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共16页)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9482972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共1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共1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共1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共1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共1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共1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共16页)(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同学们,扫微信更新提醒哦目录第一单元 美术是创造性劳动第一课-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第二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第二单元 春天畅想第一课-色彩的魅力第二课-春天的畅想第三单元 富有活力的运动会第一课-凝练的视觉符号第二课-亲切的使者第三课-喜悦与收获第四单元 校园艺术节第一课-广而告之第二课-盛情邀约第三课-独特的装扮第五单元 平面设计的盛宴第一单元、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理论,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打下基础。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情感态

2、度价值观:通过画家的创作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的能力。教学难点表现性艺术是否符合这一观点。教具准备课件、范画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引课:1.回忆上学期的美术作品开国大典,分析说明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美术作品?2.作品描绘了什么?3.作品表现的内容是不是作者凭空想象出来的?4.它来源于什么?板书部分课题源于生活二、新授:(1)欣赏王式廓的素描作品血衣,对照资料图片,引导学生体会美术作品是怎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多媒体展示并介绍画家和创作背景)思考讨论:1.作品的题材内容是怎样来的?如果现实生活中没有发生这类事件,艺术家

3、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吗?2.从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看,你认为再现性美术的产生需要哪些条件?3.作品中重点突出了哪几个人物?4.在作品中寻找一个你感兴趣的人物,谈谈作者是如何去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人物怎样的心理和性格?5.谈谈你对整幅作品的感受。可见,美术是源于生活的。(2)通过表现艺术作品,进一步说明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一主题。播放格尔尼卡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毕加索及立体主义绘画。三、课堂小结: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要善于发现,学会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第二课时一、继续上节课的艺术作品分析a.播放格尔尼卡的图片,请同学用一两句话谈谈你初看该作品的感受。b.师讲述格尔尼卡创作背景,请同学们仔细对照

4、P4的文字说明及艺术形象区读懂该作品。(引导学生探讨发现其夸张变形的手法)c.思考讨论格尔尼卡这幅表现性绘画中的形象也来源于生活吗?它和再现性绘画中形象有什么不同?画家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从而印证本课课题美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二、展示课文中不同材质的工艺和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本身的特征与作品表现手法之间的关系。体会因材施艺,宛若天成的艺术效果。讨论:艺术技巧与物质材料对作品的产生有怎样的影响?三、通过作品引导学生总结再现性美术、表现性美术的特点。真实再现性美术抽象表现性美术具有变形的特点四、评述请同学们谈对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理解。五、小结 任何美术创作都源于我们的生活,即使有一些作

5、品我们不能一眼就看出它与我们生活有什么联系,但它们都是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得到的灵感和启发二次创作出来的。美术创作是一个充满艰辛和智慧的创造性劳动,它丰富了人类的精神和生活内涵。【课后反思】第2课、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体验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了解美术作品表现情趣和意境的艺术方法,能对相关的美术作品情趣和意境进行欣赏评述。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美术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进行的体验分析、欣赏评述,进一步探讨艺术美与生活美的区别与联系。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验分析、欣赏评述,丰富学生的生活和艺术情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对美好快乐的向往。教学重点:通过作品分析感受不同作品中所体现的

6、情趣和意境,并且能从表现方法和画家个人感情方面理解作品,同时能运用学到的方法赏析其它作品,从作品中的情趣和意境方面对相关美术作品进行欣赏评述。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美和价值。中国画尤其追求意境的表现,这也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学习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情趣和意境,体会画家的思想、感情和文化修养。教具准备:课件、范画课时安排:1课时一、组织教学课前准备 安排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初步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对教材中所涉及的作品、画家生平、创作背景等有意识的收集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交流。二、讲授新课1.分析作品:展示作品,引导观察思考。(1)出示作品青蛙,齐白石,水墨画。展示作品细节。

7、教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画的下部有三只正在鸣叫的大青蛙;上部是一只被芦草缠住脚的小青蛙,正在挣扎求助。画家借助这充满戏剧性的画面,生动地表达出一种浓郁的自然意趣。(2)散步(油画法籍俄裔)夏加尔。夏加尔常以幻想般的画面表现自己的幸福生活。作品中他手拉着的妻子像风筝似的在空中飘浮,构思巧妙地表达出他对婚姻的喜悦心情。教师提问:“他们在做什么?作品表达了什么兴趣?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2.互动探讨:教学内容拓展与延伸展示齐白石作品,介绍画家及创作背景。 作品齐白石日相呼中的两只小鸡在干什么?如两个今日吵架明日和好的孩子。齐白石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但画虫则一丝不苟,极为精细。提

