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修订说明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9480418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修订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修订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修订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修订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修订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修订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修订说明(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第2部分:燃料平衡 (征求意见稿)修 订 说 明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修订组二一三年七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第2部分:燃料平衡(征求意见稿)修 订 说 明1 总则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2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能科技201283号)第42项计划修订本标准。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由电力行业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标准修订单位为河北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管理部门和管理模式有了新的变化,原火力发电厂燃

2、料平衡导则实施已达15年,同时,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的相继投产、燃料的贮存方式变的多样化,垃圾、秸秆等生物质能发等其它非化石燃料发电机组规模日益扩大,致使原来的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不能较好适应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应用,迫切需要进行重新修订。修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在新形势和新技术条件下,规范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使这项工作更具科学性、客观性和严谨性。2 修订工作简况与过程近年来,我国大容量机组不断增加,非化石燃料发电技术不断发展,电力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环保设备相继投入运行,节能减排工作越来越重要,开展燃料平衡工作越来越多。原有燃料平衡导则已经不能较好体现燃料管理水平,现场技术人员工作无法

3、可依,缺乏指导,以更好的适应电厂管理的需要,更好的指导电厂开展相关平衡工作。平衡期内燃料中的硫、氮及生物质发电的有毒元素的含量直接影响着非燃料生产资料的消耗,燃料平衡中也应体现出这方面的管理措施。所以,相关企业迫切需要修订燃料平衡导则,为此,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申请立项修订电力行业标准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2012年,国家能源局下达制(修)订计划后,由河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技术人员组成修订组。修订组成立后,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和资料搜集工作,调研电厂相关的规定、企业标

4、准和科研院所的试验研究等情况,查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并在多座火力发电厂取得了能量平衡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成果。根据以上情况,修订组2013年5月起草了完成了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草稿。经过对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导则修订草稿的不断讨论、反复修改,与2013年7月完成了征求意见稿。3 修订原则和主要内容依据本标准属于方法标准,重点规范燃料平衡导则试验内容、试验条件、试验过程、试验仪器、数据采集与处理、计算、报告编写等,目的是提高我国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工作的的科学性、客观性和规范性,促进我国节能减排。4 对标准条文的修订说明4.1 原标准名称“”改写为“”;4.2 原“1 范围”中“适用于火力发电厂”改

5、写为“适用于以燃煤、矸石、燃气、石油等化石燃料和秸秆、垃圾等生物质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4.3 原“2引用标准”改写为“2规范性引用文件”;根据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5.1.3款,“单独标准的内容划分,表1 标准中要素的典型编排,规范性一般要素包括:范围和规范性引用文件”。4.4 原“2引用标准”中的导语“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改为“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然而鼓励使用本导则达成协议

6、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部分。”4.5 原“2引用标准”的大部分标准已有修订、个别表述不准,并进行了补充,根据需要对其进行更新、增补。原引用文件如下:GB211-1984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GB212-1991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213-1987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214-1983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260-1988 燃油水分测定GB/T266-1988 燃油粘度的测定GB/T267-1988 燃油闪点和燃点的测定GB/T384-1988 燃油发热量测定GB/T388-1988 燃油硫的测定GB474-

7、1983 煤样的制备方法GB475-1983 煤样的采取方法GB3715-1991 煤质及煤分析有关名词术语GB/T128941992 燃油密度测定DL/T606.11996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RS-28-11983 燃油的采样(83)水电电生字第94号文关于颁发燃料工作条件的通知新修订、增补后的引用文件如下:GB/T211-2007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212-2008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213-2008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GB/T214-2007 煤中全硫的测定方法GB/T4756-1998 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方法GB/T260-1988 石油产品水分测定法 GB

8、/T266-1988 石油产品恩氏粘度测定法GB/T267-1988 燃油闪点和燃点的测定DL/T567.8-1995 燃油发热量的测定GB/T1884-1992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GB/T11140-2008 石油产品硫含量的测定GB474-2008 煤样的制备方法GB475-2008 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GB/T3715-2007 煤质及煤分析有关术语CJ/J90-2009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T313-2009 生活垃圾采样和分析方法DL/T606.11996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总则GB178202012 天燃气4.6 原“3总则”改写为“3术语与定

9、义”;根据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5.1.3款,“单独标准的内容划分,表1 标准中要素的典型编排,规范性技术要素包括:术语和定义”。4.7 增加了“术语与定义”的对应的英文解释。4.8 由于火电厂燃料种类的增多,重新编排了“3术语与定义”的相关内容,对原有词汇的定义进行了修订,为更好的促进燃料管理和电厂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加了“火力发电厂燃料系统”、“燃料发料点”、“燃料中间贮存子系统”、“合同采购燃煤量”、“入炉燃料量”、“燃料中间贮存量”、“运输损失量”、“卸车损失量”、“煤贮存损失量”、“燃料损失总量”、“标准煤燃料量”和“燃料的性能指标”等多个术语及定义。4.9 原“3总则”中“3

