这位同学还加了情态 ,多棒呀!生4读师评:你这个“上上下下读得也特别有味道。师

6、:这边的同学也想来试试。生5读师评:你很有父亲那种非常专注的表情。师:这么多同学想读 ,大家在位置上表现 ,老师走过来可以看见。生自由读师随机评:看见那边两个同学用肢体语言师指着黑板上卡片 ,生齐读两词。师:这两个词中都有什么字?生齐答:又师:两个词都有“又表示什么意思?生:不止看了一次 ,不止闻了一次 ,也就是望了好几次 ,闻了好几次。4、朗读指导。师:听你们这么一说 ,我感觉有点不对了 ,父亲很熟悉 ,他应该一来树林就知道 ,为什么要望了又望 ,闻了又闻?说理由。(此处的质疑把学生的知识、能力、智力、情感诸因素的培养糅合在了一起。)生1:如果父亲不仔细 ,他也不会发现?师:为什么?悄悄地给

7、你点提示 ,这是个怎样的早晨。生2:补充跟早晨环境有关系。生3:我想父亲有点老了。师:他想确定一下生4:他从小就这样。师:是他的一种生齐:习惯生5:也许这次感觉不一样。师:你面对怎样的东西你会望了又望 ,闻了又闻?生1:妈妈给我买从来没见过的东西。生2:妈妈给我买巧克力橡皮。生3:小朋友说了这么多理由 ,父亲对熟悉的树林望了又望 ,闻了又闻 ,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自由试读。师:这种感觉真的不一样 ,让我们回到3-8自然段 ,把这种感觉连起来感受一下。学生自由试读。(钱老师以望了又望闻了又闻为切入点在学生从文章的多方面、多角度感受到父亲望了又望 ,闻了又闻的原因后引领学生逐步感悟父亲知鸟爱鸟

8、.钱老师又引导学生继续与文本对话 ,抓重点词句朗读,深入感受父亲的知鸟爱鸟。)师:读完的小朋友向老师看一眼 ,父亲呀 ,每次来到这片树林 ,都会情不自禁地朝这片树林 ,你们听父亲说鸟要唱歌了 ,瞧 ,我们刚坐下鸟儿就唱了起来。出示课件。师:小鸟的叫声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生1:让我感受到了快乐。生2:让我感受到了情感。生3:让我感受到了森林里的新鲜事。生4:让我感受到了小鸟给我们唱歌。生5:让我感受到了这是一种幸福。生6:让我感受到了小鸟在欢迎我们。生7:让我感受到了小鸟在为我们加油。课件鸟叫声不断三、学习课文9-12自然段1、品读句子: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最快活。

9、师:小鸟的歌声迟迟不肯离去 ,父亲也说课件出示句子指名读句子。生1读师评:我发现你的最读得好。生2读师评:我发现你的快活读得好。生3读师评:我发现大家都快活起来了。生4读师评:我发现你的树林很快活。生5读师评:我发现你读出了小鸟很快乐。生6读师:真快活呀!生7读师:真快活呀 ,你父亲特别快活!生8读师:我看见了你脸上洋溢的微笑了。生9读师:我发现你都被陶醉了。钱老师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交流之后 ,组织了屡次层层深入的入情入境地朗读。其间钱老师的评价更是让学生感受到真切的人文关心。相信这些鼓励性的评价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和学习的快乐感 ,激发他们更参加情入境地朗读课文。师:每个小朋友都在位置上

10、大声地表现一下吧。生齐读这句话。师:此时 ,父亲的心情如何?生齐:快乐。2理解句子: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 ,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 ,最容易被打中。生翻开课本自由读9-12自然段。师:愿意读给同桌听听吗?把你的快乐传达给你的同桌。生同桌互读。师:表现好的小朋友就朝老师看一下。师:就在我快活的时候 ,父亲又对我说了这样一段话。课件出示这个句子生自由读。师:再读这句话 ,思考:父亲的心里除了快活 ,还有什么?生1:有点欢乐。生2:还有点担忧小鸟被猎人打中。师:你带着这样的感情读这句话。生2读你希望他被猎人打中吗?生2:不希望生3:他在担忧小鸟的平安。师:请你也跟着父亲来担忧一下 ,好吗