8、出问题:关于齐白石,你还想了解什么?3.知识拓展与延伸展示夏加尔的作品散步,提出问题。 他们在做什么?作品表达了什么兴趣?你会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作品的情趣。夏加尔的作品依靠内在诗意力量而非绘画逻辑规则,把来自个人经验的意象与形式上的象征和美学因素结合到一起。他的作品色彩鲜艳,别具一格,追求天真纯朴的艺术效果。三、教学总结 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情趣和意境的表现体现了画家的思想、感情、理想,文化修养等。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但是,你必须有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感受

9、它的存在;生活的情趣也处处可见,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用心生活的人就能感受得到,能捕捉到生活中情趣,通过巧妙的方式表现出来。【课后反思】第二单元、第1课、色彩的魅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培养学生认识、运用色彩表达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解引导获取络相关知识信息,使学生掌握掌握色彩基础知识和色彩运用的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色彩的学习形成一定色彩知识概念和常识,培养对色彩知识的求知欲,促进审美修养的提高。教学重点:理解色彩知识的基本术语及基本知识。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的使用色彩表现作品。教具准备:课件、水彩笔、范画、画纸等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一、导入

10、拿出一盒水彩笔,做个小调查找几个同学选出他们心中能代表春、夏、秋、冬的画笔。教师总结丰富的颜色不仅可以愉悦我们的视觉,更能触动我们的心灵。本课我们将带领同学们进入色彩的世界,学习色彩的常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感受色彩的魅力。引出今天的课题色彩的魅力色彩是我们进行绘画训练时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绘画语言,是美术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色彩的基础知识。上课之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大千世界的色彩,共同感受世界的美好,领略色彩的神奇魅力。欣赏体会两幅作品思考,学生发表看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二、展开研究与讨论一:1、观察自然界中的色彩,感悟它们的美。2、赏析美术作品是如

11、何用色彩来表达自己之美和主观情感的。 播放幻灯片:教师展示一些色彩优美的摄影作品,同时播放柔和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观看和欣赏作品,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边进行讲解和启发提问,用自然界美丽的色彩、实用性的美术色彩把学生带入到一个绚丽多彩的领域中学生回答问题,说出各种色彩,以及感受。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色彩知识了解的程度。了解学生欣赏的感受,让学生知道世界因为有了色彩而更加美好。色彩在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三、深入播放幻灯片:颜料中的色彩、色彩的三要素、色彩三原色与三间色,对比色,相邻色。色彩对比、色彩对比的实验、色彩的功能及色性。 在春、夏、秋、冬四幅图中找出:1、 互为类似色调的两幅图;2、互

12、为对比色调的两幅图;3、互为冷色调、暖色调的两幅图。四、小结色彩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绘画的基本要素之一。“色彩学”是美术理论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索色彩的魅力。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色彩常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绿橙紫极色黑白对比色类似色色彩的三要素色相(颜色的相貌)明度(色的明暗深浅的程度,更亮或更暗的颜色调和提高降低明度)纯度(颜色调和后纯度降低)二、学习新知1、让学生了解色调的冷暖进退。(1)根据所学知识,让学生针对课本12页中表现活力、压抑、修养、遥远、寒冷、温暖的六福画,分六个组进行探究讨论合作学习,为什么画面的色彩给人这样的心理感受?教师引导:画面中有什

13、么颜色、以什么色调为主、什么色调为辅、色调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大小,结合所学色彩常识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选出一名同学来讲解(其他同学可作补充)教师总结完善,强化学生的感受。2、 在春夏秋冬四幅图中招出互为类似色对比色,互为冷色调暖色调的图,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首先看图中有什么样的颜色,根据所学色彩常识定义,学生回答问题。三、体验与实践学习了色彩知识与分析感受了不同色色彩效果,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自己创造一幅表现情感的色彩图片呢?(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出示作业:根据色彩常识结合自己对色彩的分析感受,尝试创作一幅表达思想情感或心理感受的图片,如:欢快、沉静、热烈、神秘等。学生先讨论

14、构思,然后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四、展示与讲评学生展示,讲解自己的作品,谈创作思路。自评、互评,教师总结评价。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色彩,了解色彩与表现自我的关系,会用色彩表现自己的主观感受,能够通过色彩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提高色彩的表现力。六、课后拓展自主创作一幅表达思想情感或心理感受的色彩作品。【课后反思】第2课春天的畅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欣赏品味感受春天,通过欣赏评析,体会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以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同时抒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绘画创作表现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感受,大胆想象,构思春天,表现春天,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