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托班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9497402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353.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托班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精品托班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精品托班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精品托班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精品托班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托班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托班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柯城教研 2011第一期 总第66期托班幼儿午睡管理的实践研究教工幼儿园课题组 王建平内容提要:托班幼儿的午睡管理是幼儿园保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本课题通过对托班幼儿午睡现状的分析,通过环境创设“家庭化”、 催眠方法“艺术化”、 午睡组织“程序化”、午睡管理“个性化”来改进托班幼儿的午睡管理,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促进了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关键词:托班幼儿 午睡管理一、托班幼儿午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幼儿午睡是我们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托班年龄的幼儿,午睡质量好会使下午的活动更有精神。但在午睡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现象,通过观察,我把幼儿午睡的特殊管理对象概括为三大类:一是哭闹型。托班幼儿

2、年龄小,离开父母身边多少还是缺乏安全感,午睡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孩子做噩梦突然哭醒,或一个人突然爬起来环顾四周然后又躺下去睡的状况。二是恋物型。年龄小的孩子多少都有抱恋物的习惯,如:毛巾或娃娃。比如我们班的婧婧,睡觉一直要拿一条毛巾。三是陪睡型。有些幼儿,上床就是睡不着。其原因主要是在家没有养成独立的睡眠习惯,总要有大人陪同才能入睡。实践中也反映出,还有一部分孩子把午睡当作一种负担,不能按时入睡的幼儿占20%。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幼儿园工作的首位。”幼儿的健康教育是生活教育,贯穿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其中午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幼儿身体正在发育之中

3、,午睡有益幼儿身心的发展,而良好睡眠习惯的形成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对于特殊对象,尊重孩子的个性需求,因材施教,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因此,如何针对以上不同类型的孩子,采取有效的方法促进幼儿适应幼儿园的午睡习惯,需要加以研究,寻找一定的规律。二、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内容及前期行动研究情况本课题以教工幼儿园小小班幼儿为研究对象,选择小小(1)班为实验班。预期目标:通过实践研究,切实解决各种午睡管理特殊对象的入睡问题,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让午睡成为每个托班孩子的一种享受。研究内容:一是对幼儿午睡现状进一步展开调查摸底,为每个孩子建立午睡日记,掌握每个孩子的入睡特点及习惯;二是分析特殊对象不能入睡的原

4、因,着力制定对策,付诸实践,同时为特殊对象建立个案;三是探索促进孩子高质量睡眠的有效方式。三、研究结果(一)影响幼儿午睡的原因分析通过观察,我把幼儿午睡的特殊管理对象概括为三大类:1、哭闹型。托班幼儿年龄小,离开父母身边多少还是缺乏安全感,午睡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孩子做噩梦突然哭醒,或一个人突然爬起来环顾四周然后又躺下去睡的状况。哭闹型孩子的主要原因在于幼儿对幼儿园的午睡生活还未适应,或者是孩子不想午睡,没有对午睡产生好感。2、恋物型。年龄小的孩子多少都有抱恋物的习惯,如:毛巾或娃娃。比如我们班的婧婧,睡觉一直要拿一条毛巾。孩子睡觉恋物是一种习惯,不用刻意改变孩子的这种习惯,要在无形中悄悄改变她

5、的习惯。3、陪睡型。有些幼儿,上床就是睡不着。其原因主要是在家没有养成独立的睡眠习惯,总要有大人陪同才能入睡。(二)午睡管理的策略思考1环境创设“家庭化”。环境创造“家庭化”,也即要创设良好的午睡环境,让孩子有“家”的感觉。为了给孩子创设一个比较宁静的午睡环境,我通常在午睡室拉上窗帘,让室内光线适宜,同时注意保持室内适当通风。同时,播几段音乐如神秘园、肖邦钢琴曲等,让孩子们随着轻柔的音乐进入梦乡。有时,我也自己轻轻地给孩子唱:“谁在睡觉,小黄狗在睡觉;谁在睡觉,小星星在睡觉;谁在睡觉,弯月亮在睡觉”让孩子在轻盈的音乐中感受温馨的睡眠环境。2.催眠方法“艺术化”。一是善于运用表扬策略。为了引导孩

