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氮及其化合物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947986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氮及其化合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8氮及其化合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8氮及其化合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8氮及其化合物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8氮及其化合物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氮及其化合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氮及其化合物(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氮及其化合物授课主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内容知识梳理+经典例题氮气的化学性质1)2)合成氨,制硝酸递变规律:按氮、磷、砷、锑、铋的顺序,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增强, 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金属性增强.在氮族元素的单质中,氮、磷具有较明显的非金属性;砷虽然是非金 属,但有一些金属性;锑、铋为金属。氮磷砷锑铋2NO(高压放电或高温);2NO+O2=2NO2HNO3 H3PO4 H3ASO4 H3SbO4 iQ与金属反应:3Mg+N2 点烯Mg3N2 ; Mg3N2+6H2O = 3Mg(OH)2+2NH3 f (双水解)代替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

2、以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非金属逐渐减弱3、氮气的分子结构态氮的方法叫做氮的固定, 固定。4NH3PH3ASH3与H2反应:N2 +3H2 催化荆 2NH3 (工业合成氨)与O2反应:n2+ o2、氮气的性质又有化合态它以双原子分子(N2)存在于大气中,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农作物中用作氮肥。第VA族,最外层有5个电子,有较强的氧化性。铋Bi氮及其化合物1. 认识氮气及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和作用,掌握氮的氧化物与环境污染的关系2. 掌握硝酸的性质: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浓度不同所得产物不同,灵活运用电子守恒法解决 氧化还原反应3. 掌握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有关计算方法4. 掌握

3、金属与硝酸反应的有关计算方法技巧1. 硝酸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浓度不同所得产物不同,运用电子守恒法解决氧化还原反应2. 掌握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有关计算方法3. 掌握金属与硝酸反应的有关计算方法技巧金属性逐渐增强Z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弱增强Z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分子中具有N三N叁键,结构很稳定,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将氮气转变为化合 N2在放电时跟02化合为NO、H业合成NH3、在点燃时跟镁化合为Mg3N2等都属于氮的主元素符号电子层结构主要化合价、氧化物和对应水化物化学式气态氢化物氮N2,5-3,+1,+2,3,+4,+5N2O3, hno2, n2o5, hno3NH3磷P

4、2,8,5-3、 +3、 +5PO,HPO,PO,HPO,2 3332 534PH3砷As2, 8, 18, 53、 +3、 +5As O,HAsO,As O,HAsO:2 322 53AsH3锑Sb2, 8, 18, 18, 5+3、+5Sb2O3, Sb2O5,铋Bi2, 8, 18, 32, 18, 5+3、+5Bi2O3, Bi2O5,1、氮元素的存在:氮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78%或总质量的75%.氮是生物物质中的重要组成元素氮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第7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VA族,最外层有5个电子,2、第VA族元素称之为氮族元素,氮族所含的元素有氮N、磷P、砷As、锑Sb、在灯泡中

5、填充氮气以防止钨丝被氧化或挥发;保存粮食、水果等食品,以防止腐烂; 医学上用液氮作冷冻剂,以便在冷冻麻醉下进行手术; 利用液氮制造低温环境,使某些超导材料获得超导性能二、氨及铵盐(NH44)(1)氨的物理性质: 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氨易液化.在常压下冷却或常温下加压,气态氨转化为无色的液态 氨,同时放出大量热.液态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氨气极易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 1体积水中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因此,氨气可进行喷泉实验);氨对人的眼、鼻、喉等粘膜有刺激作用.若不慎 接触过多的氨而出现病症,要及时吸入新鲜空气和水蒸气,并用大量水冲洗眼睛.H:

6、N :HH-N-H(2)氨分子的结构:NH3的电子式为疗,结构式为& ,氨分子的结构为三角锥形,N原子位于锥顶,三个H原子位于锥底,键角107 18,是极性分子.r(3)氨的化学性质:I 跟水反应.氨气溶于水时(氨气的水溶液叫氨水),大部分的NH3分子与H2O分子结合成NH3H2O(叫一水合 氨).NH3H2O为弱电解质,只能部分电离成NH4+和 OH-:NH3 + H2O 1 NH3 * A。1 NH4+ + OH-/ Ja. 氨水的性质:氨水具有弱碱性,使无色酚欧试液变为浅红色,泡红色石蕊试液变为蓝色.氨水的浓度越大,密度反 而越小(是一种特殊情况).nh3h2o不稳定,故加热氨水时有氨气

7、逸出/NH4+ OH-会 NH3,+ H2。.、b. 氨水的组成: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纯净物),含3分子(NH3、NH3H2。、H2O)和3离子(NH4+和OH-、少量H+).c. 氨水的保存方法:氨水对许多金属有腐蚀作用,所以不能用金属容器盛装氨水.通常把氨水盛装在玻璃容器、橡皮 袋、陶瓷坛或内涂沥青的铁桶里.d. 有关氨水浓度的计算:氨水虽然大部分以NH3H2O形式存在,但计算时仍以NH3作溶质. 跟氯化氢气体的反应:NH3 + HCl = NH4C1说明a.当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与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产生大量白烟.这种白烟是氨水中挥发出来的NH.3 与盐酸挥发出来的HCl化合生成的N

