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理学院院志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0.71KB
约20页
文档ID:489488390
理学院院志_第1页
1/20

第一节沿革理学院的前身是1960年9月筹建的南京农业机械学院,后在1961年6月在镇江正式建 校并更名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的基础课部当时农业机械学院是以南京工学院的农业机械专 业,汽车拖拉机专业的全部师资为基础筹建按当时的规划,基础课部共由电工教研室,马 列主义教研室,外语教研室,化学教研室,数学教研室,力学教研室,物理教研室,体育教 研室共八个教研室组成建校初期,由于镇江农机学院是平地起建,所有的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和教师的宿舍 都要新建在镇江不具备上课条件,所以当时是把学生分为块除当年的128名新生在镇江 借地办学上课外,老生和部分新生仍留在南京工学院上课两地分别称为一系,二系,实施 教学和生活管理,直到64年8月,在南京的师生全部迁到镇江后,基础部才完整统一,当 时基础部的代主任为荆广生教授,党总支书记为曹振芳基础课部成立初期,教师队伍绝大 部分是由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组成,教学经验不足,实验楼和实验设备,实验仪器均要兴建 与采购,所以困难很大,但经全体教师,员工努力协作克服各项困难认真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并使教学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发展的轨道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破坏了基础部的正常教学工作。

教学活动从不能正常进 行直到停课“闹革命”基础课部老师被分到各专业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后,学校恢复了 基础课教学研究部由数学,物理,外语,制图,体育,理力,材力,机械零件,机械原理, 化工,电工共十一个教研室组成,总支书记为成玉湛基础课部师生员工出于对教育事业的 忠诚和高度的责任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努力工作,教学工作仍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 于“文化大革命”,高校招生中断,高校的师资队伍严重缺乏,为培养基础课教师,基础课 部在1977年招收了 1届数学师资班,学制4年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制度后,基础课部各教研室迅速归队,此时基础课部已经全面承 担起全校的基础教学工作并于1978年申办应用数学和工程力学两专业1982年,镇江机农业机械学院更名为江苏工学院1983年基础课部由数学、物理、化 学、外语、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零件原理、体育、计算机、工程力学研究室组 成这时基础课部共有教师21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8人,讲师122人,教员1人, 助教26人,实验员32人,其它人员7人,基础部主任房国勋,总支书记为范乃昌,荆广生 为名誉主任到1984年2月,基础课部的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材力,理力,制图及工程力学研究 室划归新成立的机械工程系,电子计算机教研室划归管理工程系。

这时基础课部由数学,物 理,化学,外语和体育五个教研室组成1986年基础部成立了应用数学研究室1987年基础部,由数学,物理,化学,体育,英语和俄,日,法语六个教研室以及应 用数学研究室组成同时还设有四年制本科英语师资班这时基础课部的教职工人数为157 人,其中教师为146人,副教授14人,讲师,工程师61人,助教和助理工程师67人1989年基础部由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和体育组成(外语中有英语、外贸英语以及 少数语种的外语)设有4年制的外贸英语专业这时的基础部承担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专 科生函授班所有的公共课的教学任务为了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和整顿当时较为混乱的教 学秩序,制定出一系列的规章管理制度如青年教师的培养办法、新教师开课办法等在各 教研室的共同努力下,基础课部的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如英语教研室调整了当时的领导班子 后,教研室大力整顿教学秩序,积极开展教学法活动,使得教研室的面貌逐渐得到改变,教 风有很大的改观,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CET-4通过率由1988年20%多逐年提高到92年CET的四级通过率为82%,在当时机械部30多所高校中名列第一在省内高校中仅次于南 京航空学院,排名第二。

体育教研室当时在基础课部也是一个老大难的教研室,也在调整领 导班子后经全体教师的努力,在当时硬件条件(如没有体育馆)远不如省内其他高校的情况 下,在省内71所高校体育课程的评估中被评为十所高校中优秀课程之一数学,物理等课 程的教学质量也不断提高在全省和全国的各种竞赛中,多次取得名列前茅的好成绩高等 数学、物理、体育还被评为学校的优秀课程专业英语在当时的师资、设备均极其困难的条 件下,已连续培养出四届毕业生且学生的质量也得到外界的很高的评价由于基础课部各 门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学校争得荣誉,扭转了机械部教育司对我校教育质量下降的 看法1993年9月21日,学校撤销基础课部,成立数理系数理系由数学教研室、物理教研 室、理论力学教究室、材料力学教究室、以及振动噪声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室、应用数学 研究室、应用物理研究室组成系主任是徐民京、党总支书记是辛俊康原基础课部的化学 教研室划归材料工程系,体育研究室改为体育部划归教务处领导,英语教研室、专业英语教 研室、第二外语教研室组成外语系,后又将工程力学研究所和固体力学实验室划归数理系 不久,振动噪声研究所划出数理系1994年开始,数理系的科研和课题由陈宜周教授和田立新教授带动下有大幅度的发展, 如田立新的“若干典型系统的动力学行为;骆英的多项桩基检测,王亚伟的“非接触便携式 金属表面粗糙度测试仪”以及“用水管理软件系统”。

