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14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9488333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1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1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1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1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1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1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14篇(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第5课 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复习学案 总编号:NO. 40命题人: 审核人: 复习知识提纲:1.功 定义:物理学中把_ _和物体在_移动_的_叫做机械功,简称_ _用符号_表示。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有作用在物体上的_。物体在_的方向上通过_。 公式:_,两个变形公式为_、_。 单位:_,简称_,用符号_表示,1J=_。估测: 将两个鸡蛋举高1m,做功约_,将一个苹果从地面拿到桌面做功约 _将一袋10kg的大米从地面扛到肩上,做功约为_,体重为600N的学生从1楼走到2楼,做功约为_,将一瓶500mL的矿泉水从地上拿起,做功约_。 有用功 额外功2机械效率 总功机械效率公式提高机械

2、效率的方法3功率 表示:物体_ _的物理量 定义:单位_物体_。 公式:_,变形公式为_、_ 单位_,简称_,用符号_表示,1J/s=_。 常用单位:_。1KW=_。 优秀运动员长时间运动的功率为_,它的物理意义是_, 练习巩固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描述的力,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 )熊猫用力举着杠铃不动 拉绳匀速提升重物 搬石头没搬动 提着水桶沿水平方向移动A B C D2.如图所示,林雨将两只鸡蛋举高1米,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 A. 0.01 J B. 0.1 J C. 1 J D. 10 J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 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

3、一定越高C.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 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4一个人用同样大小的水平方向的力拉着木箱,分别在光滑和粗糙两种水平地面上前进相同的距离,关于拉力所做的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粗糙地面上做功较多 B在光滑地面上做功较多C两次做功一样多 D条件不够,无法比较两次做功的多少5在举重比赛时,一运动员在第一阶段把150的杠铃很快举过头顶,第二阶段使杠铃在空中停留3s,下列关于运动员对杠铃做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他在第一阶段内没做功 B他在第二阶段内没做功C他在两个阶段内都没做功 D他在两个阶段内都做了功6使用机械做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就

4、多 B功率大的机器做功快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就短 D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就长7一位学生爬竿,第一次以0.7m/s的速度爬到顶,第二次以0.5m/s的速度爬到顶,则两次匀速爬竿过程中所做功和功率大小是( )A.第一次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B第一次做功较少,功率较小 C两次做功相同,第一次功率较大 D两次做功相同,功率相同8. 某滑轮组改进后提高了机械效率,若用它把同一物体匀速提到同样的高度,改进后与改进前相比较,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做的有用功增加了 B.做的总功减少了C.做的额外功减少了 D.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增大了二、填空题9.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_ _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是_

5、,某人骑车的功率为100W,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 第10题 第11题10如右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 若工人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则泥桶上升_m,手拉绳子的力为_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11如图(甲)所示,小华用水平力F拉着木箱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了距离L,则小华对木箱所做的功为W1=_.小昕沿如图(乙)所示的斜面用同样大小的力F拉着同样的木箱在力的方向上也运动了距离L,小昕对木箱所做的功为W2.则W2 W1(填“”、“”或“=”).12如下图所示,物体重均为50N,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则拉力F1=_

6、N,F2=_N ,F3=_N . 第12题 第13题13如图所示,重为100牛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前进10米,弹簧秤的示数为5牛.不计滑轮、绳子、弹簧秤的重力,忽略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A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_牛;拉力F做功为_焦.14、某工人用一个动滑轮将重力为500牛的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提升3米,则拉力做功为 J;若拉力做功的功率为50瓦,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ms(不计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三、实验与探究 15. 某实验小组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下图:物理量123钩码重G(N)446钩码上升高度h(m)0.10.10.1绳端拉

7、力F(N)1.81.42.4绳端移动距离S(m)0.30.50.3机械效率74%57甲 乙(1)通过表中数据可分析出实验2是用 (填“甲”或“乙”)图做的实验。(2)请将表中空白处填上恰当的数据。(百分号前保留整数)(3)通过实验1和实验2的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使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动滑轮的个数越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4)比较实验1和实验3可得正确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_,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5、在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三位同学想比较爬杆时谁的功率大。以下是他们讨论后得出的三套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用相同的时间爬杆,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上杆的高度,即可比较功率大小;都

8、爬到杆顶,测量出各自的体重和爬杆用的时间,即可比较功率大小;爬杆后,测量出各自的体重、爬杆用的时间和爬上杆的高度,算出功率进行比较。A、只有;B、;C、;D、。四计算题16举重运动员在0.8S内将140kg的杠铃举高1.55m,他在这个过程中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17如右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物体在10s内竖直上升了1m,人拉绳的力为250N。试问: 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为多少?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动滑轮重多少?(不计绳重和摩擦)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第1课 第1节 功学案 总编号:NO. 35命题人: 审核人: 一、学习目标1探究什么是物理学中的功,知道物体做功的

9、两个必要条件:2知道功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3能根据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 4会用公式计算功的大小5体会到简单机械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快捷,能从功的角度去理解使用简单机械“省力”和“省距离”之间的辨证关系。二、课前预习1力学中的功是什么含义? 。2看课本P104想想议议。在图15.1-1这些做功的实例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在图15.1-2这些没有做功的实例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3.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是: , .4.判断下列实例中做没做功.A在极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动的冰块,靠惯性向前运动了一段距离( )B用力搬一块石头而没有搬起( )C提着小桶在水平路上匀速前进,( )5.在物

10、理学中,把 叫做功.功的计算公式是 .它们的单位分别是 .6.自学例题并做在下面.7.自学课本P106实验,明白实验的原理.8.功的原理的内容: .三.课中学习(一)关于功的概念1进一步分析实验结论,得出:不考虑摩擦等阻力影响,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判断是否对物体做功。2明确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物体要受力的作用,二是物体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定距离3强调判断是否对物体做功,两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4例举下列三种情况,判断对物体有没有做功:物体受力的作用,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一定距离;物体由于惯性通过了一段距离,但在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与物

11、体运动的方向始终垂直。(二)演示课本 实验,得到功的原理(三)、典型例题解析例1、小强用100N的力,将重5牛的足球踢出30m远处,他对足球做的功为 ( )A3000J B.150J C.0 D.无法计算思路与技巧 足球的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踢足球,对足球做功;在第二个阶段,足球离开了人,继续运动,人不再对足球用力,所以不做功。注意:在第一阶段,在人的推力作用下,足球已动了一段距离,但这个距离不是30m;具体是多少,无法判断,因此人对球做了功,但无法计算。答案 D评析 W=Fs中的F和s要对应。本题中100N对应的距离不是30m。因为足球离开了人,人对足球就没有里的作用,也不再对足球做功了。举一反三 1、判断下列几种情景是否做功(1) 学生背着书包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2) 司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推动汽车(3) 某人抱着木箱,坐电梯上到5楼2、有一起重机,它将5000 N重的物体匀速提高6 m,后又水平地移动4 m,则钢丝绳对物体所做的功是 ( ) A3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