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培训讲学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9490332 上传时间:2023-07-3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培训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培训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培训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培训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培训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培训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培训讲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物理学习教学案例背景:在我国,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概念,它指的是运用有效的信息化技术经过精心的设计和编排形成的教学资源,它符合当前学习者对于“微”的需求和追求。现在我国国内对于微课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相关概念的阐述、理念的研究等层面,对于微课的制作、运用以及反思等模式研究较少。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资源,微课的实际效果已经初见成效,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微课的研究,寻找由更加科学有效的运用策略,促使微课更好的为初中物理教学服务。从当前微课的资源及其研究成果来看,微课涉及到的领域非常多,内容繁杂,同时有很多设计者编制微课并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任务、比赛名次等,本末倒置,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但没有帮

2、助教师进行教学,而且还阻碍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追求和认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对微课缺乏非常透彻的理解,所以就更谈不上有效的运用。本文通过调查和访谈,深入了解了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微课的运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提由了相应的建议和策略,试图构建基于微课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这种模式的建立,不但能够向教师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提升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够满足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其将来在物理领域的深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案例:在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时,上课前,我按全班学生的认知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分为不同的层次,动手能力

3、强的和动手能力差的分到一起,分成10小组,每组4人,每组配备音叉、钢尺等器材,教室的布置尽量营造一种随意宽松的氛围。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的。2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4.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相互合作的意识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学难点:探究物体传声实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音叉、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学生准备:橡皮筋、尺子(最好为钢尺)、装有水的杯子或饮料瓶、白纸。教学思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课学生理解起

4、来并不难,学生通过利用身边现有的器材实验探究就可得出结论,因而这节课我采用学生自主性探究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进行教学的。教学中多举学生实际生活有关的例子,插入微视频辅助教学,深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同时也体现出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教学过程一、创设导课多媒体播放自然界中学生熟悉的声音:鸟鸣声、蛙叫声、水流声等。学生听后提出问题:同学们想知道与声音相关的哪些问题呢?(启发学生说出自己想知道的有关声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老师在赞赏肯定的同时有选择地摘录同学提出的问题,并确定本节课研究的主题(多媒体展示研究主题):1.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 声音能在空气中、固

5、体中、液体中传播吗?3. 声音在真空中能传播吗?4.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样吗?其他的问题会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探索,同学们也可以课后上网查找资料,自己先行研究。二、探究活动(一):声音的产生探究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5. 1.学生实验:利用桌上的器材(橡皮筋、尺子、装有水的饮料瓶、纸)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体验并思考(多媒体展示问题):( 1)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何感觉?( 2)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3)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特点?2. 学生实验完成后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并由代表作答3. 教师引导学

6、生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4. 师生小结:物体发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5. 扩展交流: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比较奇特的发声方法吗?交流有趣的发声方法时,如果学生难以调动,教师可提出有趣的发声问题让学生讨论。例如(1)动物的发声方法:青蛙是怎么发声的?蚊子发出“嗡嗡“声是怎么回事?(2)同一物体不同的发声方法:人体除了声带外,还可以怎样发音声?能否一试?(3)乐器的发声方法:笛子是怎样发声的?通过小视频展示这些物体发声时的情况,细节展示他们的发声原理。6. 启发思考:你能不能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振动停止,发

7、声停止二演示实验:用音叉实验敲击音叉使它发声,学生观察并思考:(1)你观察这次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的区别像你们刚才所做实验那样明显吗?( 2) 怎样使不明显的振动变明显呢?启发学生:是否可利用它对别的物体产生的效果来显示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紧挨着音叉放一轻小球,通过小球被弹起来放大音叉的微小振动(边说边演示)。这种方法叫做转化法,这是物理学中用到的研究方法之一。(二)声音的传播探究二:生活中到处都有声音,那么声音是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的?1. 师:我说话你们能听得到吗?这说明什么问题?生:说明声音在空气中能够传播进一步猜想:如果连空气都没有呢?声音能不能传播呢?为了证明这个猜想,

8、通过多媒体播放微视频-真空铃实验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 问题:那么液体、固体是否也可以传声呢?讨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列举生活实例或设计实验进行说明交流(举手作答):隔墙有耳、钓鱼人不喜欢有人在旁边说话等。3. 引导:通过刚才这一段的学习,同学对声音的传播有了怎样的认识,能不能请个代表用你自己的语言归纳一下。学生: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教师补充:物理学中把这种样的物质叫做介质。(三)声速师:我们把声音在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声速。探究三:1.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声速表,快速地熟悉声音在空气、水、钢铁等中的传播速度。多媒体展示问

9、题:( 1) 声音在15和2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2) 声音在25空气和25煤油中传播的速度分别是多大?这说明声速跟什么因素有关?( 3) 比表中的数据你还有什么发现?2. 学生分组讨论并由每组派出代表作答3. 教师小结: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固体中的声速比液体、气体中大;声速的大小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利用微视频突出表现声速与温度、介质的关系。三、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声;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声速不同。板书设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振动

10、停止,发声也停止二、声音的传播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三、声速( 1)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2)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气体中传播得快;( 3)15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自我点评:和传统的一些教学方式相比较,利用微课进行中学教育具有灵活性高、针对性强、占用时间少等优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微课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前人们越来与注重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另外,微课的出现使得优质教育资源的及时联结和共享成为了可能,增强了不同区域空间内教师相互交流和学习的频率。物理学主要是为了研究和探索自然界物质之间的运动规律,是

11、一门研究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对于培育中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学生来说,物理即是神秘的,同时也是陌生的;他们对物理充满好奇,同时也具有一些畏惧。运用微课来进行初中物理的教学,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不但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而且能够使学生们更细致的观察到一些有趣的实验现象,帮助他们理解一些抽象概念,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提升物理的学习效果;对于老师来讲,微课的运用使得物理教学的方法更加完善,让教师在讲解和开展实验时可以更加游刃有余,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行业之间的交流,拓宽了老师的视野。本节课结合了微视频让学生更生动形象的了解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了解到真空不能传声,传统教学与微课教学相辅相成,完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