6、子尽快入睡,我通常的做法是,率先表扬几个好动不爱睡的幼儿,用表扬的计策提醒孩子赶紧睡好,例如:某某小朋友的手已经放好了,真棒!(事实上他还在动)。还有就是全班集体性的表扬,促使几个不老实的幼儿也安然入睡。二是善于和孩子说“悄悄话”。几个午睡习惯较差的孩子,我会特别关注,经常和他们说说“悄悄话”。如“快点儿睡觉,下午奖励你一颗糖果”。“该睡觉了,你会做个七彩的梦”等等。三是善于设置午睡的床位。 一般情况下,我总是把午睡习惯好的孩子安排在一起,他们需要老师的照顾相对较少,这样的孩子安排在一起午睡也会比较放心。而午睡习惯不好的幼儿,我通常会把他们安排在差不多的位置,便于更好地管理。我通常会留在这些孩

7、子的身边,与他们“零距离”交流,及时督促孩子入眠。3.午睡组织“程序化”。午睡组织并不是简单的让孩子上床休息,它需要形成一定的操作程序,加以规范。在实践中,我认为午睡组织应该遵行下列程序:一是睡前应作好充分准备。睡前要求幼儿小便,以除去生理上的干扰,同时要加强手口检查,避免小年龄的孩子将不安全的豆子、珠子等带到床上,消除安全隐患。然后,要求幼儿安静上床。二是睡中加强巡回。幼儿午睡时,教师必须巡回检查,做到“一听”“二看”“三摸”:“一听”是听听幼儿的呼吸是否正常;“二看”就是看看幼儿的神态有无异常;“三摸”就是摸摸幼儿的额头的温度。这些做法虽说是细小的事,但极其重要,通过“一听”“二看”“三摸

8、”,能及时发现一些幼儿的突发疾病。如有一次,我在巡回检查幼儿午睡时,发现我班辰辰小朋友脸色苍白,大汗淋漓,我马上抱起他,请保健老师量体温,结果是38度5,及时通知家长带孩子看医生。三是睡后引导保健。在起床前我一般都让幼儿进行5分钟轻微的运动。如梳头:让幼儿一手模仿照镜子状,一手用5个手指从前发际插入头发,前后梳理数次。转转颈:让幼儿把颈从左向右,从右向左绕数圈。伸伸手:两手掌虚握,前撑、上撑、侧伸数次。伸伸腿:让幼儿两腿自由在床上排“大”字数次。起床后再让孩子整理衣裤、入厕、洗手、吃点心。4.午睡管理“个性化”。1)午睡“哭闹型”孩子的应对策略。哭闹型孩子的午睡管理教师要切实搞清楚孩子哭闹是原

9、因。如果是哭闹很厉害的孩子,要及时把他抱起来,带离幼儿午睡的区域,以免干扰到其他孩子的睡觉,等他情绪稳定睡着了之后,再把他抱回床上。如果是突然爬起来或是吵闹不厉害的孩子,老师应先假装没看到,避免和孩子有眼神的交流,也不要和他说话,一般他会自己躺下去继续睡。如果马上去干预,反而容易把他弄醒,如果发现他已经醒了就再去拍拍他抱抱他,安抚他的情绪。有的孩子身体不舒服,要生病的时候也特别容易惊醒或哭闹,这时候老师要特别注意他在睡眠中是否咳嗽或是体温是否升高,问问他有没有哪里不舒服。有些幼儿睡觉容易踢被着凉,教师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经常去注意幼儿是否把被子盖好,夏天的时候注意腹部的保暖,冬天要特别注意把

10、脚盖好。2)午睡“恋物型”孩子的应对策略。年龄小的孩子多少都有抱恋物的习惯,如:毛巾或娃娃。在刚开学的时候,为了稳定幼儿的情绪,让她们能尽快适应这个陌生的环境,让幼儿抱恋物午睡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能给幼儿适当的安全感,让她感到安心、舒适。等她们完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后,再鼓励她们,让她们尝试着不抱恋物。比如我们的婧婧,本来睡觉一直要拿一条毛巾。有一次我们跟她说,婧婧长大了,现在不拿毛巾了好吗?她说好。那天中午她第一次没有拿毛巾睡觉,老师都表扬她。后来有几次她又拿了,我们也没有刻意纠正。又有一次,她中午一直不睡,老师把毛巾拿掉,说;“拿了毛巾你睡不着,那等你睡着了再拿吧!”她一听赶紧把眼睛闭起来,几

