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医药学院(打印)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9489170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医药学院(打印)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北医药学院(打印)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北医药学院(打印)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北医药学院(打印)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北医药学院(打印)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医药学院(打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医药学院(打印)(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医药学院湖北医药学院简介HUBEI AIEHICAL UNIVERSITY湖北医药学院校名学校类型:医药 主管部门:湖北省教育厅湖北医药学院,英文:HUBEI MEDICAL UNIVERSITY;学院始建于1965年 秋天,坐落于新兴汽车城湖北省十堰市。党委书记:黄铁柱;院长:涂汉军校训:厚德勤学、求实创新。武当北麓,汉水之南,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城湖北省十堰市。这里连南接北,承东启西,地处武汉、重庆、西安、郑州四大中心城市的 交汇处。湖北医药学院就座落于该市的中心,是我国中西结合部鄂渝陕豫 毗邻地区8地市2600多万人口中唯一的国家普通高等本科医学院校。1965年秋天,原湖北省人民委

2、员会决定,由原武汉医学院选派一批骨 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在原郧阳地区行署所在地十堰创办医学院校,并于当年 开始招生。学校1977年开始普通本科教育,1985年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郧 阳医学院;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校序列,并定 名为郧阳医学院。1995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96年首批一次性通 过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合格评估。200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 得优秀结论。200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 位。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经过 40多年的建设 与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鄂、豫、陕、渝等省(市)结合部医学人才培养

3、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占地41.7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1.7万平方米;固定 资产3.5亿元(不含附属医院21.7亿元),教学科研设备总值9400多万 元。湖北医药学院学报为国家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 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拥有鄂西北地区最大的图书馆,馆藏图书78.24万册,配有光盘检索系统,校园网覆盖全校,是鄂西北唯一的中国教育科研 网城市节点。学校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652人,其中教授及相当职称者103人, 副教授及相当职称者202人,中级职称者197人;具有博、硕士学位者504 人。高级职称人员、博硕士学位人员分别占教学科研人员总数的46.8%、77.28%。教师中有“楚天学者

4、计划”特聘教授 1人、楚天学者4人,省 “111”工程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35人、省市有 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2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58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34 名,其中具有独立招收培养研究生资格者 72名。另有30余人(次)获得 国家、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 号。学校立足湖北,面向全国,重点辐射中西部地区,努力培养具有良好 职业道德、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适用型医学人 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逐步发展留学 生教育。学科门类以临床医学、护理学为主体,药学、医学相关学科、管 理学相互渗透、协

5、调发展,涵盖医学、管理学和理学三大学科门类。目前,学校共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7312人(不含药护学院4571人), 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药学、医学检验、口腔医 学、康复医学、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卫生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 系统等10个本科专业,以及与之相应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其中麻醉 学、护理学为国家特色建设专业,麻醉学为省级本科品牌专业,护理学、 口腔医学、药学和临床医学为省级本科品牌建设专业。拥有人体解剖学、 内科学、生理学、临床麻醉学和外科护理学 5门省级精品课程。这些专业 很好地适应了社会需求,生源和就业形势良好。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增强学科综合实

6、力。现有内科学、 外科学、麻醉学3个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学3个硕士点支撑学科,临床医学为省级一级重点学科,药剂学为省级二级重点 学科,内科学、外科学、麻醉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4个省级重点学科,外科学、内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麻醉学 4个湖北省“楚天 学者计划”设岗学科。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湖北中医学院联合培 养硕士研究生的学科点覆盖27个二级学科37个专业。拥有1个省级胚胎 干细胞研究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英语语言学 习中心和1个计算机学习中心。建有基础医学、再生医学、生殖医学、临 床医学、器官移植与肝胆外科5个高水平科研所(室)和鄂

7、西北地区唯一 的SPF级实验动物中心。为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奠 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近三年来,学校共承担科研项目632项,其中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项目13项,国务院部门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2项,在中外 期刊发表论文3583篇,SCI、EI、ISTP收录164篇,其中刘忠武教授在nature、Cell Metabolism上发表的论文引起国内外业内人士的高 度关注。出版专著、教材117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25项,转让科研成 果2项,获得发明专利27项。学校坚持开放的办学理念,同国内外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保持着密切 联系和友好合作关系。先后在主干学科和联合培养硕士点

8、以非全职方式聘 用了包括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获得者 Ferid Murad教授、美国四院院士 钱煦教授在内的45名海内外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注重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大学医学部等兄弟学校加强学科共 建、科研师资培训等合作,经常邀请著名专家来校从事学术交流活动,陈 竺、陆士新、樊代明、阮长耿、邓子新、杨叔子、樊明武、钟世镇、夏家 辉、杨焕明、贺林等一批院士、留美博士和美、日、德、澳、罗马尼亚等 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先后来校参观考察、讲学交流。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大学 医学院、美国威斯康星大学WiCell研究所等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北京大 学、中南大学、山西大学生命技术研究所