11、?生3读师:我看见了你脸上的表情了 ,你多么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呀!生4:有点儿伤心。生5:我想父亲有些忧伤 ,因为鸟会越来越少。生5读师:此时 ,父亲的内心感受有很多很多 ,请你们带着自己体会到的感受 ,在座位上自由地读一读。四、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理解:“我真快乐 ,父亲不是猎人。师:当小鸟快乐时 ,父亲就喜悦 ,当小鸟危险时 ,父亲就担忧 ,你们说 ,这样的父亲会成为猎人吗?为什么?生:不会。假设父亲是猎人 ,就不会担忧小鸟被打中。师:父亲和小鸟就像什么一样?生1:亲热的朋友一样。生2:亲朋好友一样。生3:亲生父子一样。生4:一家人一样。师:血浓于水呀!生5:兄弟一样。师:手足之情呀!

12、生6:像自己的宝宝一样。生7:自己一生中最喜欢的孩子。师:你们说这样的父亲会成为猎人吗?课件出示句子“我真快乐父亲不是猎人。生齐读。师:如果这样的父亲是猎人 ,会怎样?生1:小鸟全都没有了。生2:到处是枪响声 ,没有鸟叫声了。师:枪响声代替了鸟叫声 ,真可悲呀?生3:如果他是猎人 ,小鸟早就死了。五、学习课文14-16自然段。师:如果这样的父亲是猎人的话 ,小鸟的命运是怎样的?轻轻地读14-16自然段。交流:生1:假设这样的父亲是猎人 ,那么他前面说的话都是虚情假意。生2:小鸟全都飞离树林了。师:假设这样的父亲成为猎人 ,真可怕呀!所以生齐说:我真快乐 ,父亲不是猎人。指名读。生1。生2。生3

13、。师:好庆幸。生4。生齐读。六、总结提升。师:难道我仅仅快乐父亲一个人不是猎人吗?我心理还有更大的愿望 ,你知道吗?生1:让其他的猎人不打小鸟。师:仅仅是让其他的猎人不打小鸟吗?生2:我希望世界上不要有猎人。生3:我要让大家都来保护动物。生5:我要让我的后代保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生6:我希望动物园里的动物到大自然去生活。在钱老师设计的“父亲假设是猎人的问题的引导下 ,学生迫切意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此处没有生硬的说教 ,通过钱老师的一系列追问 ,“爱鸟爱身边所有的生灵可谓是水到渠成。师:这是我最美好的心愿 ,希望我身边所有的生灵都不要受到伤害 ,我们的自然和人类能友好相处 ,和谐相处。这是我

14、们大家美好的心愿 ,让我们把这个心愿深藏在心底。总评:钱老师充满激情的话语 ,洋溢真情的评价;学生动情地朗读 ,真挚的具有个性化的体会打动了每一位听课的老师。钱老师用自己先进的教学理念 ,深厚的文学修养 ,灵活的教学机智 ,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 ,感悟课文 ,激发学生的精神力量;用出神入化的点拨 ,让课文包含的精神品格如柔柔春风 ,似绵绵细雨 ,融进了学生的心田。特别钱老师在本课教学中“以情带读 ,读中悟情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节课钱老师安排了非常充分的读 ,而且主要是诵读。为什么作这样的考虑与设计呢?首先 ,它牵涉一个对“读的价值的重新定位和理解的问题。阅读教学“读是最主要、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 ,阅读课就是为了“读而“读。关于“读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开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能力 ,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来培养 ,靠“听是听不会的 ,靠“讲是讲不出的 ,靠“做特指做习题是做不成的 ,只有通过“读才能学会“读。把课文读准读通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朱熹有言:“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 ,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只要是多诵遍数 ,自然上口 ,久远不忘。问题在于 ,这样让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