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9479969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的一项基本建设,它确定着高等教化人才培育的质量和水平,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依托,成为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具有肯定特色的学科专业对提高学院的知名度和办学效益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高职学校自身改革的须要,加强专业建设势在必行。一、专业基本状况1专业特点及发呈现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专职老师48人,教授3名,副教授12名,讲师15名,其中探讨生毕业有22人;在校学生524人。本专业拥有“计算机网络试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试验室、多媒体技术试验室、计算机组装与实训试验室”共5个专业试验,并配备了

2、很多先进的专用仪器、试验设备、工具及软件等,基本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可满意现阶段本专科教学须要。 2专业建设基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2005年,2005起先第一届招生179人,我院在该专业的建设上遵照“重在改革、重在建设、重在办出特色、重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目前该专业已成为师资力气雄厚、教学条件较好、人才培育水平较高的专业,为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驾驭肯定的专业理论学问,又驾驭现代计算机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二、专业建设目标1培育目标本专业培育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须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学问面宽、实力强、素养高具有创新精神,系统驾驭计算机硬件、软件的

3、基本理论与应用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实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探讨和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发,计算机管理和维护的应用型特地技术人才。本专业所培育的学生应具备以下素养、学问、实力:1、素养(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途,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实践科学发展观,确立实现中华民民族宏大复兴的志向和信念。(2)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3)具备良好的诚信品质、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协作精神、责随意识和遵纪遵守法律意识;(4)具有肯定的创新精神、创建实力和创业素养;(5)能够适应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变更的须要,

4、具有健全的心理素养、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2、学问(1)驾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特殊是数据库,网络和多媒体技术;(2)驾驭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娴熟地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本实力和开发CAI软件的实力;(4)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老师职业素养,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及教学探讨的实力,熟识教化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化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擅长与人合作共事的实力;(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6)驾驭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得学问和信息的实力。3、实力(1)驾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

5、学问;(2)驾驭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探讨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实力;(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6)驾驭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得信息的实力。(7)具有信息收集和处理实力、沟通合作实力、解决问题实力和终身学习实力;(8)具有精确的汉语语言及文字表达实力,肯定的英语沟通与英文专业资料阅读实力。2专业人才培育模式建立了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基础性、综合性强,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优素养和社会实践实力为本位的人才培育模式。以培育学生高素养技能型人才为中心进行专业教学内容设计和人才培育。针对计

6、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发展状况,制定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人才培育方案和教学支配,对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进行不断调整和优化。在制定专业教学支配和课程教学大纲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和进程进行简洁的支配和支配,而且围绕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和培育规格,从社会调查和职业岗位群分析入手,着力识别和分解出从事岗位(群)工作所需的核心实力及相关的专项实力,然后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教学,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规划,确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职业岗位所须要的基本素养和实力。然后,选择教学内容,确定课程科目,设计教学模块。实现学校学习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形成了具有自己

7、专业特色的人才培育模式和方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主动探究具有职业特色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素养全面提升,符合高职教化特色的人才培育教学体系,培育高素养技能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3专业发展规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有学生人数共524人。支配到2011年在校生人数达到700人。4专业建设总体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设的总体目标:以本科教化为主,主动探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育新模式,加大专业核心理论和技术课程、专业试验室的建设力度,依据专业的特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拟重点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基本形成与办学

8、规模、人才培育、教研科研和社会服务相适应的师资队伍,使专业建设、教学质量、科研实力、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全系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显著提高,达到省内同类学校先进水平。三、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专业建设以全面贯彻党的教化方针,坚持我院办学为指导思想,以民办高校发展纲要为依据,以就业市场为导向,以专业人才培育定位为核心,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突出本专业特色,实现高素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培育目标。紧跟时代要求,切实注意教化思想观念的更新。建立与自身定位目标相吻合,具有时代和社会特征的质量观及质量标准。进一步拓宽办学思路,使本专业特色突出,成为优势明显的品牌专业。四、专业

9、课程及教材建设规划1课程体系建设(1)现有课程体系及其特点为了适应专业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改革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以基础性、综合性强,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优素养和实践实力为本位进行整合课程(详见本专业教学支配),不断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及其学时量,从而变更了传统教化理论学时偏重的局面。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究和实践教学规律,明确新形势下的教学建设与改革的基本思路:以转变教化思想、更新教化观念为先导,打破传统学科教化的思维模式,树立以人为本,以职业实力和创新实力培育为核心的教化教学指导思想,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主动

