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医重点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9484564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中医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医学中医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医学中医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医学中医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医学中医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中医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中医重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重点总结1、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子和-攻下派李东垣-补脾派朱丹溪-养阴派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3、阴阳的相互关系:阴阳的相互制约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相互转化 五行生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按顺序)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间隔一个是相克) 五行制化:制,是制约,化,是生化、变化。生中有制,制中有生。 相乘,相侮:相乘,即是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的制约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的另一种表现。木侮金、金侮火、

2、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5、脏腑组成及其共同生理功能:组成共同生理功能五脏肝、心、脾、肺、肾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胆、大肠、胃、小肠、膀胱、三焦中空管腔,受盛、传化水谷糟粕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中空有腔,藏而不泻五脏与系统连属归纳志体窍液华心喜脉舌汗面肺悲忧皮鼻涕毛脾思肌肉四肢口涎唇肝怒心、筋目泪爪肾恐骨耳及二阴唾发6、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五脏生理功能系统连属心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心在志为喜;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心在窍为舌;心在液为汗。心与大肠相表里,五行属火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肺在志为悲忧;肺在液为涕;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肺在窍为鼻。肺与大

3、肠相表里,五行属金脾脾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水液),脾气主升(升清,升举内脏),脾主统血脾在体合肌肉,主四肢;脾在志为思;脾在液为痰;脾在窍为舌,其华在唇;脾与胃相表里,五行属土肝肝主疏泄(通畅气机,助脾胃运化及胆汁分泌排泄,调达情志,调节生殖功能),肝藏血肝在志为怒;肝在液为泪;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开窍于目;肝与胆相表里五行属木肾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肾在志为恐;肾在液为唾;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肾开窍于耳和二阴;肾与膀胱相表里,五行属水精的两个来源及相互关系: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后天之精,人出生后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又称水谷之精、脏腑之精。二

4、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在慎重密切结合而成为肾精。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生成的物质基础,后天之精源源不断地产生又充养和培育先天之精。先天之精只有得到后天之精的补充和滋养,才能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后天之精也只有得到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才能源源不断地化生。即所谓“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7、气的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8、血的功能:营养滋润全身;神志活动的基础9、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养气10、气的分类及各气的生理功能气定义功能元气又名原气、真气。肾所藏的先天之精化生,经三焦而循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 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殖和生长

5、发育 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维持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宀Q宗气积于胸中之气,属后天之气。在胸中聚集之处称“气海”,又名膻中。 走息道以司呼吸 贯注于心脉之中,促进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营气行脉中而具营养作用之气。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有其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充盈于血脉之中,为血液的组成部分,循脉上下营运全身 化生血液,营气经肺注入脉中 营养全身,循脉流注全身,为脏腑、经络等全身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提供营养物质卫气具有防御功能而行于脉外之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与营气相偕而行,经肺宣发行于脉外,皮肤肌肉之间,熏于盲膜,散于胸腹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具有温煦全身作用 调节控制肌腠

6、的开合,使汗液有节制的排泄,以维持人体体温的恒定和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协调平衡11、中医对病因的分类方法有哪些?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外感致病因素*I疠气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J内伤致病因素V饮食失宜:饮食不洁,饮食不节,饮食偏嗜I劳逸失度:过劳,过逸其他致病因素:痰饮,淤血12、什么是六淫?六淫治病的共同特点?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六淫是指反常的六气,属不正之气,故又称为“六邪”。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环境性、相兼性、转化性13、风、寒、暑、湿、燥、火各邪致病特点?风邪-“六淫之首”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

7、之长风性主动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主收引寒性清澈暑邪-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性升散,扰神耗气伤津暑多夹湿湿邪-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燥邪-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火邪-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扰心神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动血火热易致肿疡14、什么是正气、实证、虚证、气滞? 正气简称正,指人体的功能活动(包括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和抗病康复能力。 实证是邪气过盛,脏腑功能活动亢盛火障碍,或气血壅滞而淤结不通等所表现的证候,主要表现为治病邪气比较亢盛,而机体正气未衰尚能与病邪抗争,正邪相搏剧烈,反应明显,可出现一系列病理反应比较剧烈的有余的症候表现

8、。 虚证一指正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气血生化不足或气化无力,以及气机升降不及等证候,主要表现为精气血液津液等亏少和功能衰弱,脏腑经络生理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正邪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反应,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表现。 气滞指气机郁滞而流通不畅的病理状态。15、淤血临床共同特点? 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 肿块,外伤局部见青紫肿胀,积于体内者,久聚不散,可成癥积,按之痞硬,固定不移 出血,血色紫暗或血块 望诊,久淤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脉络曲张 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痰饮致病特点: 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治病广泛,变

