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整理精校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485601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整理精校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整理精校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整理精校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整理精校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整理精校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整理精校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作文辅导01071024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导学案【学习目标】1、让学生初步掌握景物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角度、写作的技巧等。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能力。3、能把学到的写景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学习重点】目标1、3【学习方法】探讨法、练习法【知识链接】:景物描写方法论。景物描写,就是描写人们生活环境中的自然景物和社会景物。在记叙文中不仅有大量的写景为主的文章,就是以写人写事为主的文章中,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反映事件的面貌,也常常写景。上乘的景物描写应当是情趣盎然,耐人寻味的,也是个性鲜活的。当然景物描写也是有一定具体

2、方法可循的,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方法,并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是可以写好景物的,这里只介绍常见的几种方法,供我们学习和借鉴。一、抓住特点,准确描画写人要有个性,写景要有特色,要想给人独特鲜明的印象,就必须突出该景物的独特之处。可以说,这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前提。任何一个景物都是许多物象构成的,但我们不能将它们从头到尾、不分巨细地全部描写出来,而要抓住该景物的独特之处加以描写,这样,才能避免“千景一律”的弊端,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比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中所写的三个“峡”就各具特色,毫无雷同;瞿塘峡雄奇、险峻,巫峡奇丽秀美,而西陵峡则突出它的险恶。这是景物本身的特征。无论从哪个角度着眼,我们都不能违背这一

3、基本特征。如果有谁把瞿塘峡写成秀美之峡,而把巫峡写成险峻之峡,这就有悖于事实,也就无法叫人接受了。要抓住特点,就要对景物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景物的特点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同学描写的景物,之所以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主要的原因是对所写的景物没有认真细致的观察,不善于通过比较的方法去发现和抓住事物的特点。而成功的有特点的景物描写,则都是对所写景物进行了艰苦细致的观察和反复比较的结果。二、确定观察点,选择观察角度描写景物要选准观察角度。对于同一个景物,同一景点,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对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观察角度的选择有两种:一是定点观察,一是移步换景。1、定点观察:即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固定的。

4、所谓立足点,是指人们观察事物时所站的位置。这样,我们到一个景点去,固定立足点,视线随身体而旋转可以上下左右移动,写景状物也就有了多个角度:仰视、俯视、环视、远视和近看,这样将景物一层层地写下来,从而把景物写得层次清楚,鲜明逼真,给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台湾作家李乐薇散文我的空中楼阁是从不同方位把“小屋”及其周围的环境展示给我们的,远观小屋,呈现的景色是:“首先看到的是小屋前面树,那些树把小屋遮掩了,只在树与树之间露出一些建筑的线条,一角活泼翘起的屋檐,一排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堞一样,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远观改为近看呢?

5、由于立足点变化了,观察的角度也从仰视变成了平视,小屋的景色便是:“有了许多树,小屋就有了许多特点。树总是轻轻摇动着。树的动,显出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小屋后面有一棵高过屋顶的大树,细而密的枝叶伸展在小屋的上面,美而浓的树阴将小屋笼罩起来。这棵树使小屋予人另一种印象,使小屋显得含蓄而有风度。同样是小屋,透观和近看的形态就有了很大的变化。运用定点观察法描写景物,第一,要注意选准立足点,哪里最能恰当地表现描绘对象,产生最好的艺术效果,就应把立足点选择在哪里。第二,要把立足点交代清楚。2、移步换景:就是立足点随着行踪的变

6、化而变化,一边走一边看,走到哪儿,看到哪儿,把景物一步步地写下来。如李健雪的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是烟是雾,我们辨识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的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回漩的水面。这里叫做虬在湾:据说虬早被吕洞宾度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这段文字写了三个立足点:岱宗坊、虎山水库、坝桥。分别写了虎山水库七股大水和坝桥的平静湖水,这两幅画面交相辉映。运用这种方法,一要注意把立足

7、点的变换交换清楚,如交代不清,就会使如堕雾中;二是注意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不能写成“流水账”,一方面,从不同立足点看到的局部景物应各具特色,另一方面,各局部景物合起来又要能反映出描写对象的总面貌、总特征。这样描写才是成功的。三、安排好描写的顺序景物描写还要注意描写的顺序,顺序恰当才能使描写眉目清楚,自然和谐。按照景物的方位顺序写景。每种景物都有自己的位置,我们选定一个地方进行观察,按照由远及近(或由近至远)、由内至外(或由外至内)方位顺序去描写景物的情状、风貌,景物的画面就可以井然有序的展开。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开头描写百草园的概貌。”“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

8、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段景物描写,就是按照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来摹状的,读起来,我们的眼前似乎能够显现出那景色层次的美感来。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说到底,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达意。“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点明了情与景的关系。大自然的景物本身是没有喜怒哀乐、爱憎褒贬的,但带着情感(如欢乐、悲伤、苦闷、烦恼等)去观察。描写时,便赋予了景物鲜明的感情色彩。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唐代大诗人杜甫有一名句,叫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说的是景物的色彩是由感情色彩决定的,不是晴天都明媚,阴天都悲凉。同一个场景,同一种自然风光,在不同眼里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是的感情不同,通过不同物象的细节描写反映出来的。五、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动景和静景都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所以,要想描写好景物,就要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结合起来,所描绘的景物才会具体生动,给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中的几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