10、探究具有民办高校特色的教学方法,努力构建有利于学生素养全面提升,符合民办教化特色的人才培育教学体系,培育高素养技能型特地人才。(2)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和内容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完善教材建设,探究和改革教学方法,力争三年内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3)课程体系建设负责人及分工(要求落实到个人,并将建设任务安排给相关人员)核心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建设负责人计算机网络张培衢操作系统王柏盛离散数学马明书计算机组成原理职东成2教学内容改革及教学大纲建设(1)教学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实施支配为了适应专业发展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改革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形成以基础性、综

11、合性强、专业宽口径,有利于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优素养和实践实力为本位进行整合课程,逐年不断加大好用的实践教学内容及其学时量。(2)教学大纲建设主动探究教学改革的方法,将教学内容探讨与改革的成果刚好地反映到教学大纲中来,作到每学期、每年度对教学大纲做出必要合理的修订。大纲的修订工作由担当本课程的负责人组织修订。3教材建设(1)教材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做法为适应市场发展须要,本专业结合电子技术相关领域对应用型一线人才需求的特点,由专业负责人、带头人牵头,组成专业骨干老师队伍,对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教材运用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制订教材的建设规划,支配在“十一五”期间,完

12、成肯定量的本专业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运用民办三本院校教材编写任务。经过几年教材建设后,本专业老师编写出版的民办三本教材应达到肯定规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制订科学合理的教材选用制度。依据教学设计的详细要求,本专业的全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材,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化部举荐的优秀本科教材。为加强试点专业建设,满意专业教学须要,投入资金用于购置专业图书资料。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部分反映最新学问、最新技术的专业课程(含选修课程)须要刚好更新教学教材。(2)专业课程教材运用支配依据教学设计的详细要求,本专业的全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材,选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优先选用教化部举荐的

13、优秀教材。3精品课程建设支配2009年拟列为重点建设课程:计算机网络2010年拟列为重点建设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1专业师资队伍现状姓名性别职称姓名性别职称王柏盛男教授黄杰英女讲师马明书男教授潘莹慧女讲师邓聚成男教授韩艳娜女讲师王永钤男副教授刁林女讲师陈国英女副教授岳超男讲师岳连德男副教授曹松梅女讲师张培衢男副教授姜德烁 男讲师职东成男副教授张艳晓女讲师陈富均男副教授 杨天朋男讲师刘瑞智男副教授侯桂云女讲师李德禄男副教授陈治伯男助教王 黎男副教授毛晓菊女助教刘文吉男副教授王丽敏女助教陈霭玲女副教授杨景花女助教杨全玖男副教授李华中男助教程令孝男副教授李鸿雁女助教 郅芬香 女讲师

14、章志玲女助教乔玲玲女讲师职晓晓女助教丁建伟男讲师刘 娜女助教孙翠改 女讲师王 莉女助教杨镇江男讲师黄军伟男助教韩秋英女讲师何元飞男助教王培培女讲师唐 娴女助教曾辉男讲师朱慧珍女助教2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师资队伍规模老师58人。老师专业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职称结构正副教授授20人,讲师20人,助教18人学历结构硕士30人,本科28人年龄结构40岁以上25人,40以下33人3专业师资队伍引进、培育支配到2015年,引进正副教授5名,211、985院校探讨生8人,让青年老师进行外出进修、培训、参与各种学术会议等。4师资队伍建设的详细措施充分利用各种实惠政策和地域优势,重点引进高职称、高学历的学术带头人,确保老师的理论学问结构、实践工作阅历和教学工作水平能够充分满意专业教学及实训室建设的须要。 专业老师在仔细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的同时,要担当相应的科研课题。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老师师德师风的表现作为老师工作考核的首要内容,作为职务职称聘任、晋升、奖惩以及部门和个人评优的重要依据。提高了专业老师的精神境界,形成了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努力学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专业重点通过师资培训来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教学质量。组织老师参与各类短期专题培训班、学术研讨班。仔细落实学校制订的教学检查、教学督导、领导干部听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