8、H4C1晶体小颗粒.b. 氨气与挥发性酸(浓盐酸、浓硝酸等)相遇,因反应生成微小的铉盐晶体而冒白烟,这是检验氨气的方法之一.c. 氨气与不挥发性酸(如H2SO4 H3PO4等)反应时,无白烟生成. 跟氧气反应:4NH3 + 5。2 4NO + 6H2O 这一反应叫做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上制硝酸的反应原理之一.(4)氨气的用途:是氮肥工业及制造硝酸、铉盐、纯碱的原料;是有机合成工业如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尿素等的常用原料; 用作冰机中的致冷剂./铵盐铉盐是由铉离子(NH4+)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铉盐都是白色晶体,都易溶于水.(1)铉盐的化学性质:受热分解.固态铉盐受热都易分解.铉盐分解时有

9、以下三种情况:a. 组成铉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是非氧化性的挥发性酸时,则加热时酸与氨气同时挥发,冷却时又重新化合生成铉 盐。例如:NH4Cl(固)4=NH3f+ HClfNH3+ HCl=NH4Cl (试管上端又有白色固体附着)(NHa)CO= 2NH f + HO + CO fNH.HCO。4 nh+ HO + CO f4,2332243322b. 组成铉盐的酸根阴离子对应的酸是难挥发性酸,加热时则只有氨气逸出,酸或酸式盐仍残留在容器中.如:(NH口SO. 4 NH HSO + NH f(NHPO. 4 h PO + 3NH fv 4,24443、4,34343c. 组成铉盐的酸根阴离子对

10、应的酸是氧化性酸,加热时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无氨气逸出.例如: NH4NO34N2Of+ 2H2O ; 2NH4NO3 尘小义任危+形。; 跟碱反应一一铵盐的通性.涓66打存*叭固态铵盐+强碱(NaOH、KOH)Tt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变蓝色.例如:(NH SO+2NaO Na SO + 2NH f + 2H O;NH NO+NaO NaNO + NH f + HO424243243332说明:a.若是铵盐溶液与烧碱溶液共热,则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NH4+ OH-4NH3 f + H2Ob. 若反应物为稀溶液且不加热时,则无氨气逸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NH4+ O

11、H-=NH3H2Oc. 若反应物都是固体时,则只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 氮肥的存放和施用铵盐可用作氮肥.由于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在贮存时应密封包装并存放在阴凉通风处;施用 氮肥时应埋在土下并及时灌水,以保证肥效.铉盐(NH4+)的检验将待检物取出少量置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后,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管口检验,若试纸变蓝色,则证明待检物中含铵盐(NH4+).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 反应原理:固态铵盐如NH Cl (NH ) SO等与消石灰混合共热:2NHCl+Ca(OH), AcaCl, + 2NH f + 2HO44 2442232(2) 发生装置类型:固体+固体TT气体型装

12、置(与制O2相同).(3) 干燥方法:常用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作干燥剂.不能用浓H2SO4 P2O5等酸性干燥剂和CaCl2干燥氨气,因为它们都能与氨气发生反应,且不能用CaCl2干燥(CaCl2与NH3反应生成CaCl2 - 8NH3).(4) 收集方法:向下排气法,并在收集氨气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氨气与空气形成对流而造成制得氨气不纯.(5) 验满方法;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集气瓶口,若试纸变蓝色,则说明氨气已充满集气瓶;将蘸有浓盐酸的 玻璃棒接近集气瓶口,有白烟产生,说明氨气已充满集气瓶.注意 制氨气所用的铵盐不能用NHNO NHHCO (NH ) CO等代替,因为N

13、HNO在加热时易发生爆炸,而43434 2343NH4HCO3、(NH4)2CO3极易分解产生CO2气体使制得的NH3不纯. 消石灰不能用NaOH、KOH等强碱代替,因为NaOH、KOH具有吸湿性,易潮解结块,不利于生成的氨气逸 工出,而且NaOH、KOH对玻璃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和收集的容器必须干燥. 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另一种常用方法:将生石灰或烧碱加入浓氨水中并加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 + NH3 H2O 4 Ca(OH)2 + NH3 f/加烧碱的作用是增大溶液中的OH-浓度,促使NH3H2O转化为NH3,这种制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制Cl2、HCl 气体

14、的装置相同.精典例题透析例1在pH=1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Al3+、Ag+、NO3-、I-B. Mg2+、NH4+、NO3- Cl-C. NH4+、K+、S2-、Br-D. Zn2+、Na+、NO3- SO42-例2某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A. Al3+、NH4+、SO42-、Cl- /B. Mg2+、Na+、HCO3- NO3C. K+、Na+、Cl-、AlO2-D. K+、Fe2+、Cl-、NO3-例31500C时,碳酸铵完全分解产生气态混合物,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A. 96 倍B. 48 倍C. 32 倍D、12 倍例4在aLAl (SO 和 (NH) SO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molBaCl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SO2-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 并加热可得到cmolNH3,则原混合人员中的Al3+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A. 2b-c/2aB. 2b-c/aC、2b-c/3aD. 2b-c/6a例5将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硫酸铵样品13.2克,在加热条件下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