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9479831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观察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观察才能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较多的详细事例,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基于这种状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外表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要指导他们逐渐懂得看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看。同时,要他们特别注意进展分析p 、比拟。例如:在讲对长方体、正方体认识的时候,老师手里拿着一个长方体教具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几何图形长方体,然后要求学生观察后说一说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

2、的?老师将学生举出的物体贴在黑板上,再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认识到虽然这些物体的形态、大小不同,但都是长方体。这时,学生只看到了长方体的表象,在这个根底上,还要引导他们观察长方体的本质特征。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将课前准备的长方体物体拿出来,要他们从三个方面观察面、棱、顶点长方体共有几个面?有几条棱?相对棱的长度怎样?有几个顶点?然后由各小组报告观察结果,老师将这些数据分别板书出来。据此,老师进一步要求学生观察长方体有什么特征?这时已有许多学生可以说出长方体的本质特征就是:有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面的面积相等;有条棱,相对棱的长度相等,有个顶点。老师在肯定了学生对长方体的认识后,把几

3、种长方体斜放在不同的位置,问学生是否还是长方体?通过观察,学生认识到判断长方体要看面、棱和顶点,与放置无关,这样就加深了对长方体本质特征的认识。这时老师拿出正方体教具让学生再观察,并说出如今这个形体与长方体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通过观察后,学生认识到它们都有个面,相对面积都相等;都有条棱,相对棱长度相等;都有个顶点。不同点是长方体每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而这个形体,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由此引出正方体的概念。为了把问题引向深化,接着老师拿出一个长方体活动教具问学生这是什么图形?当学生肯定是长方体后,老师把长方体切下一块变成正方体问:“这个图形是长方体吗?”在仔细观察后学生发现,如今个面都是正方形了,并且其它都符合正方体所有特征,所以说:“不是长方体,是正方体”。到这时,学生的观察才能有了进一步开展,已能在变化中观察出本质特征。为了稳固成绩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老师又拿出一个泥做成的长方体,然后请学生观察并想一想从哪里切下后,可转化为一个正方体?有的说:“个面都是正方形时”。有的说:“棱长都相等时”。有的说:“长、宽、高都相等时”。至此,可以说学生已从观察外表现象开展到观察本质特征,同时比拟结实地形成了关于长方体、正方体的概念。这种先用教具给学生一个明晰的形象,再通过语言的解释,使学生在观察、比拟中建立形体的概念,学生易于承受,又开展了观察事物的才能,教学效果较好。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