9、(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内知名 高校、研究院(所)科研人员多次到胚胎干细胞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到 生殖医学研究所指导工作。2003年,学校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ACU 大学和悉尼西南卫生署分别签定了教学与管理人员交流、护理学联通课程 项目(学生交流和课程互认)、护理人员培训(学生实习)等联合办学备 忘录并交付诸实施。学校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之精神,恪守“严谨治学、诚信为 人”之传统和“厚德、勤学、求实、创新”之校训,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 心,以素质拓展为核心。在教学管理中,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实行 “厚基础、宽专业”的培养模式,实施较为灵活的弹性学制,鼓励学生选 修跨专业课程。学校现

10、有3所附属医院,均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大型三级甲等综 合医院。附属太和医院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 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拥有鄂西北地区唯一的胚胎干细胞研 究中心。附属东风医院是“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具 有可开展器官移植准入资格。附属人民医院是“全国百姓放心医院”、“三甲示范医院”,是全国地市级医院中首批获得卫生部开展“人类辅助生殖 技术”业务的医院。3所附属医院总床位达5000张、年门诊量300万人(次)、 住院量超过13万人(次),建有省级重点专科14个,副高以上职称专业 技术人员678人,形成了以胚胎干细胞、器官移植、生殖医学研究为特色

11、的发展格局,强大的附属医院支撑,使学校在全国省属医学院校中凸显办 学实力和优势。另学校拥有47所本科实习医院,其中三级甲等医院35所,病床总数达31396张。稳固的临床教学基地为临床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的 保障。四十余年来,湖北医药学院已向社会输送各级各类医学人才3万余人。校友们遍及全国,分布于世界各地。有以美国NIH评委、南卡莱罗纳大学医学院终身受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周道洪为代表的300多人留学或工作在海外。有以天津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常委、天 津市消化学会主任委员王邦茂为代表的众多知名专家、学者辛勤工作在我 国医疗卫生战线上。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3%以

12、上,高于全省同类院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水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湖北医 药学院将按照已绘就的蓝图,满怀豪情,抢抓机遇,克难进取,为实现建 设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国际知晓的医药大学之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师资力量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80人,其中正高职称93人,博士 106人,硕士 223 人。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9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 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湖北省“ 111”工程人才2人,省市突出贡献中青 年专家27人,有30余人(次)获得国家、省、市“劳动模范”、“五一 劳动奖章”、“三育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杨桂元、戴宗晴、王伦 长、

13、张群林、郭仁慈、曾孔生、吴绍光、刘菊英、李涛、张昌军、王家宁、 郭鄂平、王玮、张建鄂、兰明银、程范军等一批知名专家教授辛勤耕耘在 教学、科研、医疗一线,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医疗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陆士新、阮长耿、樊代明、周道洪等 41名国内外著名专家、中青年学者被 聘为客座教授、特聘教授或首席学科带头人。专业设置学校开设有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含国际护理)、 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卫生法学)、药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康 复治疗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0个本科专业和临床医学、护理、医疗 美容技术、康复治疗技术等4个专科(高职)专业,并有全科医学、急救危 重病医学等辅修专业。

14、其中麻醉学、护理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麻醉学、 护理学、口腔医学和药学是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学科建设学校拥有内科学、外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麻醉学和药剂学 等5个省级重点学科,有5门省级精品课程,8个省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 建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三级(肿瘤)实验室、胚胎干细胞研究 省级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所、生命科学研究所、 肝脏外科与器官移植研究所等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拥有鄂西北地区唯一 的SPF级实验动物中心、生物(医学)基础实验、临床技能培训省级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以及英语语言学习中心、计算机学习中心等多个大型公共实 验教学平台。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632项,

15、其中国家级14项、省部级32 项;发表论文3583篇,SCI等收录215篇;出版专著、教材117部,获得 省部级科研奖励25项、发明专利27项,转让科研成果2项。附属医院附属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即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是湖北医药学 院第一临床学院的主体,十堰市太和医院是“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 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占地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开放病床1500张、固定资产6亿元,拥有“全国百名 优秀医生”张群林教授等大批知名专家。太和医院占地三百余亩,建筑面积 18万平方米,开设病床1348张, 固定资产6亿元,现有职工1800余人,其中,高级技

16、术职称者300余人, 中级技术职称者400余人,有按专业设有大内科(含心血管、肾病、血液、 消化、呼吸、内分泌、风湿病、老年病等学科)、神经内科、大外科(肝胆、 胃肠、儿外、肛肠、内分泌血管外科、骨关节、创伤骨科、脊柱、整复烧 伤、美容、神经外、心胸外、泌尿外、男科等专科)、麻醉科、中心手术室、 肿瘤科、妇产科、儿童医疗部、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传染病科(肝病防治中心)、康复医学中心、针灸科、眼科、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皮肤科、 急诊医学科、家庭医学科等临床科室 30余个。附属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即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是湖北医药学 院第三临床学院的主体,十堰市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 救、预防、保健为一体国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国际爱婴医院、国际急 救网络医院、全国首批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湖北省三甲示范医院、湖北省三级优秀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