11、次之后她自己也知道没有毛巾她也能睡觉了,就叫妈妈不要再帮她带毛巾来幼儿园了。3)午睡“陪睡型”孩子的应对策略。刚开始尽量满足孩子陪睡的需求,用亲切的口吻,巧妙的言语哄孩子入睡,待孩子养成良好的入睡习惯,再让孩子形成独立入睡的习惯。如我班XX总是有陪睡的习惯,刚开始我总是陪伴着她,和她说说悄悄话,给她母爱般的关怀,久而久之,她就适应了幼儿园的午睡。后来也就不用“陪睡”了。四、研究结果分析与思考1)忌把午睡当成教师休息的时刻。 现实中有些教师总认为忙碌了一上午,到了中午可以趁此机会好好休息以下了。事实上,午睡管理也是一种工作状态。我们一定要重视和充分认识幼儿午睡的重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幼儿午睡的管

12、理中去,绝对不允许睡觉或打瞌睡,要随时预料到将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防患未然。2)忌把午睡当成教师备课、写东西、读书看报的有利时机。 许多老师喜欢利用孩子午睡时候做自己的事情,例如:布置环境,制作材料,备课等。午睡的时候,有些教师只顾埋头备课,写东西或读书看报,幼儿交头接耳、玩小动作、拆被角、踢被子等,只要他们不发出声音就不予制止。这是缺乏午睡管理的责任感的,教师一定要全面提高孩子的午睡质量,力争人人入睡,人人有高质量睡眠。3)忌把午睡当成孩子活动的“安全期”。有些老师认为,孩子睡觉了就无须太担心孩子活动的安全问题了。事实上,午睡管理中,教师也要把安全问题时刻挂在心上。除了睡前消除不安

13、全隐患,坚持每天的手口检查,避免小年龄的孩子将不安全的豆子、珠子等带到床上以外,睡觉时教师的巡回十分关键和重要,教师绝不能忽视。幼儿午睡管理中教师的观察水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之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托班幼儿午睡管理的现状,但如何根据各年段幼儿、各位教师的优势及不足,展开不同年段午睡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赵寄石:赵寄石学前教育文稿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唐淑:我在南师幼教系50年幼儿教育,2003年增刊。 课题组成员:叶骊 毛月娥小课题结题报告 提高五年级学生分数混合运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学校:柯

14、城区实验小学教师小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组长毛芳爱职 称小学高级学 科数学年 级五年级课题组成员梅建伟 徐国萍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实施新课程以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灵活了,可是计算方面却薄弱了。表现在学生对计算不够重视,单纯的加、单纯的乘等掌握不错,一旦混合在一起计算能力就相对低下了,计算的错误率就高了。这说明学生不能融会贯通,综合计算能力不高。但大部分问题解决都需要一定量的综合计算 ,离开了正确的计算,问题将无从解决 。那么,如何提高五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他们的数学基本技能更加扎实呢?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分析1、 新教材的计算与解决问题编排在一起,老师上课时往往重点会偏重于解决问题。从而弱化了计算

15、教学。2、 一些非智力因素造成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3、 运算律不够理解,不能灵活运用。采取的措施与行动一、了解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学习1、小学数学刘玉珠的小学生运算技能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2、王志民简单成就简约 实在收获实效 3、赵芳燕会做加法,更要会做减法二、了解我们的学生,分析我们的学生出现的情况。(一)设计针对性练习,了解学生的计算能力。这份练习涉及分数加、减、乘、除以及加减混合、乘除混合、四则混合。全面了解学生的计算掌握情况。学生常见的计算错误有以下几种类型:1. 误认误认是由于看错或认错而出现的错误。这类错误属于计算前感知性的错误,在小学生计算过程中常见。 2. 误写误写是本来计算正确,在写答案结果时出现的笔误。这类错误属于计算后抄写的错误,也比较常见。典型的误写就是约分过程正确,而答案抄写错误。还有一部分学生往往在草稿本上计算正确,但当抄到作题纸上时却出现错误。3. 误算误算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这种错误包括算理不清、法则不熟、口算有误等。(二)、分析各种错误原因,对症下药错误,从一般意义上讲,就是指结果不对。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