当年发表论文的人有陈宜周、田立新、 卢殿臣、徐民京、陈章跃、王亚伟、刘映栋、李元林、韩广才、胡惠芳、王文初、刘荣桂、 孙锁泰、朱翼隽共14人,共26篇其中陈宜周一人就有七篇,田立新有四篇并有多篇被'SCI, EI及ISTP检索当年数理系共有教授13人,副教授40人1995~1996年,数理增加桩机研究检测中心和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这年度除完成全校 的有关基础课(数学、物理)和技术基础课(理力、材力)的教学任务外,科研和课题也有 很大的收获由于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给数理系的发展打下 良好的基础1997〜1999年,因为人才市场的需要,以力学教研室为基础成立土木工程教研室,并开 始招收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同时在98年获得应用数学和系统工程两个硕士点加上原有 的固体力学硕士点,数理系已有三个有硕士授权的学科1998年开始招收土木工程专业的 本科生该年数理系共有教授13人,副教授27人,高级工程师5人,当年数理系共有数学, 物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土木工程五个教研室;物理、力学和土木工程三个实验室, 以及应用数学研究室;应用物理研究室;工程力学研究所组成大学物理实验室的仪器,设 备加快了更新速度。

当年田立新获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骆英,李建康,路淼,田立新, 卢殿臣,王钟羡获部省级课题十项取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青年教师讲课竞 赛一等奖、田立新被评为江苏省高校科技和工作先进个人王国余,李建康被评为省高等学 校实验室先进个人高等数学,材料力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及大学物理实验均被评为省 优秀课程1999年11月,江苏理工大学数理系更名为江苏理工大学理学院2000 年,我院除原有的应用数学硕士点、固体力学硕士点、系统工程硕士点外,又新 增结构工程硕士点该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力学、数学以及数学建模竞赛均获得优异成绩2001年10月,江苏理工大学和镇江医学、镇江师范专科学院合并组建成江苏大学江 苏大学理学院由原江苏理工大学理学院镇江师专数学和物理两系,镇江医学院数学教研室和 物理教研室组成并院后理学院的院长为田立新教授,副院长为王亚伟,骆英,张九如,党 总支书记为韩广才,副书记为张九如2003年新增固体力学和系统工程2个博士点新增基础数学、光学工程(联办)硕士 点2005年新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工程力学三个硕士点,理学院 已有9个硕士授权学科2006年新增物理电子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两个硕士点。

理学院已有11个硕士 点授权学科2009年新增控制科学与工程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江苏大学理学院建院后,经广大教师的不断努力,学科调整和发展,现由数学系、物理 学系、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及土木工程系组成多次获得省级优秀教学质量奖,承担多项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市基金项目理学院教师以学生为本,围绕学校“百、千、万”教 学工程,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现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点,均为江 苏省重点学科(2006年);11个硕士点;1个工程硕士类:建筑工程;7个本科专业:信息 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X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师范类)土木工程(建 筑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土建)、工程管理;2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江苏大学物理实验中 心(2005)、江苏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2007); 2个校级中心实验室:数学建模中心实验 室、土木工程中心实验室;1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 战略研究中心学院还设有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土木工程测试技术研究所、数学科学研究 所、应用物理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虚拟光学研发中心、非线性科学国际杂志编辑部、 数学教育研究编辑部等8个科研机构。

近5年学院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0多名,本科生近1500名其中获省优秀研究生 学位论文5篇,获省优秀学生干部、省三好生13名,获校优秀毕业生近400名,就业率达 98%第二节组织机构与人员一、 组织机构:至2010年7月,学院组织机构如下:党群组织:院党委(下设数学系党支部、物理系党支部、力学系党支部、土木系党支部;学 生第一党支部、学生第二党支部、学生第三党支部、学生第四党支部;研究生按班级设立党 支部)、院团委、院分工会行政机构:院行政办公室,院教务办公室、院学工办公室、院党团办公室教学机构:数学系、物理学系、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及土木工程系科研机构:江苏大学物理实验中心、江苏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数学建模中心实验室、土 木工程中心实验室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战略研究中心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土木工程测 试技术研究所、数学科学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工程力学研究所、虚拟光学研发中心、 非线性科学国际杂志编辑部、数学教育研究编辑部二、 历任党政领导主要负责人(历任党政领导见表)历任主任、副主任一览表(合起来)名称主任任期副主任任期基础课教学研究部荆广生1964起-1977止房国勋1977起(I960)-1987.4.7止范广荣1987.4.7起李光久1987起徐民京1989起刘映栋1989起数理系(1993.9.21)徐民京1993-1995.3.22止韩广才1993.4.16起-1994.11.23止朱翼隽1995.3.22起-2001.12.5止刘荣桂1994.11.23起-1996.9.9止王亚伟1996.9.9起-1998.5.6止王军1998.5.6起-2001.12.24止历任院长、副院长一览表学院名称院长任期副院长任期理学院(1999.11.2)朱翼隽1995.3.22起-2001.12.5止王军1998.5.6起-2001.12.24止田立新2001.12.05起-2008.07.10止王亚伟2001.12.24起-2009.1.22止骆英2001.12.24起-2008.03.13止张九如2001.12.24起-2008.03.13止卢殿臣2008.07.10起王亚伟2001.12.24起-2009.1.22止王善民2008.03.13起冯志刚2008.03.13起历任党组织书记、副书「,己一览表组织名称书记任期副书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