10、.1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定义” 放到新“3术语与定义”中原标准中,“火力发电厂燃料平衡定义”在总则中,修订后放到了“术语与定义”中。4.10 在新“3术语与定义”增加“3.16燃料的性能指标”以反映燃料特性的物理和化学量,主要包括: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干燥无灰基挥发分、收到基固定碳、收到基硫分、收到基氮分、收到基水分、收到基灰分,通过燃料关键指标促进燃料管理。4.11 原“4名词解释、术语、符号、代号”改写为“4总则”;本条是按照标准结构规范的要求,将原来的3、4款置换,并将“名词解释、术语、符号、代号”改为“术语与定义”。4.12 新“4 总则”中增加了“燃料平衡的周期”条款;关于能量平衡周期,

11、原标准中是“原则上每5年进行一次。若有扩建、大型改造项目,在正常运行后要补做一次。新、老电厂房分开布置的扩建电厂,应分别做能量平衡”。在新修订的水平衡部分中,有关于这方面的规定:“新机组投入稳定运行一年内,主要用水系统、设备已进行了改造,运行工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热平衡部分未有涉及。是否需要为了一致性,增加“新机组投入稳定运行一年内。”4.13 对原“5.1.1” 修订为“入厂燃料量包括各购入燃料计量点的燃料量,燃料低温发热量和相应燃料的工业分析”。入厂燃料不仅仅为“煤、油、气”、其次为了掌握燃料品质,增加低位发热量及工业分析项目。4.14 对原“5.1.2发燃料量检测,包括:入炉煤、非生产

12、用燃料量检测”修订为“5.1.2各发料计量点燃料流向及流量,包括流出燃料量、燃料特性和流向用途”。发燃料种类不仅限于煤,且增加发料的特性和流向进行测量。4.15 合并原“5.1.3-5.1.5”为新“5.1.3主要是为了区别原标准中非生产用煤的区别,新标准中把综合厂用电减去直接厂用电的部分纳入非生产用燃料,通过管理可以减少部分燃料的消耗。4.16 对原“5.1.3、5.1.4和5.1.5”合并成新的“5.1.3中间燃料贮存量,即对所有中间贮存场所的燃料存量进行盘存,确定中间环节燃料贮存总量”。中间贮存量包含各种燃料的贮存量。4.17 对原“5.1.6”更新的“5.1.4燃料损失量”。燃料损失量

13、:包含各种燃料运输和贮存的损失。4.18 对原“5.2.2铁路来煤、油的电厂,以轨道衡计量为准,计量率为100%”增加“没有计量装置的,以装车重量为准,考虑适当的运损,为1.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考虑到部分电厂利用铁路和汽车混合运输的情况,火车来煤往往卸到中间货场,没有计量装置,此时以装车时重量为准,应考虑火车运损量。4.19 对原“5.2.3船舶来煤(油)的电厂,以入厂皮带秤检测为准,无皮带秤的,以卸煤(油)前后船舶吃水深度检测为准,船运损失检测率为100%。”修订为新“5.2.3船舶来煤(油)的电厂,以入厂皮带秤检测为准,无皮带秤的,以卸煤(油)前后船舶吃水深度检测为准,也可考

14、虑以装船时的计量为准,检测率为100%,船舶运输损失本标准定为1.5%,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考虑到船型的差异,吃水深度检测可能会有较大差异,增加“也可考虑以装船时的计量为准”。4.20 新增5.2.5对火车、轮船来煤,汽车、小船搬运的电厂,要分别对火车、轮船来煤量和汽车、小船搬运量分别进行100%检测,并比对两者之间的差异,修正运损率。 主要是考虑水路、铁路运输、汽车、小船搬运的情况,对运输量和搬运量进行100%检测,可实际掌握运损量。4.21 对原“5.2.7入炉煤量以入炉皮带秤计量为准,计量率为100%”增加“同时以入炉给煤机计量秤进行辅证,当偏差大于1%,需对皮带秤或给煤机计量秤

15、进行校验;没有入炉皮带秤的以入炉给煤机计量为准,计量率为100%。入炉煤计量秤需定期进行砝码或实物校验”。成为新标准的“5.28”。4.22 新增“5.2.9-5.2.12”,分别对应入炉燃油、垃圾、秸秆和其他燃料的计量方法。以适应不同燃料的电厂开展燃料平衡。4.23 对原“5.2.8” “贮煤场贮煤量的盘点,”改为“贮煤场贮煤量、垃圾、秸秆等仓存量的盘点,”进行增补了燃料类型。成为新“5.2.13”4.24 删除原“5.2.9” 机车用煤、改为“非生产用燃料采用汽车衡或其他可靠计量方式检测”成为新标准的5.2.14。目前电厂基本上没有机车用煤的情况。4.25 对原“5.2.10”“原煤仓、测量”改为“原煤仓、卸煤沟、煤粉仓和垃圾仓存量的测量,”进行增补了燃料类型。成为新“5.2.15”4.26 新增“5.2.20入厂秸秆、垃圾水分、灰分、发热量分析以CJ/T进行分析或以平衡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