9、化多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易扰乱神明多见滑腻舌苔16、简述五色主病及其意义? 青色:主寒证、痛证、惊风、血瘀。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属寒盛、痛剧。久病面色与口唇青黑者,多属于心气、心阳虚衰,或肺气闭塞,呼吸不利。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者多为心阳暴脱,心血瘀阻之象,可见于真心痛病人。面色青黄(苍黄)者,可见肝郁脾虚,肝脉瘀阻。小儿眉间、鼻柱、唇周见青色,为小儿惊风。 赤色:主热证。满面通红实热证,两颧红赤虚热证 黄色:主湿证、虚证、黄疸。萎黄脾胃气虚,黄肿脾虚湿盛,阳黄湿热证,阴黄寒湿证 白色:主虚、寒、失血。面色淡白无华气血虚,面色晃白属阳虚,面色苍白亡阳、脱血夺气或阴寒内盛 黑色:主肾虚、

10、水饮、淤血。面色淡暗肾阳虚,面黑干焦肾阴虚,眼眶周围色黑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多为瘀血久停所致。17、病理性舌色、苔色有哪几种?各自主病如何?(舌色)淡白舌:主虚证、寒证、气虚两亏。红舌:主热证,有虚实之分。绛舌:有外感与内伤之分,主温热邪毒炽盛,热入营血,阴虚火旺。青紫舌:主寒凝、淤血、气血壅滞。(苔色)白苔:主表证、寒证、湿证。黄苔:主里证、热证。灰黑苔:主里热、里寒之重证。18、何为但寒不热?其有哪些类型?各自的意义如何? 但寒不热指病人只感寒冷而不发热。见于里寒证,多因素体阳虚,不能温煦肌表,或寒邪直接侵袭,损伤机体阳气所致。 虚寒证:久病体弱畏寒,脉沉迟无力。实寒证:

11、新病脘腹或其他局部冷痛剧烈,脉沉迟有力。19、十问歌明。张景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20、疼痛的性质?新病疼痛:痛势剧烈,持续不解而拒按一实证。久病疼痛:痛势较轻,时痛时止而喜按一虚证。胀痛:痛处不定一气滞刺痛:痛处固定一淤血。冷痛:寒。灼痛:热。重痛:湿。游走痛:风或气滞。酸痛:湿阻或肾虚。21、常见病脉及主病病脉脉象主病浮脉:轻按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表证,有虚实之分沉脉轻取不应,重按抬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其脉搏显现的部位较深,可理解为

12、“深脉”主里证,有虚实之分迟脉:脉来缓慢,一息脉动不足四至(1分钟不满60次)主寒证,有虚实之分数脉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1分钟90次以上)主热证,有虚实之分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硬度大主肝胆病,诸痛证、痰饮等滑脉1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主痰饮、食滞、实热诸证细脉脉细如线,应指明显。特点是脉窄且波动大诸虚劳损,又主湿涩脉往来艰涩不畅,应指如轻刀刮竹主伤精、血少、痰食内停、气滞血瘀等证结脉缓而时止,止无定数主阴盛气结,寒痰瘀血,气血衰象代脉缓而时止,止有疋数主脏器衰微,风证,痛证,惊恐,跌补损伤促脉速而时止,止无定数主阳盛实热或邪实阻滞之证22、八纲辨证的定义一一八纲,即阴、阳、表、里

13、、寒、热、虚、实。八纲辨证是概括性的辩证纲领,是各种辩证的总纲。它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经过分析和综合,以概括病变的类别、部位、性质以及邪正盛衰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归纳为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八类基本证候。23、寒证与热证的鉴别面色四肢喜恶口渴大便小便舌象脉象寒证苍白寒凉怕冷喜暖不渴或热饮不多稀溏清长舌淡苔白润迟热证红赤燥热燥热渴喜冷饮干结短赤舌红苔黄干数24、虚证与实证的鉴别病程体质形态大便小便舌象脉象虚证久病虚弱精神萎靡,身倦乏力,气弱懒言稀溏清长长舌淡嫩、少苔细弱实证新病壮实精神兴奋,声咼气粗秘结短赤苔厚腻实而有力25、寒热真假(定义,证候)真热假寒邙日盛格阴):

14、内热过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郁而不能外达四肢而表现一些假寒现象。证候:里热炽盛+肢冷、脉沉等。 真寒假热(阴盛格阳):阴寒内盛,阳不制阴,虚阳浮越于外,阴阳气不相顺接所致。证候:里寒极重+身热、面红、口渴、脉大。26、脏腑辨证:通过四诊收集的资料结合脏腑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对疾病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其病机、病位、病性及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辩证。27、疾病辨证疾病证候心血瘀阻证心悸怔仲,心胸憋闷刺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舌紫暗有紫斑、紫点,脉细涩或结。重者暴痛欲绝,口唇青紫,肢厥神昏,脉微欲绝。风热犯肺发热恶寒,咳嗽气促,痰黄黏稠,鼻流黄涕,口渴咽干,咽喉疼痛,目赤头痛,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肾阴虚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干呕呃逆,形瘦便干,舌红少津,脉细数肝气郁结情志抑郁暴怒,善太息,胸胁或少腹胀痛,或咽部梗塞感(梅核气),或胁下痞块。妇女见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甚则闭经,舌紫或边有瘀斑,脉沉弦涩肾阳虚腰膝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